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电脑引人,激发兴趣教师启动电脑,屏幕上显示一面国旗,对同学们说:“你知道有关国旗的知识吗?谁能说给大家听听?”接着将一小红旗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量一量它的长与宽,并要求学生思考: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学生一边口答,电脑屏幕一边闪烁显  相似文献   

2.
一、勾划法。读课文要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划,划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划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 二、问题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的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化学实验内容常常让教师觉得难教,让学生觉得难学。由于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畏惧心理的影响,实验教学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实验习题上,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试图通过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成为化学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与创造性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化学教学中 ,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化学教学特点的充分体现 .化学实验以其合理的设计方案、验证性和探索性相结合的实验过程、直观明显的实验现象 ,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起着独到的作用 .多年来我们虽然一直强调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 ,但实际上我们却一直是在忽视实验教学 .常常出现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背实验、在黑板上“做实验”的怪现象 ,而化学实验的真正内涵———动手、动脑、观察、探索等却被弃之一边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进行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就必须从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开学初,全县地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在我校举行,其中一节课的开头让我至今不能忘却,准确地讲我被这位教师的耐心等待感动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引入新课前老师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一名学生站起来先是沉默了半分钟,然后一边翻书一边结结巴巴地说出了区域的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课上所涉及的化学实验较多,所以高中生在刚刚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时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学生还是对化学望而却步了,繁难的化学方程式、枯燥的元素周期表和让人眼晕的化学用语都成了学生在学习化学道路上的绊脚石。所以,笔者就此问题展开了针对性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当下的高中生在完成化学学习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不同的学生都构成了一种学习上的障碍。事实上,教师不应该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产生如此肤浅认识,更不应该让学生对于化学的解题流程感到 一头雾水,在这种状态下,教师更应该激活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同时又可以用好建模思想,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教师尤其要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建模对于提高化学解题效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13):137-138
在初中阶段,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做实验,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大大提升,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但是现在大部分化学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都是一边做实验演示一边讲,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只单纯地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本文将介绍初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分析化学实验创新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在给高一新生上第一节化学课时,出了这样两道题:①你能谈谈初中时学习化学的体会吗?②化学与语、数学、物理等课程相比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初中的化学学习进行反思,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把快乐带到高中来,让问题在高中化学学习的开始就被消灭掉,轻松走进高中化学新课程。每一学科都有其自身特点,化学也不例外,学生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提供了很多种答案。我还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手段来分析研究物质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为灌输给学生概念知识,让学生背诵课本中的段落,这使学生不仅觉得学习生物知识是负担,内心产生排斥生物课程的心理,同时这种方法还让学生变成只有概念知识没有实践能力的"书呆子",这也是我国教育中出现眼高手低现象的原因之一。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指让学生把要学习的知识当做要研究的对象,让学生在研究中一边掌握概念知识,一边思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能锻炼学生的观察、思考、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抽象性,因此,为了让学生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必须依靠化学实验来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化学反应和方程式等问题。为了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师必须重视起化学实验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分别从关注实验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入手,来对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做了策略分析。希望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更大程度地融入化学课堂中,发现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盛利 《考试周刊》2013,(89):143-14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自生活,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新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让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现代日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认为:学习化学这门学科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让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根源。教学中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教师在授课时,要巧设化学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引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做出解答.让学生在体验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发挥出潜在的能力.长此以往,就能有效地培养出具有潜力的创造型化学人才.一、利用生活常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想要完成这种思维过程,就要研究问题.所以化学教学课堂上创设好的化学情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初中化学的关键,视频演示、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等手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在教学中能始终坚持选取一些贴切生活、学生熟悉的事例、现象,会使学生的兴趣保持得更持久、更有效。实践证明,通过选取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参与实践,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学习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化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新探究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宗旨,以指导型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主攻。一、提出问题,引导探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设疑并以此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难易要适度,要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固有的好奇心。例如在讲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时,教师可以提前让两个学生进行一场拔河比赛,一边是男生,一边是女生,教师提前用润滑油涂在男生一边的绳子上,利用出乎学生意料的比赛结果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绳子两…  相似文献   

16.
<正>一、活动目的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为了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为了让学生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在中考的压力下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化学。二、活动时间为了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对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7.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多种门类。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的时候,往往要运用到数学知识、物理知识,甚至语文里的古诗词等。所以就不难理解,初三刚学的学科就有学生跟不上,而且随着化学原理变多、化学实验变复杂,学困生还会增多。就初三而言,教师要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化学,让学生有信心参与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主地生长,这样他们会由学困生变成中等生,甚至优等生。  相似文献   

18.
一、提出问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78页有一道题: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水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请你解释该现象.考虑到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把该课题改成学生的趣味实验并要求学生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但实验结果不仅出乎学生意外,更让我们始料不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却是鸡蛋不能自动沉浮.为什么实际反应的现象和课本描述的不一样呢?  相似文献   

19.
许维红 《班主任》2012,(12):35-36
这是一节全县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评比课。引入新课前,上课的朱老师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小冯站起来先是沉默了半分钟,然后一边翻书一边结结巴巴地说出了答案。按常规,小冯回答完第一个问题,自然该换个人接着回答第二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是朱老师并没有说“请坐”,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避免浅阅读,要求学生展开深阅读。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鼓励学生结合文本展开讨论,并进行对比分析,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越读越深,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