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台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成熟,网络模式逐步取代传统单机模式已在电视生产业务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电视节目制作网络的应用,使电视台的业务流程有了明显的变化,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流程更加高效合理。为响应广电总局提出的实施全国电视台全数字化编播规划,实施节目制作、编辑、播出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即将召开的江西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报道服务,新余电视台决定构建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与现有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联网,实现制播一体网。以便提高节目制作效率,确保节目制作播出质量。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视制作技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可靠性、高技术指标、功能更完善的新型数字化制作设备不断出现。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艺术、技术质量,我台的电视制作、播出设备也迅速由模拟向数字升级。总台城市频道《绝对现场)、《南京零距离栏目》,该栏目属新闻类直播节目,在南京地区有很大的影像力和较高的收视率,针对该节目制作形式灵活、节目信息  相似文献   

3.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是广电总局直属事业单位,担负着通过卫星传送多个电影频道节目的管理、制作和播出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实现了从一个频道向多个频道集群转变;从单纯节目制作向制作、播出、传送一体化转变;从单纯播出电影向创作、生产、播出大量原创节目转变;从单一传统媒体向拥有开路电视、收费电视、网站、  相似文献   

4.
从本世纪初,以央视为代表的各地电视主流媒体相继开始了编播、制作、发射等技术系统的数字化改造。近年来,随着机顶盒的日益普及,人们对电视播出内容和播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电视媒体的数字化播出系统及观众的收视习惯,天津电视台也从节目制作、播出、包装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出调整。本文试从电视台节目编排策略方面入手,探讨数字化播出条件下,如何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和整体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本世纪初,以央视为代表的各地电视主流媒体相继开始了编播、制作、发射等技术系统的数字化改造.近年来,随着机顶盒的日益普及,人们对电视播出内容和播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电视媒体的数字化播出系统及观众的收视习惯,天津电视台也从节目制作、播出、包装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出调整.本文试从电视台节目编排策略方面入手,探讨数字化播出条件下,如何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和整体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现代传播》2004,(4):120-121
一、电视数字化发展的动因所谓数字电视 ,是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 ,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 ,实时发送、广播 ,供观众接收、播放的视听系统。真正意义的数字电视系统 ,不仅仅是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实现数字化 ,还包括电视节目的传送 ,无论其是通过卫星、有线网络或者是地面广播的方式 ,以及用户端的接收系统 ,都必须实现数字化。为什么要实现电视的数字化呢 ?总的来说 ,电视数字化成为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 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电视频道资源提供更多的节目和服务。以 5~ 5 5 0MHz邻频有线电视系…  相似文献   

7.
数字电视是指从节目的采集、制作和编辑到信号的发射、传输、用户端接收的全过程都使用数字化技术的全新电视系统.数字电视具有高品质画面、震撼音响等效果。它在普通的电视频道上压缩、传送大量数字化节目,用户只要拥有一台数字多功能机顶盒即可收看数字节目。它具有普通电视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新事物也带来新问题。下面介绍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视广播的数字化包含从节目采、编、播,到节目的传送(发射)和用户接收等各环节的数字化。下面介绍我国电视广播数字化进展情况。 1 电视台中心设备的数字化 我国电视广播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过渡是由电视中心的数字化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和上海、广东等电视台率先对电视中心的节目采集。编辑、  相似文献   

9.
吴智勇 《声屏世界》2003,(11):62-63
概述电视台的数字化就是将数字、网络技术渗透到电视节目采、编、播工作的各个环节。数字化带来了节目制作质量提高、节目播出效果更好、节目保存成本更低、资料检索速度更快、设备维护费用更少、节目交流十分方便等一系列好处。电视台的数字化一般分几步走:第一步是节目制作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大多数电视台已经采用了非编系统);第二步是节目播出采用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第三步是节目实现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管理;第四步是摄像素材实现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管理。第五步是采访摄像采用硬盘数字摄像机。我台正在进行数字化工程,现已完成数字硬盘…  相似文献   

10.
江西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技术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地面数字移动电视系统自办两套电视节目,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制作、播出,通过无线方式发射传输,支持固定和移动接收。该系统主要由节目制作系统、节目播出系统、编码复用系统、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固定/移动接收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日益成熟.硬盘播出系统以其高安全性、高效益灵活性成为现代播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全国各级电视台得到了广泛应用。新余电视台原电视播控系统采用各自独立的半自动播出系统,播出质量指标不高.为响应广电总局提出的实施全国电视台全数字化编播规划,实施节目制作、编辑、播出全数字化、网络化的目标,我台决定构建数字硬盘播出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一、江西传媒移动电视有限公司简介 2004年底,江西电视台、江西省广播电视局网络中心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旗下的深圳力合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经过多轮磋商和洽谈后就合作的相关事宜达成协议,由三方共同出资组建江西传媒移动电视有限公司,其中江西广电局为控股方,主要经营移动数字电视广播系统集成、节目制作与播出、广告制作与播出、数字视音频增值服务等业务,与移动网络相关的技术及产品开发,设备产品的销售,通过移动广播电视进行节目的传送、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业务,以及移动广播电视相关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已面临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不仅仅是节目制作从传统的模拟方式向数字方式的转变,而是电视台整体业务从传统的模拟方式向数字方式的转变。播出作为电视台的最后阶段,在整个技术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电视播出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将克服现有电视台节目播出质量不理想、可靠性不强、节目制作不流畅、管理不严密等问题,实现电视节目制播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播出自动化和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电视媒体模拟技术时代,新闻节目制作也开始使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电视台节目的自主化设计与节目的自动播出,以及标准MPEG格式的确立和新闻节目制作中引入非线性概念,改变了传统电视的剪辑概念。本文探讨了现代电视非线性新闻制播方法以及利用非线性编播制作新闻制播系统,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被广播电视行业普遍采用.也为广播电视行业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如数字化的电视节目和广告的编辑制作、数字化节目的自动播出、数字化有线电视网。而光纤数字化信号传输技术及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使自动磁带库在广电行业的应用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电视诞生50周年。湖南电视伴随着中国电视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近几年来数字电视的兴起,使湖南电视又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数字电视,简而言之,就是用数字信号技术进行制作、播出和传送的电视,它是从节目采编、压缩、传输到接收电视节目的全过程都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新的电视系统。依据电视节目信号传输通道的不同,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数字视音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地电视台纷纷进行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电视节目制作从传统以录放机加字幕机的线性电编的模式,转变到普遍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及非编制作网;节目的播出也从以录像机为主播出信号源、以基带模拟视音频信号传输的方式,逐步转变成硬盘播出服务器为源设备的数字信号播出方式;文稿编辑也逐渐从手写转  相似文献   

19.
郭鉴 《声屏世界》2006,73(12):34-35
数字电视是电视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体育节目中运用数字技术制作内容已经愈来愈普遍,然而数字化并不只是硬件的转换,节目策划需要利用数字传播技术所带来的特性作根本性的改变。数字电视技术的特性数字电视技术除了延承模拟电视小屏幕、头尾精简、可视化的技术特性外,还增加了新的特性,其中包括:一、强调互动性。互动性是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最为明显的区分,节目制作人必须设计各种能诱使观众热烈参与的节目内容,其中现场实况播出的节目最容易与观众互动。观众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本身的宽带线路数据上传,无线数字电视也可以结合手机短信、付…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改造工程的基本建设目标是建设基于广播方式.的数字广播、电视、信息多媒体多功能综合业务平台,最终目标是实现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传输网络,并开发双向式应用,实现数字广播电视的多媒体综合应用业务。该项目将完成节目制作系统的数字化改造,搭建DVB主体播出系统、NVOD系统、数据广播、股票信息系统建设,充分考虑系统备份、监控、调度、测试、扩容、安全等需求,将实现90套数字电视节目播出:使用条件接收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对节目和用户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提供电子节目指南等服务,同期完成HFC的网络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