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残疾,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正处于生理日益成熟而心理相对滞后发展的矛盾期。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存亡、民族的兴衰。所以教师充分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张再奇 《课外阅读》2011,(1):35-35,223
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问题,已经社会基本共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我围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圆满状态”。过去一提到健康,人们往往只注重于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上也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的教师角色中,教师除了要担当传统的“传道、受(授)业、解惑”的角色外,还应该担当起学生的“心理保健者”的角色,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对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呵护,正确地引导他们实现心理健康。在中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有:1.思维异常。这些学生大多有…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家长、学校、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加以规范管理。魏书生说:"学生心理健康,长大后便能与人和谐相处,能承受工作中的挫折,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较大的贡献。反之,心理不健康,即使考上大学也会活得心力交瘁,做不成什么像样的事情。"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担负着心理辅  相似文献   

6.
据北京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可知: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包含生理方面,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视。本人现就如何抓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概述了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辅导现状以及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并反思了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希望通过反思让广大心理工作者更多的关注到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存在的一些缺陷,并以此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心理互助是中学生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对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监控和防治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以及培育学生的爱心、提高学生的心理助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心理互助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开发非正式群体互助资源;建立中学生心理帮助志愿者协会等。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和行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在对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概括与分析的同时,提出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调适心理技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的教育。然而目前在西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重视程度和认识深度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着种种误区。如何克服这些误区,对于我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季方萍 《考试周刊》2009,(46):43-4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不少学校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来实施心理教育。但仅靠这些途径和方式是不够的。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充分测动任课老师参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及预防成果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桂林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诊断。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表现在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考试焦虑等方面。中学生的心理卫生要做好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二级预防是心理辅导;三级预防是心理治疗。中学生心理卫生维护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4.
据一次权威的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有17%,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由于焦躁、偏执、自卑、孤僻、懦弱等心理障碍造成离家出走、自杀等事故的比例有所增加,不少学生有学习恐惧心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必须意识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祖国的未来,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增进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对发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有着良好的影响效应。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消除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以预防因此而导致学生心理失常,使他们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在无过重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学习,从而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刘玄 《教育教学论坛》2014,(11):194-195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里深受关注与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中学生心理现状对于了解中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必要。文章从挫折适应问题、情感问题以及学习问题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78):17-18
近年来,因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各种事件,我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中学时期作为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心理仍处在成长与变化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文章从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入手,分析现阶段影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因素并相应地给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阐明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分析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说明健身运动为何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个性,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谢晖 《南昌教育》2007,(8):19-20
心理健康状况是中学生素质水平的重要表现。从个体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初中阶段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之一。人们在重视从物质上对城市中学生贫困生进行援助的同时,却很少对这些贫困生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必要的关注,所以说对南昌城市中学要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当前,广西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其负面影响造成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现象也相当严重,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广西农村中学美育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三方面展开研究:一是运用现代美育理论方法并结合现代心理健康研究成果,深入农村中学实际,以研究中学美育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揭示美育特有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二是运用现代积极心理健康理论方法和操作技术,以探索广西农村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养成及其所产生的美育功能。三是挖掘、收集、整理本土化民间美育资源及其具有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以探索农村中学如何把民间美育资源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起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