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记者、通讯员以及所有爱好新闻写作的同志来说,“独家新闻”太富有魅力了。同时,从新闻事业的特性来讲,“独家新闻”对任何一家媒体来说,它的多与少、大与小、重与轻,直接影响到这家媒体的声誉和竞争力。 顾名思义,独家新闻是地地道道的“本报讯”、“本台消息”,是其他新闻单位都应该报道,都可以报道而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抓到,没有报道的新闻。它具有一般新闻所共同的特点、共同的要求,即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者说都是反映新近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千报一面时代的结束,新闻界竞争的加剧,报道独家新闻便成为各新闻单位出奇制胜、提高自身威望的法宝。“炒别人的冷饭没有味道!”不少记者也把采写有重大影响的独家新闻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记者如何采写更多的独家新闻?笔者认为深入地调查研究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方法。 (一) 关于什么是独家新闻,目前还没有见到这方面的专论。我认为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事件性独家新闻和非事件性的独家新闻。卫星发射,外国领导人来访,高速公路建成、市委书记在抗洪中牺牲,以及一些突发性事件如大兴安岭火灾、乌鲁木齐飞机失事等都是明显的事件性新闻。这类新闻常常是一经发生便有许多记者同时采访,很难成为独家新闻。另外,由于这类新闻可遇不可期,如果记者把希望和精力都放在这上面,无异于守株待兔。本文所论及的主要是采写非事件性新闻。  相似文献   

3.
管窥独家     
独家新闻是任何记者和新闻媒体都引以为骄傲和始终追求的。因为独家新闻最能表现新闻人的新闻观察、独立思考和特殊独到的视角以及采访能力,是此媒体与彼媒体的不同之处。记者或媒体的独家新闻多了,记者的水平和能力以及媒体的质量也就显而易见。在报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独树一帜,受到青睐。各种媒体每天都要刊发大量的新闻稿件,那么具备什么特点才可以称其为独家报道呢?“独家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某媒体独有的报道。但是独有的报道并不一定是独家新闻,而独家新闻却必须是某媒体独有的报道。要认定某报道是不是独家新闻,我个人认为以下几…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来,独家新闻有如下特征:一、它是由新闻单位的记者深入实地采访形成的,新闻记者是独家新闻的采访者、执笔者或主要执笔者。记者之外的投稿者如通讯员、专栏作家之类采写的稿件都不能算是独家新闻。这是因为其作品不是新闻单位的职务作品,不能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能保证其未一稿多投。二、新闻线索由某一记者首先发现,形成的作品是单独采访所得,在本新闻单位予以报道。如果是多家新闻单位组团采访,稿件由各家记者分别完成,在各自的媒体上报道,则不能称之为独家新  相似文献   

5.
报纸上的新闻,从新闻资源的角度看,只有两种:独家新闻与非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是只有自己的媒体才有的报道;非独家新闻是除了自己媒体上有,别家的媒体上也有的报道。对记者来说,所写的报道也就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抢在所有新闻单位前抓出的新闻,一类是与新闻同行同时或晚于新闻同行抓出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黄博 《新闻知识》2002,(12):35-36
写独家新闻,在每一个记者心中都是一种梦寐以求的职业热望。一个记者一生中如果没有几篇堆称独家的新闻,就很难说是一个成功的记者。但在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独家新闻采写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独家新闻线索的获得,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独家新闻,并不一定非要有独家线索,同源新闻中照样可以写出独家新闻,关键就看记者在同源新闻竞争中是否有独家发现、独家视角和独家思考。 笔者在一家中央媒体驻地方记者站工作,和当地媒体记者相比,驻站记者的信息相对闭塞,获取独家新闻线索的难度也更大。因此,笔者特别注意在同源新闻中写出与众不同的报道。几年下来也收获不小,尤其是在同源新闻竞争中抓了一些可称为独家的新闻,因些在这方面有一些体会。 一、要有独家发现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日报为了适应四化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前两年报纸改革的基础上,讨论制定了1984年改革方案,决心继续改革,开创新闻工作的新局面。总的要求和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性原则,加强指导性,增强可读性,更好地为党为人民服务。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继续改革新闻。要改变目前还存在的时效性差、报道面不宽、独家新闻少、好新闻少的缺点,在“新”、“广”上下功夫,多发昨日新闻,多发短新闻,多发独家新闻,抓好群众  相似文献   

8.
在香港的报纸上,社会新闻(突发新闻)占有重要席位,并且讲求“第一报道”、“独家新闻”,其发布速度也是令人惊叹的。在港访问期间,我们发现香港新闻界有一支特殊的记者队伍一突发记者。突发记者,顾名思义“突发”就是突然发生的新闻。按香港的新闻界定主要包括有关罪案及意外的新闻。例如谋杀、绑架、枪战、行劫、车祸、撞船、反走私等事件。那么,突发记者就是报道这些突发新闻。按大陆的界定叫做社会新闻。香港各报馆一般都设有突发记者组或突发记者部  相似文献   

9.
电视同题报道的差异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洪涛 《现代传播》2007,(1):159-160
对一名记者来说,“独家新闻”永远是有诱惑的。然而随着媒体进入资源稀缺时代,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真正的“独家新闻”,每一个记者在更多时候要面对的是“同题报道”——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当事人……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新闻事件,有十几家电视台的记者前往报道,到了播出的时候,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是雷同的内容——十几个不同电视台、不同栏目的报道像是“同一个记者”制作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有关经济类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体上,企业和企业家正逐渐成为新闻记者的报道主体。对那些常年跑政府新闻和社会新闻的记者们来说,这就意味着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报道领域,而且经济活动越活跃,各类纠纷就越多,报道的难度也越大;相比政府新闻和社会新闻,经济类新闻很少有比较清晰的政策标准和道德标准作参考,各类纠纷中的是非曲直更具技术性专业性,情况更复杂,因此能够先入为主展开报道的新闻少了,需要记者独立观察、分析、判断的新闻多了,报道的风险即在于此。那么…  相似文献   

11.
获奖的感慨     
在一次好新闻颁奖仪式上,一位记者接过获奖证书后说道:“我的会议新闻获奖是头一回,这将激励我研究、采写好会议新闻。”听君一席话,感慨何其多。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谁都或多或少采写过会议新闻。可到推荐评好新闻时,尽管有的会议新闻还可以,但作者不敢自荐,新闻单位也不愿评。这也难怪,现在会议报道太多,新闻单位和读者都在呼吁压缩、改进会议报道。于是,评好新闻活动就较少考虑会议新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压缩”,不是取消;“改进”,是为了把会议报道搞得更好。说到底,会议并不是没有新闻,关键在于记者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2.
独家新闻在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什么样的报道才能被称作独家新闻呢? 有人说,独家新闻就是“人无我有”的新闻。这种解释不大准确。比如有家城市晚报,经常刊登一些拾金不昧的消息,今天是某人捡到多少钱交给了民警,明天又是某人拾到一个钱包送归原主,而当地其他报纸却因为这类事情主题陈旧,没有多大的新闻价值而不予报道。能把那些消息看作独家新闻么?当然不能。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全国的“两会”报道,省电台获得了空前成功,发稿数量之多,节目份量之重,报道力度之大,宣传声势之强是历年全国“两会”报道所未有的。从3月1日至16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新闻频率前、后方记者在主要新闻节目中发稿140多篇,在《财富经济》、《对农村广播》节目中发专题稿25篇,与中央台记者站合作在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发稿38篇,其成功得到上上下下、业内业外的承认,省委书记孟建柱称赞说:江西省电台的节目做得好。众所周知,会议报道难以出新出彩。全国“两会”报道也已经做了十几年,会议年年开,…  相似文献   

14.
谈独家新闻     
独家新闻是新闻中的珍品。几乎每一个记者,清晨走出家门的时候,都希望这天能抓到独家新闻。几乎每位读者,当他打开一张报纸,常常希望看到一篇乃至若干篇独家新闻。近几年来,在新闻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报纸都提过一些响亮的口号,如天津日报的“抓活鱼”,沈阳日报的“把带露水的鲜花奉献给读者”,辽宁日报的“敢开第一腔”……,无非都是为了激励记者和广大通讯员,抓到更多的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是报纸的支柱。如果一家报纸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来,我们的新闻改革抓短、快、多,在这方面确有改进。现在一些有时限的新闻,最先到现场的往往是电视台的记者,或者广播电台的记者。但是,社会上也有反映,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份量不够,轻飘飘,人们看了、听了,印象不深,不满足。所以今后广播、电视新闻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入,就得抓“四个度”:速度、广度、深度、高度。第一是速度。电磁波的速度是每秒三千万公里,在速度上没有别的传播工具可同它比拟了。这是广播、电视的优势。这就创造了一种条件,使我们广播、电视的新闻有可能跟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可以做到“同步报道”、“现场直播”(即记者在现场直接作口头报道)。上海电台从1983年全运会起,许多报道都是在现场直播的。观众、听众认为这种报道很真实,使人如身临其境,感染力也特别强。比如,朱建华破跳高世界纪录,记者用报话机和转播车从现场向两台传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和报纸、广播新闻一样,都是通过一定的采访活动来完成的.但由于电视是一个视听兼备的传播工具,所以电视新闻的(不包括口播新闻)采访与广播、报纸的新闻采访除了有着一些不言而喻的共同规律以外,它必然还有自己的特点.一我们知道,报社、电台的采访,记者多为单个行动,他们使用的工具常常是一本本子一支笔,电台记者有时还带一台小型录音机,因此,他们的活动范围广,行动比较自由.但是电视新闻的采访通常得由三、四个人组成一个采访组,其中包括文字记者、摄影  相似文献   

17.
经济报道的难点在哪里?群众认为离他们太远;领导认为跟不上形势,深不下去,指导工作不力;记者、编辑则感到难度大,搞好不易。当然,这些年经济报道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一些不足也逐步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得到改进。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我们认为当前经济报道中的主要问题是:在宏观指导上力度不够,满足于零打碎敲,一些记者习惯就生产写生产,从生产领域报道多,从流通、分配、消费领域报道少;从领导角度和工作角度报道多,从经济生活、市场经济规律报道少。正如一位名记者所说,旧经济报道模式的问题在于把活生生的经济活动“层层剥皮”,剥至最后只剩下干巴巴的“骨头”  相似文献   

18.
我们县一级电台记者,美其名曰是“电台”,其实质还是小小的广播站。与省市正统的新闻单位记者相比,我们真是土得不能再土的土记者了:没有一台采访机、更不敢奢望照相机了。每天只能靠仅有的一管笔、一个笔记本外加“11号”采访车,乘大客或步行于山间小路、沟壑乡村之中,每次回来,满身都是灰尘。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独家新闻 关于“独家新闻”的概念,学界可谓众说纷纭。由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偏重点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1)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2)只有一家媒体报道或一家媒体率先报道的新闻。(《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3)独家新闻,就是“人无我有”的新闻,但并非任何一条“人无我有”的新闻都可成为独家新闻,它必须是影响较大能引起读者广泛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常驰国外的记者,根据当地报纸、电台、通讯社等新闻媒介提供的消息,来报道驻在国发生的新闻,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切忌照抄照转人家的新闻,记者要亲身采访,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生动而有特色的新闻报道。新华社驻莫斯科分社记者盛世良采写的《苏联加速发展合资企业》的报道(见5月8日人民日报)就是围绕苏外合资企业发展景况这一主题,深入现场,多方收集资料,写出有个人见解的独家新闻,这就是美联社、路透社记者未曾深刻报道的。虽然篇幅不长,约800多字,却从侧面反映了苏联当前经济改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