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和韩国语的礼貌表达有其共性和个性。汉语礼貌表达用词汇形式,主要用有限的敬谦词以及称谓表现;而韩国语除词汇形式外,还用丰富的词尾和助词等语法形式表现。汉韩礼貌表达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语和韩国语的语言类型不同,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形态,而韩国语属于黏着语,形态丰富。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都充斥着大量的外来语,但是在数量上日语中的外来语要多于汉语中的外来语,造成汉日外来语数量悬殊的原因有很多,然而学界多集中在从中日两国的文化以及民族性上来对比研究,文章从纯语言的角度,从词形以及功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汉语和日语不同的语言体系也是造成外来语数量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一 《海外英语》2011,(14):338-339
韩国语、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韩国语是粘着语,英语是屈折语,汉语是孤立语。三种语言在表达"现在完成体"这一语法范畴时,表现手法有所不同。韩国语和英语是通过动词词尾的变化来表现其现在完成体的特征,而汉语是通过在动词前后加助词或副词等词汇手段的形式体现其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有不同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语借用。每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世界上不存在不掺杂任何外来成分的纯净的语言。汉语和日语也不例外。但究其谱系来看,汉语和日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按照语法结构来分类,汉语为孤立语,而日语为粘着语。看似两种没有任何相似点的语言却在历史上曾经有着大量的词语借用,相互丰富并相互发展。基于此,主要分析中日汉字词之间借用的起源、阶段过程及未来趋势,以期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5.
日汉语拟声词在文学作品和口头交流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修辞价值。但是由于日语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而且日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说,要掌握日语拟声词是比较困难的。本文对日汉拟声词的语音、形态两方面进行比较,并将它们的修辞功能进行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6.
声喻,也称为拟声,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有拟声词,日语和汉语中也存有大量的拟声词。由于日中两国的文字关系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日、汉两种语言的拟声词在句法使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本文主要从句法特征方面对日、汉拟声词进行分析,旨在发现两种语言在声音文化上存在的一些差异,从而为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对方语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日语言文化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语中虽然大量地使用了汉语词汇和汉语修辞,但日本人对汉语只是采取了吸收-消化-发展的模式.中日语言从结构上看,语序不同,重点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结论不同.汉字通过字形分析可以窥探到一些湮没已久的某些上古的文化遗迹.汉语的句子注重理解功能,注重内容,讲究意会.汉语的结构印证了中国人注重整体性,注重系统性的思维特点.敬语作为日语的主要特点之一,历史渊源十分悠久.日语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女性用语.主要是在语用上表现出一种女性特有的委婉和含蓄.汉语和日语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语言行为上对环境都有高度的依较性.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多用动态的表达方式,而日语则惯用静态表达。本文从自动词表达、被动表达、名词句表达和习惯用语中的静态表达四个方面,通过与汉语对比来说明日语的静态表达特征,意图从语言载体的表征揭示其深层次的语言心理,发掘日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惯用语是一种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汉语和日语中,尤其是与身体词汇相关的惯用语在日汉两种语言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人类不分民族和种族都具有相同的身体部位,而同一身体部位在生理上发挥的机能又是相同的。所以不同语言中的身体词汇惯用语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各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不同国家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形式是不同的。因此,该文以身体词汇中最具代表性的“口”为中心,从分类以及语言形式和语意表达对应关系两方面入手对中日身体词汇惯用语进行对比研究,希望有助于探究中日两国在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语言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日本语言的发展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影响,为中日两国相互了解、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中日语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汉字在日语中的作用,汉语从日语中吸收的词语以及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日系流行语等方面,来分析汉、日语之间相互影响、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日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日本人和中国人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化上的极大差异。如果不清楚其中的一二,势必会造成相互理解上的障碍,影响双方更好的交流。现将日语较之汉语的主要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列举如下,希望能对学习者有所帮助。1日语较之汉语省  相似文献   

12.
日语是一种暧昧语言。暧昧表达是日语表达习惯的显著特点之一。通过曲折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语言主体的思想和行为,是日本人民在语言交际中谋求集体团结、非"枪打出头鸟"等以和为贵中心文化思想而特别创造出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而这种暧昧语言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表达方式而组成的呢?在众多追求语言表达效果的同时,借助最多的就是日语中的修辞手法,诸如比喻、拟人、夸张、婉转、层层递进法等多种修辞表达方式。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生成的。这些修辞手法运用的同时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修辞意识和文化传统。本文通过汉语和日语具备不同的本质的民族风俗文化所带来不同的语言效果,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揭示日语比喻修辞手法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比较语法不仅在语言学上和翻译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外语教学中也有着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俄汉语句法比较在俄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就更为突出。因为俄语和汉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俄语属于曲折语,主要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属于孤立语,主要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达语法关系),所以它们不仅在句法构造上不同,而且在表达习惯上也各异。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把它们的相异之点和不同之处找出来  相似文献   

14.
日汉语音、字词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多人认为日语比其它语言好学。原因是日语中有很多汉字。以为没学过日语,也可以根据汉字猜出其大意。其实不然,汉语与日语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却分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属于孤立语,日语则属于粘着语。两种语言间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章勍 《现代语文》2013,(6):151-153
本文以日语借词为例,从语言和文化这两个角度分析了翻译对目的语产生的影响。从语言上看,日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包括输入新词和词义变化等几个方面;同时也增强了汉语表现力,具体表现在构词法上。基于翻译会对目的语语言文化带来影响,译者主体性在出发语到目的语这一转换过程中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气表达方式。汉语与日语在语气表达方面有着很多共同点,也有着显著的区别。文章以汉语语气词了为考察对象,分析了了所表达的各种各样的语气以及它的相应日语表达。在此基础上对了的中日语气表达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在日语学习中应掌握的几个关键问题是:语音、语调的正确读法;日汉字读音的变化规律;日语汉语词汇与中文汉语词汇意思的异同,日语语法的特点以及动词词尾变化及后续词,格助词,敬语等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3,(5):89-90
中日两国语言中都有授受表达,然而在具体的使用场合、表达方式上却有很大的不同。汉语中只靠单纯的一个"给"字就可以解决接收方和授予方的问题。而日语中的授受表达却需要根据句子中主语和补语辈分、等级、亲疏远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授受表达方式。这种表现在语言上的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两国历史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因此,要想熟练地掌握日语表达,不能单单停留在以语法和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为目的的语言学教育方式,更应该着眼于两国的历史与文化,还要清楚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弄懂不同语言中所蕴含的不同文化。这样才能确保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顺利地、无障碍地进行下去,真正达到以语言衬托文化、以文化厚重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句子不仅表达命题内容,还表达话者的某种感情,即语气。汉韩日三种语言都用多种手段来表达语气,但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汉语主要以词汇手段来表达,韩语和日语主要以语法手段来表述。本文考察了汉韩日三种语言的语气词(韩语语末语尾,日语终助词).助动词(韩国语先语末语尾)、语气副词(日语陈述副词)在各自语言中的语气表达特征。由于汉语与韩语,日语所采用的语气表达手段不同,语气表达特征上有较大的差异,韩语和日语虽然表达语气的主要手段相近,但具体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马文静  王真  王飞 《考试周刊》2011,(47):101-103
日语的动词是日语里最基本的词汇之一,日语的动词有态、相、时制的变化,因此根据不同的作用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动词根据形态及词尾的活用形可分为五段动词、一段动词、不规则动词;根据本身能否完整的表述主语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自动词中按照能否表达人的意志分为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他动词都属于意志动词;按照日语动作或作用的过程中的意义日语动词类型,用法分成4类:状态动词、持续动词、瞬间动词、特殊动词。动词的分类形式较多,用法也较为复杂,因此学习者容易混淆,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意义和用法,以有助于学习者学好日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