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修庆 《文教资料》2010,(31):132-133
“媒体造星”类节目具有娱乐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点,对于青少年有非常大的影响,这对低效的学校德育有很多启示.本文探究了“媒体造星”对青少年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张小美 《教育》2011,(7):26-26
造星,一个“造”字便点出了里面的人为痕迹。造星通常的手段有——花费不菲的团队包装、拉票造势、制造噱头,等等。  相似文献   

3.
造星公司     
最近茶水博士开了一家造星公司。公司招牌刚刚挂出来,就引来不少人前来看热闹。“本造星公司专门制造明星,无论是谁,无论你有没有特长,只要经过本公司包装,一夜之间就可以成为明星。”茶水博士唾沫横飞地说。“真有那么神吗?”“要不怎么叫造星公司?各位不妨进来试试。”“我们  相似文献   

4.
宗尧 《家教指南》2005,(12):17-17
读了本期刊发的“造星”一文.赵一玮亲手构筑的“造星工程”,令人震惊莫名!  相似文献   

5.
Start     
Hello,大家好!想必这会儿大家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和欢乐中吧?过年期间,大家有什么有趣开心的事,别忘了来信或来电和小编们分享一下哦!为满足读者朋友们多元化的阅读需求,这期的CR,内容有所变化,增加了《仙乐飘飘》、《奇闻趣事》等新栏目,大家看后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欢迎shout out!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得更好!本期讨论话题:当下,流行偶像、时尚明星备受人们追捧。从“超女”到“好男儿”,平民造星运动越演越烈。如此疯狂地追星,造星,可以说与人们的“偶像情结”密切相关。偶像的影响力从来不容忽视!请以“偶像”为题,谈谈你的想法,寄来编辑部。  相似文献   

6.
宋亮 《教育》2011,(7):18-20
一种社会性的儿童选秀造星活动,正在国内多个城市蔓延。越来越多的儿童过早介入具有商业性质的才艺竞争,被卷入“名利场”。家长为孩子疯狂拉票而骚扰同学熟人,为造童星耗费家中钱财;孩子奔波各地参加造星演出,正常的义务教育受到了干扰。  相似文献   

7.
随着“挑战主持人”、“非常6 1”、“超级女声”、“闪亮新主播”、“星光大道”等选秀节目的火爆播出,“造星运动”已吸引了人们的极大热情和强烈关注,而随之出现的一批又一批的“平民偶像”也开始崭露头角、小试牛刀。在这个崇尚成功的时代,谁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公众眼中的“偶像”,展示自己,寻求快乐。那么,如何理解“偶像”一词?如何看待当前的“造星运动”?这里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反省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起,一股“平民造星”之风席卷了大江南北,“超级女声,想唱就唱”、“加油中国,加油好男儿”等娱乐节目充斥着各大众媒体,吸引了一大批观众为各类选手加油、呐喊、投票。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在了解度、参与度、影响度三个维度上进行调查,以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对“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的关注度,并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生文化主流;夯实学生内涵教育,树立正确评价标准;注重主体意识培养,提供更多成才机会等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山下智久是当今日本最灸手可热的的新生代偶像之一,是有“日本造星工厂”之称的Johnny's事务所培养出来的一又一位成功的明星。  相似文献   

10.
浅议草根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造星时代的来临,“草根”一词流行起来。本文通过对“草根”一词的产生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武。草根文化”。  相似文献   

11.
01.等待太漫长,长到已忘了等待的目的 对于“哈韩”的人而言,SM公司并不陌生,这个有“造星工厂”之称的娱乐公司打造了数不清的超人气偶像及团体,而鹿晗便是其旗下EXO—M团队的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小美 《教育》2011,(19):26
造星,一个"造"字便点出了里面的人为痕迹。造星通常的手段有——花费不菲的团队包装、拉票造势、制造噱头,等等。  相似文献   

13.
“平价品牌”是全球趋势
  《中国好声音》播出后,我认为它的成功在于找到了一种低成本建立品牌的模式。超一流的导师、越来越专业的学员、一流的音响设备和乐队以及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让《中国好声音》成了一个“造星流水线”。为什么说这是低成本建立品牌?因为传统的“造星流水线”需要更高的成本,而选秀成了一种仿真的、相对公平且大众广泛参与的竞赛模式,在替代传统的明星生产机制。特别是传统造星模式受到了盗版和互联网剧烈的冲击,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宋柯一度去开烤鸭店。更进一步说,“平价品牌”是一种全球趋势,ZARA、优衣库乃至沃尔玛都是平价品牌的代表,而高价品牌开始没落。这和大的经济背景有关,也与互联网的兴起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由香港天成亚州有限公司,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和北京电视台联合主办、香港卫视协办的中国青年歌手“英皇金融杯”电视大赛,已在中国大陆掀起热潮。该项中国青年歌手大赛以“育星造星,梦想成真”为口号,并由文化部部长刘忠德、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翟泰丰和北京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  相似文献   

15.
一个由日本、美国和墨西哥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小组表示,在距地球约115亿光年的地方有一个"疯狂造星"的星系群,好似宇宙的"造星工厂".  相似文献   

16.
于骥  杨晗 《文教资料》2006,(32):181-182
05年,一场全民偶像的造星运动“超级女声”席卷了整个中国,它不是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精英文化”,而是实实在在的邻家女孩似的“草根阶层”的狂欢。05年它风靡全国,蒙牛、湖南卫视、天娱公司以及电信运营商都从中尝到甜头,可谓皆大欢喜。06年“超级女声”在万众关注之下已经拉开序幕。06年,它有什么变化?从05年的超级女声中可以得到一些怎样的启示?怎样让超女的营销战略制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一句“出名要赶早”激励着无数少男少女在各种“造星”的漫漫征程中“前赴后继”,短短五年,号称“中国内地第一少女组合”的“青春美少女”已经更新到了第四代。然而,美少女们的现实生活却并不像她们的漂亮脸蛋那样明亮光鲜。  相似文献   

18.
2010年3月,一个下巴圆圆的,有点婴儿肥,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笑容很单纯的广西男孩闯入了大家的视线,他单枪匹马勇闯台湾人气极高的“造星工厂”——《超级星光大道》,并且以“清澈、温暖、内敛”的演唱风格一路过关斩将,杀入五强,势头直逼总冠军,台湾歌迷封他为“星光一哥”。这个男孩就是6年来《超级星光大道》的第一个内地冠军——胡夏。  相似文献   

19.
“超女”结束了。从去年的“超级女声”火爆之后,17岁少女张含韵虽然只是季军,但她凭借一曲《酸酸甜甜就是我》成为“平民天后”,引无数少女“竞折腰”。而2005年的“超级女声”更是横扫神州大地,伴随着全国各路媒体全面的跟进报道,这场平民造星运动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的中国流行乐坛,似乎没有什么在人们头脑中留下心醉的感动。当“偶像派”不再绚烂光彩,当“实力派”不再彰显出“实力”,当华丽殿堂不再成为造星运动的唯一神殿,当流行不再只是一种时尚,中国流行乐坛陷入一片“失语”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