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正视职业教育中的升学问题”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一文(以下简称《再思考》在《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1期上发表后,引起不少同志的关注,有着不同的反响。有做进一步阐述的必要。一、职业教育的改革实践必然要求要“正视职业教育中的升学问题”正确认识这个问题,首先应当认识到,时下职业教育的涵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中、高职业教育立交桥”及和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的建立,客观上已使职业教育的涵义从过去的单一为就业培养人才,转变成为就业和升学两个目标培养人才。虽然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职业》今年第1期在"理论研究"栏目刊发了丰宗立先生的《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一文(以下简称《低》).反复拜读,再三思忖,对该文的主要看法及观点,实在不敢苟同,且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现借《教育与职业》这一全国职教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阵地,抛出拙见,与丰先生商榷并求教于职教之方家.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职业》今年第1期在“理论研究”栏目刊发了丰宗立先生的《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一文(以下简称《低》)。反复拜读,再三思忖,对该文的主要看法及观点,实在不敢苟同,且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现借《教育与职业》这一全国职教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阵地,抛出拙见,与丰先生商榷并求教于职教之方家。在第一部分的“基本情况”中,《低》文概括了我国中职招生从1999年至今持续出现负增长的事实。又以山东省为例,指出了当前的职业教育有利的一面,说明“国家是确定了逐步扩大招收对口高职班和本科班的方针的,并且,国家…  相似文献   

4.
2007年福建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福建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福建省教育厅2007年工作要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工作。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八项工程”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关于实施〈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试行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加快构建海峡西岸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5.
再论《说文》中的“教”字●王静我的《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一文(以下简称王文)在1995年《教育研究》第3期发表之后,该刊第12期登载了湖北秭归县何启贤先生的《也说教育二字》的文章。(以下简称《何说》)对于拙作,给予了过高的评价,说《王文》对...  相似文献   

6.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最近,有幸拜读了王策三先生的宏篇大论《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载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下文简称为《“轻视知识”》),感慨万千。笔者谨就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抒己拙见。一、关  相似文献   

7.
课改,怎么行进——一个必须正视的话题 课改,起步跋涉至今,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坎”。笔者曾以《反思,在课改艰难行进时》为题,在《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9期撰文表达对课改困境的焦虑与突围困境的期待。同年,罗军先生在《教育科学论坛》第12期撰文回应拙文,题目是《课改,行进才是硬道理》(以下简称罗文)。笔者真诚地感谢罗先生的回应.并赞同其对课改的思考态度。但是对于文中的部分观点,笔者认为有待商榷和深究。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社会现代化的需要。面对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职业学校在其中能够起些什么作用?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蒋乃平的《城市化进程与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P4一文,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山东水利学校丰宗立的《职业教育“低谷”现象的再思考》一文,针对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困难的现状提出了解决办法,认为要正视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升学问题,用事实打造职业教育的新辉煌。河南读者王道庄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引起争论,这不仅有…  相似文献   

9.
读《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9年第3期刘少武老师〈《中图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传记文献分类概说〉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很受教益。但是,笔者觉得刘文有美中不足之处,特冒昧提出来,不知当否。 其一。笔者认为既然谈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天津教育》2006年第3期曾发表了《关于班主任岗位专业性的思考》一文,就班主任岗位专业性的价值、特征等谈了自己的粗浅见解。《关于班主任岗位专业性的再思考》,主要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关于“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的政策观点,表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发表了赵克勤、许嘉璐二位同志的《谈〈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下同)文选的注释原则——兼答薛正兴同志》一文(以下简称为“赵许文”),这主要是针对笔者《〈古代汉语〉注释疑义讨论》(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所提出的若干问题,以及笔者文中未曾提及而“有一些读者或专家提出过”的问题,开展讨论,从而说明《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原则。读了赵许文,深受启发,同时也感到这些问题确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关于赵许文中兼答笔者的若干问题。笔者已撰专文《〈古代汉语〉注释疑义再讨论》(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与之商榷。这里就《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  相似文献   

12.
笔者最近看了两篇文章,认为值得一读。一篇是《中国电化教育》杂志2004年2期上发表的《从理念到行动: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转型——第七届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暨英特尔杯信息化教学设计大奖赛学术综评》(以下简称“综评”),另一篇是《教育研究》杂志2004年1期上发表的《课堂志:回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2023,(3):30-30
评选标准表达出思想震撼力量体现对职业教育价值的强烈诉求有令人信服的逻辑表述公开发表且具有一定影响上榜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导读》2.《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努力开辟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领域新赛道》3.《从就业谋生到美好人生——职业教育漫话》4.《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共治与共赢》5.《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再思考》6.《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1949-2021)》7.《从“学历社会”走向“技能社会”——新工业革命下的产业工人技能匹配与提升策略》8.《学术本科、应用本科和职业本科概念释义、办学特点与教育要求》9.《职业本科教育办学的思考与探索》10.《数字达尔文时代的职教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与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轻视知识的教育吗?--与王策三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7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2卷第3期刊登了王策三教授的一篇文章:《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以下简称《评论》),文中对近些年来在学界几成定论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批判,得出了许多有违历史逻辑的观点。一、“由  相似文献   

15.
《〈江永“女书”之谜〉注释谬误评述》辨正谢志民关键词周硕沂,江永女书之谜,注释谬误评述,辨正周硕沂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5期发表了题为《〈江永“女书”之谜〉注释谬误评述》一文(以下简称周《评》)。据称从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  相似文献   

16.
看了《语文教学与研究》第10期上发表的《〈将军的私事〉的思想弱点》(以下简称《弱点》),作者认为:“《将军的私事》渲染了一位将军假公济私,公私不分”,“损害了将军的形象”。初看似乎观点新颖,看法独特,但细读之后,对文中看法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与职业》杂志2002年4期发表了笔者的一篇拙作《职业教育市场探析》,肖然先生以《读“析文”有感》(刊登于2002年6期,以下简称《感》文)提出了一些疑问,本文根据笔者最近学习的一些心得,结合回答肖然先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阐述利用市场机制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一、职业教育市场悄然兴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作为计划经济体制最后壁垒的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教育市场悄然地发展着。为此,有关人士与部门从理论与实践中都进行了一些探讨。如胡瑞文同志在…  相似文献   

18.
王文槿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5期撰文指出,2008年6月在秘鲁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下简称APEC)第四次教育部长会议上。正式决定将生涯与技术教育或称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CTE/TVET)(以下简称职业教育)作为四个优先发展领域之一,中国和菲律宾为这个领域的牵头国。职业教育成为APEC的优先发展领域,反映了APEC各成员需要并重视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陈鹤琴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整个教学法——把各科功课打成一片,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这与我们正在推广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提倡的整合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那么,我们在工作中该如何将陈老“整个教学法”的思想与《纲要》的精神相结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读了《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6期《班子应该有“异己”》(以下简称“《该》”文)及2003年第7期《班子该不该有“异己”?》(以下简称“《班》”文)后,笔者认为,两文都给人以启示,但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到底何为“异己”? 《现代汉语词典》把“异己”解释为“同一集体中在立场、政见或重大问题上常跟自己有严重分歧甚至是敌对的人”。笔者认为,这个解释应隐含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