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五彩池》通过对五彩池美丽、神奇特点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本文的教学重点,一是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五彩池水形成的原因;二是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搞好段的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和教材重点,可做以下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设问:五彩池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叫做“五彩池”?  相似文献   

2.
《五彩池》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奇妙的想象,把五彩池描写得异常美丽神奇。五彩池的形状美、颜色美,给人以美的感受;水本无色而五彩池水却五颜六色,又使人生发探秘的欲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悟美,在议中探秘。具体教学步骤设计如下: 一、理清文路,感受结构美 第一步,从课题入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可这样引导,读完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把学生带到课后思考和练习1的第(1)(2)两小题上去:五彩池在哪里?水池是什么样子?池水有哪些颜色?池水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颜色?然后围绕以上四个问题认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有关段落,划出有关句子。  相似文献   

3.
【教例】四年级《五彩池》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五彩池十分神奇?生:“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五彩池的神奇。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贴出涂好颜色的图案)神奇在哪?生:水池的形状非常多,各不相同。师:请你拿起桌上的彩色泡沫纸,在30秒内剪出一个你想象中的水池的形状,贴到黑板上。生:(各自动手剪,有的学生没有剪刀就用手撕)师:(手指着布满学生贴的水池图片的黑板)五彩池就在我…  相似文献   

4.
一、欣赏课件,提炼主线1.给课题《五彩池》加一个修饰词:“摇摇摇的五彩池”。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对“五彩池”有了一个整体感知。现在,老师请你根据自己的初读理解,给课题填空。(请学生板书)2.欣赏“五彩池”的奇异风光。这么多词儿,到底哪一个能最全面、最恰当地体现五彩池的美呢?别忙着下结论,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欣赏欣赏“五彩池”吧!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产生更真切的感受。(课件出示)3.确定最能体现五彩池美的词语。你从刚才的欣赏中发现了什么,能给大家说说吗?五彩池的美是一种异常的美,是一种不同一般的美,你认为哪个词最能体现…  相似文献   

5.
《五彩池》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新增选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描绘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一、创设情境,感受美五彩池是四川松潘优美的旅游景点.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思考:1、五彩池在哪里?水池是什么形状的?池水都有哪些颜色?2、课文哪几句是讲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的?然后,让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要求:(略) 教具准备: 1.录像片《五彩池》 2.灯片一张(五彩池水)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读题后启发质疑: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你想了解五彩池的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一、语文训练方面1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想象句子描绘的景象 ,从而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感受大自然的美。2 .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3.学会本课 1 1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理解“漫山遍野”、“险峻”、“矗立”等词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5.体会运用比喻句的好处。二、思想教育方面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方法、习惯方面1 .使学生自觉地按要求预习课文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2 .继续引…  相似文献   

8.
《五彩池》(五年制第六册第27课)是篇描写形象、文字优美的新选课文,生动地描述了五彩池极富神奇色彩的景色。因此,教学时可采用多种方法讲读,在突出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板书课题后,教师先紧扣题目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彩池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由此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并划出有关句子。在此基础上,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回答上面的问题,然后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二)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一、复习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22课,回想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定向示标1.导入新课:大自然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它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昨日美丽神奇的五彩池令我们惊叹,今日的钱塘江大潮更令我们叹为观止。(板书:22观潮)2.同学们,在这一课时的学习中,你还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构建起上节课所学与本节课新知的联系。由学生想知道什么,确定本课时学习目标,以改变老师牵着学生走的被动学习状态。〕三、自学指导1.作者用生动的笔墨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下了钱塘江大潮的瞬息变化,下面,我们就跟…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甘肃教育》2011,(8):87-87
一、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合理选择导入方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选择合理的导入方法,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学《五彩池》时,学习课文前,让学生先想象一下:为什么叫五彩池?五彩池在哪里?五彩池有哪几种颜色?为什么五彩池里的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先想象,然后自读课文寻找答案,看看作者眼中的五彩池和自己想象中的五彩池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课文 :小时候 ,我听奶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遥远的西方有座昆仑山 ,山上有个瑶池 ,池里的水有五种颜色 ,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 ,好看极了。多年来 ,我一直梦想着能去亲眼看一看那五彩的瑶池 ,没想到 ,今年夏天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我竟然看到像瑶池那样神奇的水池 ,这水池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五彩池”。(板书课题)〔设计意图 :成功的导入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 ,本课导入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 ,目的是创设一种神奇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相似文献   

12.
《五彩池》文字精当,堪称典范.教学中,紧扣文眼“神奇”,强化语文基本功训练,可收到阅读教学整体优化之效果.  相似文献   

13.
神仙住的地方总是美的。如昆仑山上的瑶池,水有黄、绿、红、蓝、紫五种颜色。四川松潘藏龙山的五彩池,也可比瑶池:面积虽不足一亩,水深虽不满一丈,却是形态各异,水光陆离,《五彩池》作了精美的描写。观光者一饱眼福之后也就可以满足了。多情者也不过再叹之为人间瑶池。然而,《五彩池》却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有不同的颜色?” 《五彩池》在小学课文中,算得上是一篇美文。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作开头。因这个传说而使五彩地也沾上了神奇的色彩。有奇异的景观,同一个池子里的水,上下左右颜色各异。有令人…  相似文献   

14.
20年后的我     
提示:“20年后的我”属于想象类作文题,同学们可以这样展开想象:20年后,自己是什么模样?有什么样的家庭?从事什么职业?做事有什么原则?有什么成就?以上不必面面俱到,根据需要择其一二即可。写作时想象要合理,可以结合自己的理想,全面展示自己的风采,也可选择一方面详写,其余略写。第二个题目“我有一个心愿”,要求你告诉大家你的一个心愿。按照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同学们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来写:1.开头点题:心愿是什么?2.交代原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3.升华主题:这个心愿有什么意义?这样写来,可以在段落安排上做到有条不紊,然后还需要做到文…  相似文献   

15.
《五彩池》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以“我”游四川藏龙山为线索,着力描写池水五彩纷呈的美丽、神奇。全文联想丰富,刻画生动,给人以身临仙境之美感。一、前后呼应——映衬“五彩”的神奇  相似文献   

16.
五彩池的水     
风光秀丽的九寨沟有五彩池,五彩池有五彩水。 “五彩水真漂亮啊!”“是啊,世界上没有哪里的水能够比上五彩池的水了!”游人在五彩池边上,一边赞美着,一边拍照着,把自己的倩影融进了五彩池的五彩水。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同学们 ,我们的大自然可神奇啦。你们看 ,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贴图 :桃花、荷花、菊花、梅花 )你认识它们吗 ?知道它们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吗 ?(板书 :春、夏、秋、冬 )2 .揭示课题 :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优美的诗歌。 (板书 :四季的脚步 )齐读课题。3.大自然除了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花朵 ,还带来了哪些奇妙的景象呢 ?我们一块儿伴随着四季的脚步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你们听…… (教师配乐朗读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2 .大自然…  相似文献   

18.
一、看图引文,悟出中心。教学伊始.教师先让学生看“猴子爬竿”图,激疑:这只猴子在干什么?你看过哪些动物的表演?人们把动物表演的节目叫做什么?(板书“马戏”)表演马戏的动物都是经过特别训练的,所以表演得非常精彩(板书“精彩的”)。课文写了哪些动物精彩的表演?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然后讲解第一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话交代了什么?(时间、人物和事件)课文开头紧扣课题“精彩”二字,“精彩”是课文的中心,这样利用图片,引出课题,再围绕课  相似文献   

19.
《五彩池》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以“神奇”挈领全篇,语言生动形象。教学时,教师应把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进行读文的方法,让学生自能读书。 一、以题激疑,整体感知 本文以所描述的景物名称命题,“五彩”一词点出了景物的特点。 首先,以题激疑:(1)从题目看,课文是写什么的?(写景)(2)读了课  相似文献   

20.
一、以雾为话题师生谈话出示古诗:茫茫如纱锁尘霭,半沉半浮荡云海。虚无飘缈形不定,日出随风千里外。1.学生读诗歌,猜猜描写的是什么景物。2(.板书:雾)教师:“终朝吐祥雾,薄晚孕奇烟。”古往今来,雾总是披着神秘的面纱,飘荡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请同学们朗读上面的古诗一遍,感受一下雾气升腾景象吧。3.雾唤醒同学们的生活记忆了吗?描述一下你眼中的雾。二、学习第一节1.老师还有一段描写云雾的片断,同学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第一节文字)请大家先认识几个生字词:幻、增添、似、幽、神秘。如“:幻”这个字同学们见过吗?在哪儿见过的?请说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