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基金》1988,2(1):48-50
此项研究是我国“六五”期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之一,是根据我国近期及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的。分机械结构强度和机械结构振动与噪声两个方面。在机械强度方面有机械结构连接区及开孔处的应力分析、机械结构中的热弹塑性及柔性件刚度分析和疲劳设计理论在典型机械结构中的应用及分析等三个课题,在机械结构振动与噪声方面有机械结构动态响应分析及实验研究、振动的控制及载荷谱的识别和噪声源发声机理、传播及控制等三个课题。承担单位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及郑州机械研究所。先后共有174人参加了研究工作,其中中高级人员82人。三年来在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下,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非线性在客观世界普遍真实存在,并蕴含着真实客观世界复杂性的本质。非线性动力学中复杂性现象的发现以及混沌理论的建立,被认为是当代基础科学的重大成就之一,为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进步发挥着强大支撑作用。预见到这一领域的广阔研究发展前景,西安交通大学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所依托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运而生。这个由我国著名非线性动力学专家徐健学教授创立的研究所,多年来一直为我国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贡献着  相似文献   

3.
“机械结构强度和振动”作为应用基础性质的研究,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和现代力学,材料科学、计算科学、实验科学及其他新技术的研究相结合,为解决现代机械结构强度和振动的关键问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分析和测试方法及监控技术,二是将上述成果转化为工业应用的软件和技术,并在应用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论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七五”期间设立了“机械结构和振动”重大项目。项目下设11个课题。经过四年(1987—1990)的努力,在1990年底已完成研究计划的要求,达到预期的目标,今年6月通过了基金会组织的专家验收。本文简要介绍该项目四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4.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实验室是国家教委首批批准的全国7个开放实验室之一.实验室是以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和材料工程系为依托的科研实体.开放以来在学科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表面工程、陶瓷材料研究及新材料的开发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目前正在这个基础上筹建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理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材料的分析和生成提出了各种新的更高的要求.金属材料强度学便是专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与力学性能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对生产、使用和发展金属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属材料强度实验室的研究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实力和鲜明的特色.这个实验室着重于研究发挥材料的强度潜力,从材料的服役条件和失效分析着手提出判据,有针对性地研制新材料,开发新工艺.金属材料强度研究为这个学科的传统内容.近年来,这个实验室根据科学发展和国内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跟踪国际研究动态,开展了复合加载的疲劳及其门槛值、低周疲劳下的强化和弱化、疲劳过程的电镜原位观察、残余应力场中疲劳裂纹的扩展、高速冲击、钛单晶疲劳等方面研究,并且取得了突  相似文献   

5.
邓杰 《科学中国人》2012,(13):68-69
魏宇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完员。1997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本科毕业,2000年中科院力学所硕士毕业后作助理研究,2001年成为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生,200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布朗大学工程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9年2010年1月在阿拉巴马大学机械工程系任助理教授,2010年2月成为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6):F0003-F0003
北京东方振动和哚声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应怀樵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振动工程与波谱技术专家,中国虚拟仪器的创始人与奠基者,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及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的力学和机械系的博士生合作导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测控技术、信号处理、虚拟仪器、振动与噪声控制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专家简介 应怀樵,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简称东方所)所长、教授,我国著名的振动工程与波谱技术专家,中国虚拟仪器的早期开拓者与奠基人。他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等校力学系及中科院力学所的博士生合作导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信号处理、虚拟仪器、测控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  相似文献   

8.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简称东方所)所长应怀樵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振动工程与波谱技术专家,中国虚拟仪器的早期开拓者与奠基人。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等校力学系及中科院力学所的博士生合作导师,东方所名誉所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信号处理、虚拟仪器、测控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  相似文献   

9.
闻邦椿教授长期从事机械工程和振动工程方面的教学工作,为培养各类学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任教期间,他曾讲授“机械振动学”、“工程非线性振动”、“振动机械的理论及应用”、“振动的利用与控制”、“机械和结构的动态设计”、“基于系统工程的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等多门课程.除培养本科生外,现已培养了112名硕士研究生、84名博士研究生和15名博士后,指导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访问学者各1名.  相似文献   

10.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冻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岩等介质冻融过程及相关的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特性和模式,及其在解决工程、  相似文献   

11.
机械系统在一定的运动条件下会产生自激振动,影响甚至破坏机械的正常工作,产生自激振动的系统是不稳定的系统.自激振动是一种不以外部激励为必要条件,而主要由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所决定的运动.本文重点分析机床切削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和特性,并通过对其分析,得出消除和减弱自激振动的措施和方法,使机朱在充分发挥其工作性能的条件下,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非线性动力学专家,非线性振动工程带头人陈予恕,从事非线性振动及工程应用40年。在我国率先开展非线性振动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在完成了多个国家非线性振动和机械工程非线性攻关项目之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械和力学交叉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编号19990510)”。  相似文献   

13.
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数学、力学、物理学与机械工程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可靠性试验以及故障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机械设计的数学力学模型、方法和实践。这样就可以在机械产品的研制阶段,估计或预测产品在规定工作条件下的工作能力、状态或寿命,保证产品所需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客观讲,但凡存在质量和弹性的机械机构,在运动状态下都会产生振动,振动会影响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甚至会对机械设备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们针对机械结构的振动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机械结构振动特征设计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改善振动在机械运行状态的负面影响。本文对机械结构振动特征设计进行了简单分析,并论述了设计验证系统研制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大多数人看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陆泽琦从上学到工作,无疑都是学霸级的存在。翻开他的履历,2008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同年免试进入同校攻读直博,期间被南安普顿大学声与振动研究所教授Michael J. Brennan选拔为合作培养的博士生,2014年进入上海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出站后担任上海大学力学所讲师、硕士生导师,2018年晋升上海大学力学所副研究员。一路顺风顺水,但陆泽琦却说:"无论是不是天才  相似文献   

16.
振动传感器广泛用于空间站、桥梁等高端装备和大型设施的健康监测,实际力学测量环境为复杂的空间三维矢量振动.传统单轴向振动校准技术只能复现理想环境下的一维直线振动,无法复现三维空间运动;只能校准几何轴灵敏度等标量参数,无法校准三维空间灵敏度矩阵等矢量参数,难以实现空间三维矢量振动的准确测量.用于健康监测的振动传感器通常不便于取下送到实验室定期校准,传统振动计量技术不能解决其原位校准问题,无法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把长春物理研究所建成发光学研究基地,我们在“六五”期间建设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有较高水平的公用实验室.这批公用实验室分成几类:一类是以瞬态光谱、激光选择激发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为主体的固体电子能谱实验室,目前已具备向国内外开放的条件;另一类是以毫微秒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和12KV转靶x光机为主体的分院地区公用实验室;还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边坡在爆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爆破振动规律及岩体内部产生的力学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揭示边坡失稳机理。进行的工作主要有: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爆破振动在边坡中的传播规律,得出了爆破振动对边坡的作用机理以及地震强度的变化规律;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边坡的爆破振动响应,分析爆破地震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特征;对比分析了坡顶和坡底的振动速度,研究了爆破振动高差效应;实验研究了边坡中的预裂缝产生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9.
温诗铸,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11月2日生于江西省丰城市。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1979年曾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修及工作。历任清华大学机械设计教研室主任、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温诗铸院士主要从事润滑力学、滑动磨损和摩擦学设计研究,他在润滑理论、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等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并建立了工程模型弹流润滑理论,为现代润滑设计奠定了基础。在开拓薄膜润滑研究方面,为超精密和微型机械摩擦学设计提供…  相似文献   

20.
1.为充分利用我院的科研设施,给全国的优秀科学工作者提供条件进行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促进学术思想和人才的广泛交流,以繁荣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决定在若干科学前沿和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学科领域内,选择一批研究所和基础较好的实验室(以下简称开放研究实验室)对全国开放,有条件时也将向国外开放.为此,制定本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