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完整收集和长期保存电子出版物呈缴本近年来受到了图书馆及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时国内外电子出版物呈缴本制度研究的现状进行概括和总结,并重点评述了国内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服务环境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出版物呈缴是图书馆在数字世界必须采用的战略手段和服务方式。实施电子出版物呈缴,建置良好的电子出版物呈缴服务环境必不可少。本文基于我国现行呈缴本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制度体系、呈缴管理、技术方案和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对我国电子出版物呈缴服务环境的变革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出版物呈缴本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我国呈缴本制度发展的历程及特点。总结了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现行呈缴本制度,提出我国呈缴本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呈缴本制度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加强呈缴本制度的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授受呈缴本的机构之间合作模式,探讨数字化资源的呈缴本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公共图书馆呈缴本制度实施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就图书文献呈缴本制度建立和在我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呈缴本制度提高到法律层面,使之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从提高对呈缴本制度、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图书馆接受呈缴本的认识等方面落实呈缴本制度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保护电子出版物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出版模式的演变对图书馆带来冲击 :采集无目标 ,选择无标准 ;收藏的含义变得模糊。对图书馆保存电子出版物的建议包括 :图书馆与出版者在电子出版物的收集与保存上展开合作 ;图书馆间加强合作与协调 :国家制订的呈缴本制度是保护电子出版物的支柱。参考文献 5。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呈缴本制度的颁布、实施和呈缴本制度及呈缴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呈缴本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呈缴本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6):105-109
呈缴本制度是各国法律上的通行制度。我国在实践中一直实施该制度。既有研究对呈缴本制度的法律性质有所忽视,未能弄清导致呈缴本制度运行不畅的制度原因,因此需要在理清制度构成、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对该制度的性质加以辨析,进而按照征收的法理,以利益平衡的方法,对呈缴本制度的内在机制加以重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呈缴本制度主要基于两大体系,一是出版法规体系,二是图书馆法规体系。这一现状下我国呈缴本制度存在多头缴送、重复缴送、方式单一等问题。《公共图书馆法》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呈缴本制度争议。改变我国呈缴不完善现状,须从制度上着手,逐步完善共享制度、补偿制度、公开制度及惩罚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出版物呈缴本制度存在着与时代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缺陷。对出版物呈缴本制度进行立法.加强呈缴本体制建设,强化呈缴本体系合理化建设,是促进和完善我国出版物呈缴本制度法制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从制度环境、实施情况、制度内容及组织管理四个方面对比和归纳国内外现有的呈缴本相关制度,分析国内外呈缴本制度的差异及原因,指出我国目前呈缴本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可从制度内容、呈缴流程、数字呈缴及呈缴范围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数字信息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实体电子出版物,另一类是网络信息。文章从国内电子出版物呈缴制度觋状分析,国外电子出版物呈缴制度研究和借鉴上,对我同电子出版物呈缴制度重要问题进行阐述。网络信息由于载体的虚拟性,其呈缴问题要复杂得多,文章粗浅地分析国内外有关网络信息呈缴的立法实践以及建立网络信息呈缴制度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随书电子出版物的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目前管理随书电子出版物的几种模式。随书入藏,集中管理,分开管理的优点的分析,结合本馆实际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随书电子出版物的模式-既集中又分开,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既有效地保护了馆藏又提高了随书电子出版物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谈电子出版物的一体化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具体介绍我校图书馆对电子出版物的加工、分编与管理,提出了电子出版物一体化管理的工作模式,即将电子出版物从传统文献资料中分离出来形成单独种类进行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电子出版物法定缴送依据是1968年的版权法。文章介绍了澳大利亚图书馆采购、收集电子出版物的原则、电子出版物缴送具体规定,并概括了澳大利亚在实现电子出版物缴送进程中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5.
基于ASP的图书馆Web数据库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广域网技术开发Web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目前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Windows 2000 Server+IIS5+SQL Server2000平台上的基于ASP技术的图书馆电子出版物联合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和设计技巧,该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并实际投入使用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图书情报单位电子出版物收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图书情报单位收集电子出版物时 ,应加强宏观调控 ,避免重复引进 ;调整纸介质文献和电子文献采购经费比例 ,合理配制 ;加强网络建设 ,建立虚拟馆藏 ;尊重网上作品作者的著作权。参考文献 12。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scribes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the capture and selection practices used to populate electronic depositories of born-digital state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The three case sites illustrate differences in collection building approaches,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s, and statutory contexts. The findings reveal two basic modes of selection practices—active selection and passive selection, and three selection models based on the loci of selection control—library selection, liaison selection, and creator selection. Also, the findings suggest the power of defining and selecting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for state depositories is shifting from government agencies to state libraries in the active selection model. The authors argue for the need to attend to Web publications in non-traditional formats (e.g., an interactive HTML document) and to include common publications produced for lay citizens (e.g., brochures, fact sheets, FAQs, etc.) in the permanent collections in order to fully document government activities for the historical record.  相似文献   

18.
李军亮  裴燕 《编辑学报》2019,31(1):20-23
介绍我国医学原创性一次文献连续型电子出版物数量、学科影响力,分析目前连续型电子出版物面临的问题,探讨我国医学原创性一次文献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连续型电子出版物需不断提高自身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加强推广与宣传,提升在学科中的影响力和行业中的认可度;另一方面,编辑部需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建立稳定、专职的复合型编辑团队;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光盘版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应加快多媒体融合,推动光盘版向网络版出版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引用电子文献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文献引用格式应当包括 :作者 ,全文的标题 (文件名 ) ,统一资源定位符即 URL。原则是尽可能多地提供电子文献来源的信息 ,帮助读者准确地查到作者所引用的原始文献。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20.
电子出版物及其版权保护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丹  易辉 《津图学刊》2001,(3):20-23
通过对电子出版物及其版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完善 法律、法规,管理信息市场,建立集体管理机构以及在信息调整公路、虚拟图书馆中加强对电子出版物的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