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氏盐藻与4种海洋微藻间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交叉培养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杜氏盐藻与球等鞭金藻、叉鞭金藻、湛江等鞭金藻和小球藻之间的化感作用,并测定了受试后球等鞭金藻和杜氏盐藻的SOD活力.结果表明:(1)杜氏盐藻与球等鞭金藻、青岛叉鞭金藻、湛江等鞭金藻及小球藻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化感作用,其中,湛江等鞭金藻、青岛叉鞭金藻胞外滤液对杜氏盐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杜氏盐藻胞外滤液明显地抑制小球藻的生长;(2)青岛叉鞭金藻、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和小球藻胞外滤液萃取物分别至少由6种、8种、6种和6种物质组成;(3)微藻胞外滤液对受试藻SOD酶活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甜菜具有良好的耐盐性.为了阐明盐胁迫对甜菜幼苗的生理伤害以及甜菜的适应变化,以甜菜品种T510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式,在浓度为280 mmol·L-1的盐溶液下胁迫48 h,在胁迫处理0、3、6、12、24、48 h后分别取样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幼苗在短期盐胁迫下幼苗生理伤害和适应指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甜菜幼苗在胁迫12 h时气孔交换参数、相对含水量达到最低值,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达到最高值,说明盐胁迫12 h对甜菜伤害最大.胁迫12 h前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快速增加,缓解盐胁迫造成的植株失水.胁迫12 h后,由于植株体内Na+和Cl-等无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增长减缓.在逆境条件下甜菜植株能够通过提高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来维持体内渗透压平衡来适应逆境.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原装进口尼米兹盐藻片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盐藻中提取、浓缩、精制成盐藻片,富含人体健康所需的多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E、亚麻酸、亚油酸、卵磷脂、岩藻多糖、膳食纤维等,钙、铁、锌、硒等70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还富含18种氨基酸。尼米兹盐藻片作用:1、清除自由基(也就是老年斑)——盐藻中的天然β-胡萝卜素是医学界公认的抗氧化之王,具有多个  相似文献   

4.
以花期非洲凤仙(Impatiens wallerana Hook. f.)为试验试材,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非洲凤仙生理特性以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Spd处理组:0 mmol/L、0.2 mmol/L、0.4 mmol/L、0.6 mmol/L、0.8 mmol/L,测定处理时间12 d下非洲凤仙各项生理指标及总黄酮含量.盐胁迫下,非洲凤仙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经Spd处理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降低,总黄酮含量升高.研究表明,外源Spd可以缓解盐胁迫对非洲凤仙的伤害,提升总黄酮含量且以0.6 mmol/L Spd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亚菊(Ajania pallasiana)对盐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以亚菊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在不同Na Cl浓度(0、100、200、300、400、500mmol/L)下,研究了亚菊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变化。研究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亚菊植株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强而下降;相对电导率含量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说明亚菊对较低浓度的盐胁迫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当盐浓度达到300 mmol/L以上时,其生长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以油菜品种"美国巨荚油王"为材料,采用室内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SA处理对0.1mmol/LNaCl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外施SA明显提高了盐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明显降低.外施S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以0.15mmol/L,0.2mmol/L SA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果树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耐盐机理研究报道不多,要进行果树耐盐机理研究,必须借鉴植物耐盐机理的研究成果,着首先综述了植物盐害,耐盐机理,然后综述了果树耐盐性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由于离子分隔效应,游离脯氨酸等物质积累,细胞膜透性等发生变化,形成了果树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多胺是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并具有调控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与植物对逆境胁迫得响应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渗透胁迫、盐胁迫、低氧胁迫、温度胁迫等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多胺合成的变化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稀土能缓解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渗透势的降低 ,增加脯氨酸的念量 ,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 MDA )在叶片中的积累减少 ,并且抗旱品种和不抗旱品种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番木瓜花芽分化期内源多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番木瓜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多胺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番木瓜花芽的生理分化期,番未瓜叶片中的腐胺(Pu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上升,出现积累高峰;于形态分化期下降.番木瓜花芽分化期3种内源多胺不同程度的累积对成花的诱导有促进作用,3种内源多胺特别是Spd与花芽分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幼苗耐受性应答的影响.本研究以水稻为材料,用1 mmol/L的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叶片进行喷雾处理,静置24 h后,经SA处理后的水稻幼苗再经过100 mmol/L的NaCl胁迫处理0-48 h.结果表明,经外源水杨酸处理的水稻幼苗,能显著增强体内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外源水杨酸能增强水稻幼苗自身抗氧化系统中酶的活性,减轻和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多胺具有刺激生长,延缓衰老的作用,并与植物的抗逆性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植物在干旱渗透、水分、盐和温度胁迫等几种逆境中与多胺的含量关系.在逆境胁迫下,植物细胞内多胺含量及合成酶的活性显著上升.了解多胺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锰硼配施对玉米抗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盐胁迫下生长的4种玉米进行3×3处理水平的锰硼营养配施,并测定不同处理中玉米叶片的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经分析比较表明:Mn、B营养具有明显的互作效应,且在Mn2B2(即Mn浓度0.075%,B浓度0.25%)下效果最显著,可显著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并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高Mn条件下(即Mn浓度0.1%),Mn、B互作效果降低,因而Mn、B要进行适量的配施,才可有效的提高玉米的抗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 mmol/L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根伸长、芽伸长受到抑制;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积累;0.1-1mmol/LSA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促进小麦幼苗生长,提高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抑制MDA积累,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并表现出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水培方法,以兰黑粒小麦和小偃15小麦为材料,对其在不同浓度的Na Cl处理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兰黑粒小麦的SOD和POD活性先增后减,而小偃15小麦的SOD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两种小麦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盐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在2种小麦的变化趋势不尽一致。2个供试品种均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兰黑粒小麦抗盐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含盐污水对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Vell.)Verdc)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低、中、高浓度(0.2%、0.5%、0.8%)含盐污水对粉绿狐尾藻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盐促使脯氨酸含量增加;不同盐浓度对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随时间和盐浓度变化.除叶绿素外,其它指标都与盐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除叶绿素外的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说明,盐主要对植物细胞的渗透特性产生影响,粉绿狐尾藻对含盐污水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可以作为处理含盐污水人工湿地的构建植物.  相似文献   

17.
探讨抗坏血酸(As A)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100 mmol/L Na Cl胁迫条件下的两种小麦(烟农19和长5222)幼苗进行抗坏血酸处理,研究盐胁迫下外源As A对小麦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外源抗坏血酸(As 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抑制,降低丙二醛(MDA)、H2O2在幼苗体内的相对含量,并且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相对含量提高。两个小麦品种对As A的敏感程度不同,As A对缓解烟农19的盐胁迫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苍术幼苗为材料,检测0.6%、0.9%NaCl胁迫0 h、12 h、24 h、48 h后根部丙二醛含量等8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来解析苍术的耐盐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丙二醛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且与CK组相比变化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且与CK组相比变化极显著(P<0.01);SOD、POD活性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POD活性相比CK组变化显著(P<0.05);两个胁迫组CAT活性变化不同,0.6%胁迫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0.9%胁迫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红肉脐橙[Citrus sinenisis(L.)Osbeck'Cara Cara']幼树为试材,采用4个水杨酸(SA)水平(0,0.1、0.5和2.5mmol/L)叶面喷施并结合根部灌溉后进行干旱处理,清水正常灌溉为对照.对干旱胁迫过程中幼树叶片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产物、脯氨酸以及叶片相对含水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水相比,干旱胁迫下,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增多,脯氨酸(Pro)积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显著;另一方面,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红内脐橙经SA处理后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Pro的积累显著高于未用SA处理的叶片,同时,SA处理能显著降低叶片MDA含量.  相似文献   

20.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大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砂基培养大豆,盐胁迫下进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NaC l胁迫和SA处理的预定浓度分别为0 0(对照)、100 0、100 0.3、200 0、200 0.3 mmol/L。结果表明:SA处理后提高盐胁迫下大豆叶绿素(chlorophyll,chl)含量及chla/chlb的比值,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 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抑制过氧化氢酶(calatase,CAT)活性,减少丙二醛(malond ialdehyde,MDA)积累,降低质膜透性。因此综合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表明,SA处理有利于提高大豆抗氧化能力,降低活性氧危害,增强膜稳定性,缓解盐害,增强其抗盐性,且SA对NaC l 100 mmol/L胁迫的大豆生长缓解效应优于NaC l 200 mmol/L胁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