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允燕 《学前教育》2008,(11):41-42
一天下午。某家长气冲冲地到办公室找园长,一进门就很生气地说:“你们幼儿园的老师怎么这样对待我们家长。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个带孩子的嘛。”园长一听,忙向家长了解事情缘由。原来她是中班某幼儿的妈妈。因为孩子有点感冒,她不放心,就给带班教师打电话,可是打了很多次。带班教师都没有接听电话。园长极力安抚这位家长,并马上把这位教师请过来了解事情经过。带班教师解释说带班期间老师不能接手机,后来休息时间接了电话。可是家长上来就一通指责:“你怎么搞的,为什么不接电话,怕我们家长来打扰你?”教师听到这些中伤的话。就把电话挂了。园长听完事情的经过,马上要求该教师给家长赔礼道歉,于是教师只好给家长赔不是。后来园长又召开教师会议。规定以后教师不许擅自把自己或其他教师的手机号码给家长,家长如果有急事。只能打办公室的电话。 家园合作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家园沟通是否顺畅。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张地容老师提供的这个案例仅仅是由一个电话引起,但却考验着教师和园长的经验和智慧,考验着一个园的家园关系。我们约请了武警总部机关幼儿园的毛允燕老师和顺义区仁和幼儿园的王艳芳老师就这个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天下午,某家长气冲冲地到办公室找园长。一进门就很生气地说:“你们幼儿园的老师怎么这样,我把孩子放在你们这儿.是因为我看得起你们,但是你们是怎么对我们家长的,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带孩子的保姆嘛。”园长一听,愣了,但是仍客气地向家长了解事惰缘由。原来她是中班某幼儿的妈妈,因为孩子有点感冒,她不放心,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下午离园时间,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的家长来接孩子忘了带“接送卡”,老师说:“没有接送卡,是不能接孩子的,这是幼儿园的规定。”可家长解释说:“幼儿园离家很远,回去拿需要半个小时。”幼儿教师执意不放孩子。无奈,这位老师早就认识了的幼儿家长只好骑车返回,等他拿来接送卡时,班里只剩下一个幼儿——即这位家长的孩子。试想此时的家长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家长和教师之间又怎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呢?为什么教师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呢?原来幼儿园对接送孩子的要求是:有孩子无卡(早晨送孩子将接送卡带走):有卡无孩子(下午接孩子后留下接送卡)。…  相似文献   

4.
疑问     
雨渐渐小了,孩子们也陆续被家长接走,只剩下圆圆一个人了。这时,圆圆妈妈急匆匆地走进幼儿园,老师忙领着圆圆迎了上去。“这鬼天气,害得妈妈只好打车过来,那司机也真是土得掉渣儿,连路都不认识,让妈妈来晚了。”这时,圆圆扭过头来问:“老师,什么是‘土得掉渣儿’?”面对孩子的发问,老  相似文献   

5.
入园时分,“彭妈妈早上好”“蓝妈妈早上好”“园长妈妈早上好”……一声声稚嫩的问好声不绝于耳。幼儿初入园,家长担忧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时,老师宽慰道在家您是孩子的妈妈。“在幼儿园我们就是孩子的妈妈。”……“老师妈妈”“园长妈妈”这样的称呼在幼儿园里并不少见。笔者以“幼儿园老师妈妈”为关键词,运用微信搜索功能进行检索,筛选掉重复内容后,共得30余篇来自不同公众号平台宣扬“幼儿园老师像妈妈”或直接称其为“老师妈妈”的推文。  相似文献   

6.
某幼儿园园长发现中班的豆豆经常吃病号餐,就关心地问豆豆妈“最近孩子身体怎么了”。豆豆妈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家豆豆吃饭有一个问题——不吃黑木耳,所以每次遇到幼儿园午餐里有黑木耳,就要求定病号餐。园长大为惊讶,问家长为何不和老师沟通,对豆豆进行个性化对待。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里,教师与孩子朝夕相处,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透过这些真实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而且可以从中了解到教师的教育观念。老师爱我了丹丹升入中班后,不像过去那么爱上幼儿园了。妈妈问她怎么了,她说:“老师不爱我了。”“怎么不爱你?”孩子说不出来。老师既没有批评丹丹,也没有惩罚丹丹,那么为什么丹丹觉得老师不爱她了呢?家长百思而不得其解,只好委婉地向老师讲述了丹丹的心思。这位老师立即意识到自己教育工作中有疏忽,并作了改进和弥补。几天以后,丹丹高兴地对妈妈说:“老师爱我了!”妈妈急忙问:“老师怎么爱你的?”丹丹说:“她轻轻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家长开放日,整个幼儿园热闹非凡。游戏时间到了,幼儿在各个区域自由活动,家长们伴随在孩子左右,整个环境有些闹哄哄。接近中午时间,有一位家长走进了园长室。家长:园长,我儿子这个班的孩子太多了,其他班也是这样。园长:对,这是个现实问题。家长:你们为什么不少收些幼儿?园长:我们每次都严格地按照省示范园规定班额招生,可是那么多的家长一定要将孩子送来,我们也不忍心不让他们的孩子上幼儿园。家长:但是孩子们太闹了。园长:今天是家长开放日,孩子们的表现欲特别强,而老师们又特别随和,他们就更加感觉不同了。家长:我认为教师平时怎么…  相似文献   

9.
陈萍 《学前教育》2023,(21):56-59
<正>我园是一所有着70年历史的省级一类幼儿园,为了让更多乡镇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位于淮河北岸、城市近郊的淮上分园开园了。由于我园有着良好的家长口碑和师资优势,一开园就受到周边家长的欢迎。可是一段时间后,老师们反映很多家长要求幼儿园教拼音和写字,甚至有家长直接到园长室责备园长:“别的幼儿园小班认字、中班写字、大班学拼音,你们幼儿园天天玩,孩子上小学怎么跟得上?”到了大班,还有部分家长陆续将孩子转走,进行所谓的“幼小衔接”。  相似文献   

10.
案例1规定生效前后为保证幼儿在园活动的时间,并为双职工家长安心生产提供条件,新学期的第一天,幼儿园便执行了一项新规定:每天下午5:00以后开园门,有事要早接孩子的家长必须在传达室请假,言明理由。此规定生效的最初几天,按往日惯例来接孩子的爷爷、奶奶们,或从工厂溜了号的爸爸妈妈们,围挤在幼儿园门前怨声载道,甚至骂园长、骂老师,撞门、砸门。下午4:00钟以后,幼儿园门口吵吵嚷嚷,  相似文献   

11.
曦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尤其是他的记忆力很强。在小班的时候,尽管他不识字,却能在地球仪上找到任何一个国家的位置,还能说出这个国家首都的名字。 升中班的时候,曦曦被分到了我的班上。开学没多久的一天,离园时,曦曦和他的妈妈在班门口碰上了园长。园长向曦曦的妈妈问道:“孩子上中班后表现怎么样?”曦曦的妈妈说:“别提了,每天回家的路上我都问他,今天在幼儿园学什么了?他不是说什么都没学就是  相似文献   

12.
任民 《早期教育》2004,(12):29-29
有一天,一位家长来到园长办公室,告诉园长她的孩子要转园.园长先沏上一杯热茶递过去,然后关切地询问要转园的原因.家长不无忧虑地说:"我家孩子所在班的张老师常批评孩子,孩子说什么也不愿上幼儿园了.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涿州市第二幼儿园园长史秀萍获得过许多荣誉:河北省优秀园丁、三八红旗手、优秀保教工作者、十佳园长、省优秀园长。她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市巾帼明星、模范教师。一、争当行家里手1984年,涿州市组建涿州镇幼儿园,上级任命时任小学教师的史秀萍为园长。为了使自己更快适应工作,成为行家里手,史秀萍抛下年仅6岁的儿子到石家庄参加“河北省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培训。回来后,她立即组织全体教师培训。因为是新建园,教师都是从中小学抽调来的,别说教法,许多教师就连琴都不会弹。史秀萍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所有的老师。一个多月下来, 史秀萍的嗓子哑了,后来根本就发不出音。怎么办?为了克服小学化教学倾向,培训自然不能中断,于是,史秀萍先备好课,再由另一位教师代讲。培训终于结束了,可史秀萍园长的声带也坏了。值得欣慰的是,这所幼儿园越办越好,生源不断增加。1987年,该园正式改为涿州市第二幼儿园,家长们都愿意把孩子送到二幼。每到报名时间,家长几乎要挤破园长办公室。有一年招生,一位家长来到园长办公室恳求说:“今天园长要不收下我的孩子,我就不走了!”史秀萍园长为难了:不是我们为难家长呀,实在是活动室少啊!  相似文献   

14.
给孩子留不留家庭作业?最近,我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小学一年级家长反映孩子负担过重,希望老师少布置些家庭作业;而幼儿家长则要求老师给孩子一些家庭作业。那么幼儿园给孩子留一些家庭作业行吗?多数幼儿教师一定会说:不行,绝对不行。因为《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不考试,不留家庭作业。其实,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给幼儿留了一些家庭作业。如:『三八』节到了,老师让幼儿回家帮妈妈做一件好事,到幼儿园再讲给小朋友听。认识了长方形,老师要求幼儿回家找一找,家里的一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又如『春天的综合  相似文献   

15.
小王是刚参加工作的幼儿园男老师,他爱孩子,也爱幼教工作。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男阿姨",尤其是男孩子们,他们可以跟着王老师在院子里撒欢儿地跑,做很多好玩的游戏。一天,小强的妈妈找到园长,说:"我想让小强在女老师的班里。小强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不是衣服脏了,就是有些小伤,还经常感冒。王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对小强也很好,但我觉得他对孩子照顾得不太细致。"您如果是园长,您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您是小强的家长,您会给孩子换班吗?(天津于淑萍)  相似文献   

16.
正讨论情景(2015年第1期):升入中班了,有时候因为绘画比较难,会让孩子回家练习在幼儿园学习过的画,让他们第二天早上带给老师看一下。但第二天收到画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孩子的画,都是出自家长之手。我向家长询问,家长说:"他画的不好看,也不知道怎么画。"听了家长这样说,我知道家长是担心孩子画的不好看,老师会责备。我就向家长解释:"我们对待孩子交来的作品,哪怕是不好看,我们也会以鼓励为主。  相似文献   

17.
《学前教育》2005,(1):12-13
一天,文文的妈妈很气愤地找到园长,要求园长把班上的李老师调离,因为文文很害怕李老师,而且班上其他几个小朋友的家长也反映。孩子们不喜欢李老师,经过了解,园长发现尽管李老师在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并没有文文妈妈说的那么严重,于是多次进行了协调。但文文的妈妈表示,如果园长不把李老师调离这个班,就让文文退园,还要通过新闻媒体给幼儿园曝光。面对家长的这一要求,园长进退困难。遇到这样的事情,您认为怎样处理更恰当呢?  相似文献   

18.
许多家长即使对幼儿园和教师有看法,也往往藏在心里,不敢与教师沟通。原因是许多家长担心向教师提要求会对自己孩子不利,或担心自己讲话不够得体,把握不好分寸。下面是家长与教师沟通的两个虚拟案例,它向我们展示了家园沟通的必要性和交谈方式的重要性。〔例一〕家长:老师,我可以进来和您谈谈吗?老师:欢迎!请坐到这儿吧。(微笑着用手势示意家长坐下)家长:你们老师真是辛苦,每天要带那么多孩子,真是不简单啊!老师:(一边给家长倒茶)是呀。孩子小,自控能力差,而家长的期望值又那么高,我们的压力真是不小!家长:(接过茶杯)谢谢!是啊,现在的孩子都…  相似文献   

19.
梁荣芹 《山东教育》2004,(17):17-18
案例一:下午离园时间,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的家长来接孩子忘了带“接送卡”,老师说:“没有接送卡,是不能接孩子的,这是幼儿园的规定。”可家长解释说:“幼儿同离家很远,回去拿需要半个小时。”幼儿教师执意不放孩子。无奈.这位老师早就认识了的幼儿家长只好骑车返回,等他拿来接送卡  相似文献   

20.
园长:家长和老师都很关注家园沟通的问题,开个"家园聊天会",大家畅所欲言吧。家长甲:我和张老师(教师甲)关系很好,可是张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却不太好。第一天送可心入园时,孩子哭着不撒手,我也是难舍难分,张老师强行抱起可心就走,都不容孩子和我说再见,我感觉就像孩子被夺走了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