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善于识别新闻价值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今年4月12日,我去天津出差回到乡上,一位同志找我说:“昨天两个青年人到供销社施用调包计骗取木耳和香料,被聘用的合同工王玉梅当场识破抓获。”我认为这件事很有新闻价值。一是这件事报道出去可以提醒各地营业员防止类似的现象发生,免受经济损失。二是说明该单位对职工思想教育、行业教育抓得有成效。三是说明合同工和正式工同样具有主人翁思想。认识了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后,就立即赶到供销社进行采访,以《女营业员警惕高,调包骗子落法网》为标题把稿件发出去。不几天,就分别…  相似文献   

2.
报纸上的新闻文体,种类很多,各具特色.怎样为它们制作标题呢?有规律可循吗? 我以为是有的。关键在于确立两个基本观念: 一、首先要把这些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统统都看成是总的“新闻文体”。换句话说,当你为这些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制作标题时,你应首先想到,它们都是新闻文体(不管它们之间有多少差别),你要以新闻文体标題的共同要求来要求它们,譬如要用新闻事实说话,要准确,鲜明、生动、简练等等.就是说,你首先要抓住它们的“共性”,使制作的标题,都是新闻标题而不是评论标题、文学标题……二、紧接着,你要在此基础上,同时把这些新闻文体再看成是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不管它们之间有多少相同)。换句话说,当你为这些新闻文体制作标题时,你又要想到,尽管它们都是总的“新闻文体”,但又是各不相同的新闻文体,你在遵循新闻文体标题的共同要求时,又要考虑它们各自的不同特色。就是说,你还要抓住它们的“个性”,使制作的标题,既  相似文献   

3.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报纸上的标题既是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又是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的纲要,它是新闻作品最简明、最有力的展现,图片与文字一样,同样需要认真制作标题。应当说,标题是图片新闻的组成部分,为新闻图片起好标题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理由有五:其一,新闻图片具有独立的新闻价值,有了标题可以更好地反映图片的独立新闻价值,有些图片读者往往很难从画面上看出它的独立新闻价值,但通过阅读标题就会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4.
写稿实践使我体会到:新闻价值是稿件能否被报刊电台采用的关键。善于识别新闻价值是我们通讯员十分重要的一环。去年2月10日,我出差回到区上,一位同志对我说“昨天两个青年人到供销社施用调包计骗取木耳和香料,被合同工王玉梅当场识破抓获。”我听后,就感到这件事很有新闻价值。一是说明该供销社对职工思想教育抓得好;二是说明合同工和正  相似文献   

5.
引子标题挺刺激:《市长夫人,举起盛满剧毒的酒杯》。人物很“可信”:市长夫人系江苏昆山市现任副市长之妻贺美凤,被害人是昆山市楚天大酒店保卫部经理胡大刚。情节颇引人:市长夫人贺美凤是昆山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员,她与美术学院教师魏志雄之间发生的风流韵事,被昆山市楚天大酒店保卫部经理胡大刚发现。事后,贺多次遭胡凌辱。最后,贺将胡毒死。1996年12月4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贺美风无期徒刑。图片作佐证:眉目清楚的“贺美凤”在审判席上。这篇新闻作品五要素齐全,文笔生动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再配上一幅图片同时…  相似文献   

6.
对于初入新闻门槛的人 ,有两种情况很常见 :一是看到别人在大报小报上发稿子 ,或有作品获奖 ,总觉得这稿子除了标题或立意好些外 ,其他并无什么。一是当自己辛辛苦苦采访了好一阵 ,面对抱回的一大堆新闻素材 ,冥思苦想 ,却无从下手 ,即使勉为其难 ,稿子出来了也羞于见人。应该说 ,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很正常的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作为初学者 ,对于何为“新闻眼”和如何寻找“新闻眼” ,认识不清 ,重视不够 ,或心有余而力不足 ,恐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眼”为何物?按《辞海》的解释 :关节也。引伸为文章的精要处。如 :字眼 ;…  相似文献   

7.
李明文 《新闻窗》2007,(1):60-60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评价和组织新闻内容的最精练的文字。一篇作品、一条新闻,能不能感染读者、吸引受众去看,标题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或文章添辉增色,画龙点睛。因此,标题的制作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吕叔湘先生曾经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标题要作为专门学问来研究。”胡  相似文献   

8.
端上新闻这碗饭,“染”上一种“新闻癖”,见了报纸,读到自认为好的新闻、好的标题总要多看几眼,多读几遍。手头的活儿多时,先把好题好文的报纸悄悄藏起来,稍有空闲,抽出来细读,赏析一番,吧咂个中“滋味”。 “品”报纸,可以从中学到新闻写作方法。比如:1993年12月,首都钢铁公司自办银行开张。《中国青年报》的消息导语,写得就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1996,(3)
新闻的标题与导语文/王祥玉新闻标题是新闻主题的直接展示.读者一见标题便能明白这则新闻的内容主旨。愿不愿、能不能接着读下去以至读完昵?则取决于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如何?有吸引力就可卒读;无吸引力就到此为止。欲使新因标题具备一定的吸引力,新颖的观点见解,独特...  相似文献   

10.
曹林 《新闻记者》2013,(1):68-73
标题党在当下的媒体中——尤其是新媒体上甚嚣尘上,打开新闻网页,放眼望去,都是充满噱头和耸人听闻的标题。不仅新闻如此,甚至向来以严肃形象示众的评论,也都追逐着标题党的时尚,标题里充斥着各种活色生香的噱头。比如一家门户网站某天评论频道中推荐到首页的评论标题,多半就属于标题党。(见图)  相似文献   

11.
2005年6月1日,有关公文的消息,在武汉几家报纸上占了相当大的分量。先来看看《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头版头条登的都是“武汉市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办法(试行)”的消息。楚天都市报的标题是:(主题)公共突发事件,让百姓早知道(副题)武汉颁发市府令保障市民知情权。金报的标题花了更多心思,新闻要素更全:(肩题)7月1日起,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守护”江城(主题)发生重特大事件,市长任总指挥(副题)信息  相似文献   

12.
新闻贵在及时新鲜,文章标题更应该讲求新颖、传神,展示一种见题抓人的魅力。 1993年5月,我写一农民因借不足钱给岳父送寿匾而吊死的事寄给《鄂西报》,很快被编辑改成《现金贴喜字 悲因喜字生》的标题见报。后来,这个标题连续两次获得“好标题奖”,于是引起了我的思索,逐渐悟出了写新闻必须先精心构思新美的标题。写好标题重在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许璐 《青年记者》2017,(32):39-40
军事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题材,肩负着重要的宣传使命.如何讲好强军故事,达到最大化的传播和宣传价值,是需要思索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善于讲故事的军事新闻登上了中国新闻奖的榜单.分析和研究这些获奖军事新闻作品,我们得出结论:把握“五个一”是讲好强军新闻的重要抓手. 一条惹眼的标题 一篇新闻的标题往往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则精彩的标题,不仅要符合新闻事实,还要有让读者“一见钟情”“二见倾心”的魅力和感染力.如《旅长原本是师长》(获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则标题,“旅长”和“师长”两个原本寻常的身份符号,因为顺序的颠倒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鹿邑县邱集乡前尹王村青年尹成启于1981年参军后,在部队爱写新闻,发表了大量报道。他父亲尹得平见儿子的文章上了报,分外高兴。他看到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新人新事,怦然心动,也对新闻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拿起20多年不用的笔,向儿子  相似文献   

15.
时下,一些媒体为了使娱乐新闻更吸引人,往往在做活标题上下功夫,然而有些娱乐新闻的标题制作着实离谱。随手拈来两例: 一则新闻题为《张某、俞某再续前缘》,听起来像是则爱情故事,细看内容,才知道原来不过是二演员在合演过一部电视剧之后,又合演了一部戏,分别饰演男女主角。  相似文献   

16.
导语不是标题的唯一根据在我们报上刊登的新闻中,导语往往是标题的根据。久而久之,在一些编辑人员和我们学生的头脑里便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标题就是导语的浓缩。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诚然,导语作为新闻的开头,为了吸引读者的视线,通常也要反映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就这一点来看,标题与导语有相似之处。因此,标  相似文献   

17.
武威  钱国宏 《新闻采编》2003,(2):34-34,14
有 人把标题比作是新闻评论的眼睛 ,把立意、主题、中心论点比作新闻评论的灵魂 ,这是颇有道理的。《诗经》云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对于一篇新闻评论来讲 ,精巧的标题就好似女人动人的笑容和迷人的眼神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令读者一见倾心 ,拍掌称绝。新颖、精彩的新闻评论标题 ,总是令读者难以忘怀 ,记忆犹新 ;而平淡无华的标题却如同沙滩上的脚印 ,很快会被读者淡忘。因此 ,写新闻评论时一定要下功夫拟个好标题 ,以使全篇生辉。那么 ,如何才能使新闻评论的“眼睛”亮起来呢?笔者认为 ,除闯过立意、选题、语言三关…  相似文献   

18.
用好引语,是写活消息的重要手法之一。因为平铺直叙,会使读者处于被动消极地位。而引语的使用,可使读者在心里自语:“这里说的都是真的”,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增强消息报道的真实感。《市长吴官正“微服”私访备尝旅客之苦》是一篇获全国好新闻奖的消息。除内容好外,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就是用活引语。下面让我们一起读分析这条消息。本报讯 吴官正市长昨日清晨“微服”出访武汉港十五码头,尝到了劣质服务的苦头后说:“武汉的服务工作没有抓好,市长挨骂活该!”  相似文献   

19.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有人曾提出,新闻标题是“向读者‘出卖’报纸内容的重要一环”。街头报摊上琳琅满目的报纸,头条和报眼位置的新闻,其标题大都以鲜明的新闻事实而醒目夺人。把人们最欲知的最新的事实报道,放在头条和报眼位置,把最能吸引读者的新闻事实做到标题上,以此扩大市场销售,已成为报业的一种趋势,其中体现了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的鲜明特征与发展趋势。●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体现了新闻特性的本质要求,两者有其内在联系,其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报道是这种事实的公正、客观的报道。实体新闻与实题新闻,体现了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特征之一是“新”,也就是说,“新闻”反映的客观事物以及表现手法等都应与一般不同。可惜的是“新闻”的这一特征在我们新闻工作中还没完全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的报纸上,不时有一些老面孔、老一套的新闻作品露脸。特别是在县(市)报,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比如说,有关工业、农业一些方面的报道,许多都是今年重复去年。有些作品从标题制作到结构形式、语言表达大致差不多。面对这样的新闻稿件,报社“老总”是“弃之可惜”,又“食之无味”。新闻见了报,读者们或不看,或仅看标题,或为某种需要耐着性子读下去。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