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我国R&D投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R&D投入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从R&D投入的来源与结构问题、R&D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R&D投入与产出增长关系、R&D活动资源配置问题、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R&D投入的关系、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廖中举 《未来与发展》2011,(12):94-97,106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影响企业R&D投入的实证模型,对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非线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R&D人员投入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而股权集中度与R&D人员投入存在单侧U型曲线关系。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高等技术行业的R&D投入与中低行业的投入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区域因素对R&D投入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如何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工具为企业R&D(研发)投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刺激企业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以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着重分析企业R&D投入与国家税收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显示,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对企业R&D投入的激励作用有限。针对我国R&D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与完善R&D税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绩效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国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R&D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从R&D投入及其强度、R&D资金来源到R&D绩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揭示出R&D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技术实力等绩效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并指出企业应当加大R&D投入、强化R&D管理以提高R&D绩效.  相似文献   

5.
从管理者激励与监督控制机制两个层面,检验了总经理持股与董事会结构对R&D投入比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经理持股可以降低管理者短视倾向,显著地提高公司R&D投入;在股东单位任职的董事通过其积极的监督以及所具有的信息优势对R&D投入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独立董事、内部董事和董事会规模与R&D投入水平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6.
世界研发大国R&D投入主体不同比例关系的形成及借鉴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梳理了世界研发大国 R& D投入主体不同比例关系变动的几个阶段性调整,提出并分析了影响其阶段性调整的主要因素,同时根据获得的基本统计规律分析我国的 R& D投入主体的不同比例关系,并据此提出如何改善我国 R& D投入主体的比例关系,提高我国 R& D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过程的政府R&D投入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政府R&D投入→企业R&D投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过程的政府R&D投入绩效分析框架和计量模型.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R&D投入对企业R&D投入的引致效应比较显著,我国政府R&D投入第一个环节的效果较好;企业R&D投入对于技术进步的引致效应比较显著,同时可以反映政府R&D投入在其中的作用.在经济增长模型深化的基础上,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能源消费和减少污染方面的作用尚未显现,政府R&D投入第三个环节的效果不太明显,创新成果的转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上海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通过上海 1985~ 2001年 R& 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上海 R& 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与开发是高新技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活动,而R&D投入是企业开展R&D活动的前提。本文以中、美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研究企业不同阶段的R&D投入,并就各阶段的R&D强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各阶段R&D投入差异显著,且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以国内高新技术产业1995--2005年1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为依据,研究了技术引进和企业R&D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国内企业R&D投入的增加促进了技术引进的增加,技术引进反过来促进了R&D投入水平的增加,但其发挥最大作用将滞后3-5年,从而验证了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R&D投入与技术引进之间存在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安志  路瑶 《科学学研究》2019,37(4):617-624
利用苏州市1413家企业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政府科技项目的分配倾向及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并将政府不同研发支持方式的内在相互作用纳入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政府科技项目倾向于支持那些曾获得科技认定、内部研发投入大(研发资金、研发人员)、技术基础强的企业,科技认定是政府科技项目分配的重要依据。参与政府科技项目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其平均研发强度比未参与政府科技项目的企业高出3.75个百分点。这种激励效果受到科技认定等因素的影响,在获得科技认定的企业中,政府科技项目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在未获科技认定的企业中,这种激励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黄伟  张卫国 《软科学》2012,26(12):61-63,73
构建了研发存在投资溢出环境下的多委托-多代理研发外包模型,研究了发包方与承包方的研发外包决策,得出了发包方的最优外包策略以及承包方的最优研发投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投资溢出对承包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研发能力较强或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大的承包方会随投资溢出的变大而增加研发投入;承包方研发总投入会随研发能力较弱或研发成果市场收益较小的承包方的投资溢出变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地区行业内产业集聚和竞争状况对上述影响关系的调节效应。本文研究发现:(1)随着地区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的升高,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减少,即,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2)在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会显著加强;(3)在竞争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则会显著减弱。本文为政府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推进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战略有效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论述研发产业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R&D经费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等方面对上海市研发产业投入情况进行分析,从工业总产值计算分析、研发产业产出综合计算分析、研发产业科技成果综合分析等方面对上海市研发产业产出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上海市研发产业已达千亿元级的研发产值,上海市研发经费投入的增加与研发产业的产值增长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这或许与全球化研发或研发溢出效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孙辉煌  韩振国 《科学学研究》2010,28(7):1022-1027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形态中,利用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RD投入对边际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证结论显示,整体上中国工业行业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形态,我国工业行业的RD投入对成本加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RD投入主要是通过创新新产品机制对成本加成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市场化改革既通过产权结构影响R&D投入,又通过影响市场化水平、新产品需求和筹资环境等市场环境对R&D投入产生影响。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实证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R&D投入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和新产品需求的增长对高技术产业R&D投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入世后的正向影响更大;筹资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促进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增长。国有产权过于集中不利于高技术产业R&D资本投入的增长,但却导致了过多的R&D人力投入。市场势力与R&D投入存在的非线性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对R&D资本投入的影响并不确定,但促进了R&D人力投入增长。  相似文献   

17.
风险投资背景、持股比例与初创企业研发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昊  万迪昉  徐晋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47-1554
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了风险投资背景、持股比例对初创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支持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不同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无影响,民营和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外资是最有效的投资者;风险投资的整体持股比例未能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但外资背景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民营与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构成了增强企业研发的有效联合投资,风险投资的早期进入和充分孵化均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8.
以132家全球顶尖研发企业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研发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模型的建立结合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分布滞后方程。通过对12个行业的研究发现,对几乎所有行业来说,研发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的相关性较高。不同行业对不同期的研发经费投入的依赖程度不同,但是平均为滞后2年左右最强。研发效率在不同行业间有较大的差别,而且同一行业在"量的效率"和"时间的效率"是大致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对近年来R&D投入来源结构的变动情况及其成因,并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模型测度我国R&D经费的最优采源结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R&D经费来源结构中企业占较高比例并不意味着企业R&D投入主体地位的确立,政府R&D投入增长缓慢是导致我国R&D来源结构未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继续加强企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政府R&D投入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李中  周勤 《软科学》2012,27(7):11-14
基于动态内生性的视角,运用系统GMM估计考察了研发投入、研发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研发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但研发存量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存在明显不足;研发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已经显现;在研发投入、研发效率与企业绩效框架中,研发效率处于中介变量的地位,企业的研发投入改善了研发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绩效,而企业的绩效又对研发投入存在明显的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