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我调查了解了山西省广播电视厅命名和表彰过的10个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的有线广播工作情况。这10个县是:新绛、翼城、平顺、黎城、太谷、平定、清徐、阳曲、原平和怀仁。这10个县的有线广播的通播率、普及率、通响率、用户设备合格率和网路合格率大都在90%以上,其中有6个县的有线广播的通播率都是100%。在全省的有线广播发生严重滑坡的情况下,这10个县的有线广播却一直是巩固  相似文献   

2.
农村有线广播覆盖率普遍下降 1988年七月、十月和今年三月,我到雁北、临汾、运城、晋中地区和阳泉市工作时,调查了农村有线广播情况,发现这方面工作中的问题比较多,覆盖率急剧下降。严重的是这个问题在全省带有普遍性。例如:雁北地区的有线广播覆盖率在1986年达达到79%,近年来下降到50%~65%;临汾地区的覆盖率平均下降到50%;运城地区是全省实现“两化” (线路标准化、收听设备规格化)最早的地区,有线广播的村庄通播率、普及率(喇叭入户率)和通响率也分别由1984年的94%、96%、95%下降到70%、  相似文献   

3.
有线广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手段。它投资少,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接近听众,深受农村听众的喜爱。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村有线广播出现“滑坡”现象:广播喇叭已由1.1亿只下降到8000万只左右,村通播率已由93%下降到69.8%,不少地方杆倒线断,小喇  相似文献   

4.
从2006年开始,萧山区面对农村有线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形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决断,开展了“广播发展年”工作,通过两年的努力,对全区所有的农村广播线路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村村建立了高标准广播室,有线广播用户达25.5万户,入户率达到91%,通响率达到了98%以上,在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农村有线广播的“户户响”,巩固了党在农村最基层的传统宣传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5.
刊中刊     
《视听界》1995,(6)
摆正关系办好农村广播高淳县顾陇乡地处丘陵山区,有54平方公里,18个行政村。全乡安装喇叭近6000只,入户率为90%,通播率为100%,通响率为97%;54公里主干线经过逐年更新改造,全部达到部颁乙级标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有线广播的地位?高淳县顾陇乡广播电视站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首先,他们摆正“作为”与“地位”的关系,强化喉舌教育功能,让广播真正成为党委、政府的舆论发布中心。多年来,该站坚持  相似文献   

6.
分宜县地处赣西中部,辖16个乡(镇)场、156个行政村、1176个自然村,人口近30万。全县总面积1389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们按照“在发展中抓巩固,在巩固中求发展,在开拓中促提高,在管理中求实效”的运作思路,全县上下形成共识,合力搞建设,齐心抓管理,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广播与电视。有线与无线、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全县16个乡(镇)场广播电视建站率、通播率和巩固率均达100%;行政村广播电视建站率达70%,巩固率达100%;农村喇叭入户率稳固在70%以上,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  相似文献   

7.
大余,位于江西省西南部,与广东韶关毗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全县辖15个乡镇,27万人口。这里不但有“世界钨都”之称,而且还享有“中国瑞香之乡”和“中国花木之乡”的美誉。 近几年来,大余坚持“夯实广电基础,扩大事业规模,壮大系统实力”的广播电视发展思路,通过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扎实工作,使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形成了广播与电视、城镇与乡村、有线与无线有机结合的广播电视网络,县到乡的通播率达100%,乡到村的通播率达96%,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 31%。因此,大余县的广播电视工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  相似文献   

8.
第三次全国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农村广播电视的发展,要以有线广播为主体,有线广播、无线广播、电视广播协调发展”的方针,回顾十年改革中河南农村广播事业的发展,我感到这个方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把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的重心放到了有线广播方面,十多年来,始终不渝。多年来,我们通过县广播站之间事业建设、宣  相似文献   

9.
1.经济贫困带来了有线广播的落后状态 1988年底,南通市广播电视局组织人员到所属六县一些贫困乡镇就农村广播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贫困乡镇同它们经济上的落后一样,有线广播也处于落后状态。尽管当地农民对发展广播呼声很高,乡村领导因难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而束手无策。从调查情况看,南通市254个乡镇中属于相对贫困的约占15%左右,主要集中在如皋、海安两县部分高沙土地区。这些乡镇广播入户率、通响率、村通播率平均都低于  相似文献   

10.
去年一月,省厅在宿迁市召开了全省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办好在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中占主体地位的有线广播,更好地为发展农业生产,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一年来,农村有线广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首先是各级领导进一步重视。绝大多数市、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04,(8):20-22
在广播电视学术研究、专业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曾多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嘉奖和表彰,被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全国广播电视技术工作先进个人”,并获得一等奖;先后被授予“河北省广播电视技术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青工比武技术能手”“承德市科学技术专家”“承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主持设计完成了“承德市广播电视监测监控指挥系统”“调频广播发射机控制台”等20余项广播电视技术工程,其中他主持完成的“承德市有线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络工程”等11个项目获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郊的有线广播,一向比较稳定,发展是健康的。从70年代起,喇叭入户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1990年底,共有喇叭110.07万只,入户率为77.11%。其入户率从1985年开始连续六年跃居大陆各省市之前,通播率保持在99%左右。长期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党政机关的关怀下,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力促有线广播自身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镇街广播电视站是基层宣传文化阵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乡镇宣传文化战线的排头兵。笔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到2009年底,萧山区29个镇街(场)共建有29个广播电视站,有线广播数量达到了268350只,人户率达到91%,通响率在98%以上,成为全国范围内完整保留有线广播、把党的声音每天送达千家万户的唯一县区;兴办新农村网站400多个,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1993,(Z2)
我们大中广播电视站地处大丰县城.从1985年开始开展创收,近几年有了一些进展,现已创产值150多万元,获纯利 40万元。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也促进了事业的发展。全镇农村有线广播通响率、入户率都在96%以上,50%的用户用上了两分频喇叭和动圈喇叭,农村村、场广播室均达到标准化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经扬州和江都市两级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技术专家的严格测试验收,丁沟镇农村有线广播动圈化建设的各项技术和质量指标,都达到合格指标,率先成为扬州市农村有线广播动圈镇。  相似文献   

16.
山石 《视听纵横》2005,(4):117-118
最近,根据市委领导的要求,我们对台州农村有线广播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表明,随着电视,特别是有线电视的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有线广播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尽管党和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入户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村广播事业的建设。但就总体而言,全市有线广播滑坡的趋势仍然难以有效遏止。  相似文献   

17.
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表彰大会1月14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鹏向大会发来贺信(全文另发)。会上宣读了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授予北京市怀柔县等59个县(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荣誉称号的决定。孙家正部长在会上讲话,向受到表彰的单位表示祝贺,并希望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掀起一个广泛学先进、比先进,创建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的热潮,使更多的县(市)跨入先进的行列。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名单  相似文献   

18.
如今,半导体和收音机在农村已经普及。于是有人说,农村有线广播过时了。有些地方的宣传部门很少过问广播站的工作,县(郊区)社队三级广播网不能形成通播;我区有的生产队干脆关闭了广播室;有的取消了广播员;有的扩音器坏了有能力修理或更新的,却任其当“哑巴”;有的把广播喇叭变成了单纯喊通知的“大嗓门”,使社员长期听不到县(郊区)社广播站的节目。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00,(2)
从2月21日~2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暨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双先’表彰大会”传来喜讯:人事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授予无锡市广播电视局、高邮市广播电视局、武进市广播  相似文献   

20.
为鼓励近两年来对广播电视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县(市),2月12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发出《关于表彰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的决定》,决定授予全国65个县(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荣誉称号。我省新干县、上高县榜上有名。2月23日,人事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出《关于表彰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我省大余县广播电视局、江西电视台青少部、南昌人民广播电台、上饶地区电视台获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崇仁县孙坊镇广播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