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坚持“注·提”实验识字教学的三条途径拜泉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冯大田多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学语言同学汉字的矛盾。其原因是小学生“以识字为重点”的传统观念和教学模式制约了儿童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小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的识字、写字教学,...  相似文献   

2.
自1992年7月国家教委《关于推广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经验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下发以后,全国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更加深入发展。现在,除西藏、台湾外,各地都开展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已有200万人之多。前不久,在湖北省黄石市召开的全国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区域性实验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已进入区域性推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汉字又是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工具。“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发挥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借助汉语拼音提前写作,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几年来,我们在识字教学方面有过不少的教训,如强调了直呼能力,又出现了读注音课文时学生习惯于只看拼音,面汉字未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初学写作  相似文献   

4.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识字教学浅议陆肖央“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识字教学,打破了多年来传统的识字教学法,为小学生快速而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找到了一条捷径,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识字教学法的核心是:发挥汉语拼音...  相似文献   

5.
重视读写,不能轻视识字灵武县城一小肖忠民"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一改先识字后读写的传统教学模式,寓识字教学于读写之中。随着实验的推进,人们似乎越来越重视读写,却忽视了识字。我认为,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根据汉字和实验教材的特点,在阅读、写活教学...  相似文献   

6.
“人生聪明识字始”,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识字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在《新课标》中,对识字教学也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长期以来,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错别字多,写的字又差,老师们头疼,家长们不满。怎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学好汉字、写好汉字呢?  相似文献   

7.
实验班写字教学一得合肥市屯溪路小学胡冬梅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的《教材说明》指出:教学应以拼音读写为起点,以汉字读写为归宿,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可是由于部分老师对汉字、写字教学重视不够,对教材编排、教学要求把握不准,过于看重课文...  相似文献   

8.
“注音识宇,提前读写”实验,本来不只是一个关于识字教学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它广泛地涉及拼音、识字、阅读、作文和说话教学等各个方面。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在实验初期,识字教学往往首先引起人们的关注。譬如“注音识字”究竟是怎么识字的,它究竟有些什么特点和规律,教学中需要注意些什么,等等,常常成为搞实验的同志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为了交流情况,共同探讨,下面仅就我省实验中所提出的关于识字教学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谈几点看法,以便向各地从事这项实验的同志们求教。 一、“注音识字”主要是指在注音阅读中识字。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如果仅就其中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许多有志之士一直致力于解决我国语文的教学费时多、质量低的问题,并取得了许多成果。黑龙江省进行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为在小学阶段解决识字、阅读、写作同时起步,及时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能力,走出了一条新路。1985年暑假后,区教研室与运署西街小学商定,学习黑龙江省的经验,在运署西街小学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的实验。这项实验已坚持了三年多,前后共有四个年级十四个教学班的六百五十多名学生参加,取得了可喜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在“提前读写”上。为了将“读写”提前,就必须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首先利用汉语拼音作为汉字的代用工具(因为汉字量大,难认难写),让学生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掌握汉语拼音的读音和拼写,随即利用这一工具,绕过汉字这个障碍去  相似文献   

11.
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学中,“注·提”班的学生拼音基础好,看到一个音节就象看到一个字一样,能够很快、准确地把它读出来。可是,一提到写字,学生就作难了。那么,如何提高“注·提”班学生的识字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小学语文教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正在深入开展,各地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国家教委《关于推广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通知》所反映的情况是准确的,提出的要求是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贯穿了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优势是使学生能在入学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借助拼音提前阅读、提前作文,寓识字于阅读写作之中,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 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忽视了认字、写字教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认字容易写字难。经测试三年级学生人均识字2415个,最多的识字2919个,而会写、会用的字只占总识字量的37.4%。(2)学生在习作中同音字互相代替、形近字混淆、错字较多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14.
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学中全面贯彻主体性原则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研室高歌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有三项主要的教学指导原则,即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其中主体性原则则规定了实验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而体...  相似文献   

15.
’95暑期“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风景线黑龙江省语委办教研室唐宏建今年暑假期间,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实验的教研和师资培训活动紧锣密鼓,成为教学改革园地里的一种风景。首先是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研究会和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工...  相似文献   

16.
“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教改实验 ,依靠汉语拼音的帮助 ,变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先识字 ,后读书”为“边读书 ,边识字”,寓识字于学习汉语之中。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 ,学生广泛识记汉字。然而对汉字的课内指导又相对较少 ,学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就大量地运用到了写作之中 ,这就导致了诸如同音字替代、形近字混淆、多音字不分、多笔少划、结构错乱等一系列错别字现象的出现。对此 ,教师不能听之任之 ,而应该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给予防范和纠正。“一防”是指在学生出现错别字之前给予指导 ,防于未然 ;“二纠”是指…  相似文献   

17.
我市1985年秋开始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以下简称“注,提”实验),已进行了两年,实验第一年的小结,载《宁夏教育》1986年第11期。现将第二年实验工作小结如下: (一) 传统小语教学与“注,提”实验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是“先识字,后读书,再作文”;后者则是通过注音识字,解决读写与识字的矛盾,使“识(字)、听、说、读、写”同时起步,同步发展。因此,“注,提”实验的出发点,就在“提前”这两个字上。而要提前,就必须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通过“注音识字”达到“提前读写”,早期  相似文献   

18.
主编:莘乃珍副主编:詹垣乙审定:崔峦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科书,是由“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与素质教育课教材改革研究”课题组教材编委会,在原来“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材基础上,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重新编写的。分彩色和黑白两种版本。  相似文献   

19.
解决错别字问题,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一大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各地相继摸索了一些有效方法,但总的效果还不十分理想。我认为其根本原因不在实验本身,而是教师囿于实验,自缚手脚,丢失了主动权。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只抓语言和思维训练,不敢抓识字;第二,过分迁就儿童使用汉语拼音的习惯,延迟了向使用汉字的转化;第三,及早预防和纠正错别字不够,使得学生形成了心理定势.针对以上情况,近两年来,我在实验中着眼于早抓,从治本、治标、治积习三个方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0.
韦月初 《考试周刊》2012,(24):46-46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无论是什么版本的课文,都注意给里面的词句注音。因此我在一年级教学中大胆地进行“拼音学话,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寓识字教学于听说读写之中。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