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战友邱少云》的作者以朴实生动的语言,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的崇敬之情。邱少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是对学行进行自觉严格遵守纪律教育的优秀教材。教学中,应通过“查、读、悟”指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落实“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阅读训练重点。一、查一查,了解人物的成长历史——酝酿感情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是必不可少的。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邱少云的生平事迹及成长历程,询问和采访他人,听取他们对邱少云的评价,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邱少云》…  相似文献   

2.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是通过作者的所见(邱少云的外表)、所思(“我”的内心活动),来展现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精神品质。教学时可从此切入,点引学生紧扣文中描写作者所见、所思的句  相似文献   

3.
一、剖析词语法。教学中,抓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细细剖析,使他们加深认识,受到教益。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就可紧扣“纹丝不动”一词,启发学生思考:①“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潜伏时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②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怎样“纹丝不动”的?③邱少云为什么能做到“纹丝不动”?这样,对“纹丝不动”一词层层剖析,使邱少  相似文献   

4.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是通过作者的所见(邱少云的外表)、所思(“我”的内心活动),来展现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内心世界.教学时可由此切入,点引学生紧扣文中描写作者所见、所思的句段,细细体昧,披文人情,领悟文章的蕴含,从而使学生深受感染和教育.一、细读课文.抓准旬段细读课文可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  相似文献   

5.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小语十一册第五组的一篇重点讲读课文。课文具体记叙了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邱少云同志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紧紧扣住“外表和内心”这一阅读重点,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崇高品质。讲读时,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如下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九册语文时,看到其中三篇《我的战友邱少云》、《金色的鱼钩》、《我的心事》)都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我引导学生反复地阅读,熟悉内容,在掌握课文内容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分析讨  相似文献   

7.
灵活使用教材落实训练目的——我教《我的战友邱少云》廊坊管道四小特级教师张月英教材是凭借,借以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所以教无定法,要从训练的需要出发,灵活使用好这个“例子”。《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理解人物所处的险境。1.看图,...  相似文献   

8.
《我的战友邱少云》申,“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一自然段形象地描绘了我亲眼见到邱少云被烈火燃身的内心活动,烘托出了邱少云被烈火燃身那令人难以忍受的悲壮情境,表现出邱少云顾全大局、宁可牺牲自己遵守铁的纪律的高贵品质。为了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这一点。数学时我抓住重点词语“担心”、“不敢”、“不忍”、“忍不住”,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内在含意,把学生引入情境。  相似文献   

9.
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要抓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与“外表和内心”两个重点训练项目,这样才能在不长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育。按教学计划的要求,本文可教三个课时。下面分课时谈谈其重点的安排。  相似文献   

10.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讲读课正在进行。当讲到文中的“我”看到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心情难受这一情景时,为了“引导”学生答出我在板书设计中的“担心”一词,我问:“作者这时的心情怎样?”  相似文献   

11.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设计湖北程飞燕程天明第二课时教学要求:一、学习本文写法。通过“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的处境,通过邱少云的外表描写,理解邱少云的内心世界。二、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会用“不但……还……甚至……”,“只要……就……”等关联词语和...  相似文献   

12.
直奔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我的战友邱少云》教例评析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史思之【教例】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邱少云为革命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2.让学生分辨出课文哪些地方写的是邱少云的外表和“我”的内心,体...  相似文献   

13.
一、对课文内容停留在一般性理解上 学生阅读的根本在于理解课文,同时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对课文内容的一般性理解,而忽视其余,达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下面《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段课堂纪实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4.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一幅插图 ,教学时 ,我先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背景和人物 ,对周围的火势及邱少云的眼睛、眉毛、嘴巴、面部表情、手指等作出口头描述。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创造性的描写 ,学生初步理解邱少云的内心世界 :宁愿牺牲自己 ,也要纹丝不动 ,确保战斗的胜利。在学生描述画面的基础上 ,讲读课文时 ,我把着重点放在描写邱少云的重点语段和词句上 ,并提出一些问题 ,帮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如邱少云的“伟大”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文中的三个“为了”突出了什么?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品词析句 ,…  相似文献   

15.
我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碰到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我板书课题后,简介邱少云同志的生平。当我讲到邱少云牺牲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时,有些学生小声议论起来,说:“邱少云已牺牲了,授予他那么多称号有什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创新教育研讨会上,一位教师正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当播放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时,生A脱口而出:“邱少云真傻!”部分同学随声附和,部分处于暂时的茫然。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孙老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个学生提了三个问题。1.邱少云被火烧时.“我”回过头来看,会不会被敌人发现?2.火为什么只烧了邱少云,而没有烧着别人?3.发起总攻时,战友们高喊“为邱少云报仇”,他们是怎么知道邱少云被火烧死的?三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一堂课就这样热热闹闹地上完了。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本里的字、词、句、段、篇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凭借,而听说读写的能力,要靠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其中“读”是重点,“写”是难点。本文以《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教学为例,浅谈以读为本,落实听说读写训练的几点做法。一、整体导读训练阅读能力新的教学大纲提出:“在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原文] 《我的战友邱少云》指瑕《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邱少云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部队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