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出去办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这是近几年来广播领域倡导的一种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力、了《直播中国》节目,成为“走出去办广播”的一个范例。这档节目就像一扇开启的窗,为中央台走进地方、地方台走向全国送来了清新的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中国》节目开办三年来,六次与中央台中国之声合作,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走进青岛”,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气象·生活》是200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播后,根据收听市场需求创办的新节目,收听率位居中国之声节目前列。节目口号:体味四季变幻,与您冷暖相知。  相似文献   

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今年推出的世界杯足球赛报道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将品牌传播与节目和营销紧密嫁接,在打造精品节目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包装和推介手段,树立了中国之声频率和世界杯节目的强势品牌形象,迅速将节目产品推向了市场,加深了受众(不仅是广播听众)对中国之声的了解,增强了频率和节目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吸引了大批增量听众和广告客户,赢取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丰厚的经  相似文献   

4.
4月16日,中国股指期货上市首日,中央电台经济之声推出大型特别直播节目——《股指期货扬帆起航》,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全程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当前,经济之声的各项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以“顶天立地”为改革目标,立足“全媒体时代”,打造“国家级专业财经广播第一频率”是经济之声改革的宗旨。积极探索经济广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财经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是经济之声节目改革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在广播频率日趋专业化的今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依靠独特专业的频率风格,轻松时尚的节目内容,专业、高素质的主持人团队,成为音乐广播专业频率中的第一品牌。音乐之声的节目定位与其目标受众的契合,是其节目成功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07,(3):80-80
2006年中国广告增长18%,广播增幅居媒体之首;天津台区县联盟广播开播;上海市“政风行风热线”开通;江苏省出租车电台“的士之声”开播;沈阳电台开办茶座式广播书场;  相似文献   

7.
媒体扫描     
中央电台已完成八套节目改版全新播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继推出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华夏之声之后,又大力采取新的改革举措,于2003年末,对台湾广播实行全新改版,推出两套各具特色的节目——中华之声、神州之声;2004年1月1日,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频率改为“民族之声”正式播出;同时央台第一套节目经过重新打造冠名“中国之声”,也已正式开播。至此,中央电台已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的个案分析,在充分肯定广播新闻报道的历史性交破的基础上,时广播新闻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学理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方略.  相似文献   

9.
赵玉琦 《传媒》2012,(5):45-47
2012年2月22日,第九届"东方畅想"全球华语广播创新节目大赛在沪落幕,"追求创新"是本次大赛的亮点。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难忘的中国之声——新中国的声音历史》获得本届大赛银奖,这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改版后该节目所获得的最新殊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10,(10):I0001-I0003
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与中国广播联盟成员台合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活动周首日在《直播中国》节目中开办《世博中国行》特别直播节目。通过记者具体见闻、细节描述让听众如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11.
张涛  李新建 《中国广播》2012,(12):97-I0005
音乐之声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类型化音乐电台,以纯粹的节目内容、独特的运行模式、精准的目标定位,开启了中国广播类型化运营的全新时代。为中国广播史册镌刻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闪光标识,以“品质节目”和“品牌活动”,成为全球华语流行音乐最具领先性的指标电台。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月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改版而来的中国之声开播。这套广播频率增加了新闻评论节目的数量,提升了新闻评论的质量,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力度。新闻评论成为中国之声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的专题节目《中国安徽之声》首次走出国门,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功落地;同年7月,《中国安徽之声》再度飘洋过海,在美国洛杉矶上空回响。2006年7月,英文版《中国安徽之声》在美国华盛顿和马里兰州同时落地,这不仅是我国省级电台中最先自办英语节目在西方国家播出并进入当地主流社会,也在安徽广播外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12年7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召开大型系列专题节目《共赢之路》研讨会。来自中宣部、国务院港澳办、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指出,为纪念香港回归15周年,华夏之声推出的大型系列专题节目《共赢之路》,立足时代特点,突出广播优势,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节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2011,(3):1-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1月26日~2月17日,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央广新闻》等节目中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先后派出60多支采访报道小分队深入基层。民族之声、藏语广播、维语广播统一开设《来自基层的报道》专栏,军事节目《国防时空》开设《新春走军营》专栏。中国广播网及中国民族广播网用蒙、藏、维、哈、朝5种语言刊发记者在基层发回的文字、图片、音视频报道。  相似文献   

16.
《海誓》这篇作品是宁波电台于2002年制作播出的一档广播综艺专题节目,曾经荣获2002年度浙江省广播奖特别奖,随后又连战连捷.先后赢得中广学会专家奖一等奖、中国广播艺政府奖一等奖。中国广播艺资深专家评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总监助理阚平在谈到《海誓》的时候评论说:“这个以保护海洋为主题,探讨人与海关系的节目听起来感觉像广播散剧,  相似文献   

17.
传媒资讯     
中央电台:抗震报道收听率创新高四川汶川地震以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24小时不间断进行直播,除民族之声外8个频率进行并机直播,国内多家广播媒体也对中央电台直播节目进行转播,获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广播媒体接触率和收听率均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汶川地震发生后的5月13日至19日,广播媒体接触率高达76%,同比增长16.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电台一套中国之声的收听率上涨77.8%。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14,(13):12-12
<正>7月23日,由《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主办的"时代之声——2014全国广播业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近百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广播媒体同仁参加了发布会。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社长王卫平介绍,本届调研集中关注全国广播业从内容生产、频率节目管理、广告运营到团队建设等方面,全面  相似文献   

19.
陈璐 《新闻传播》2009,(12):73-75
今天的城市广播面临三大挑战:新媒体冲击、传统听众流失,年轻听众群培养困难、业已存在的与它媒体竞争。另外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上海,清晨的王牌节目“990早新闻”的收听率常常与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难分伯仲。“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国国际电台音乐频率等节目在上海的人气也在逐渐积聚.分流着本地收听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神州夜航》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一档情感类节目,在我国广播情感类节目市场中运作较为成熟。其运作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善于从听众心理需求与节目定位寻找选题;二是通过广播声音结构、节目结构等方面的合理组合有效提升了节目品质;三是借助主持人的亲和力成就了节目与听众之间的高度沟通与融合。本文认为,通过分析其运作模式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广播情感类节目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