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晋 《华章》2010,(27)
政工干部的成长成才培养,基础在于院校教育.进一步加强院校培养思路,努力构建高效有力的培养方法,是新时代新形势下政工干部培养的必然要求.应清醒认识当前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学员牢固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努力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意识;努力加强优秀指挥官任职教育,牢固树立合格地带兵人意识;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高尚革命道德情操;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实践,牢固树立实事求是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育人作用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提供理论基础。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关系到  相似文献   

3.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做到: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准确把握思政课教材体系,努力在真学上下工夫;深入研究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学生的认知体系转化的规律,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努力在真懂上下工夫;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在真信上下工夫;与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努力在真用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既是应对多元挑战的现实需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内在需求和承担历史使命的必然需求.为此,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融入的首要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是融入的主题主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融入的本质内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融入的重要体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路径选择上,健全体制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弘扬大学文化是力量之源;加强高校党建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努力创新、实践。把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才能实现最优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教师.因此要不断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强化廉洁从教和担当意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也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探索如何把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面应发挥表率和模范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因材施教,针对大学生的荣辱观现状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在学生面前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试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魅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倾注真情、深情与激情,增强研究意识,展现科学理论的魅力;树立创新意识,焕发科学理论的活力;提高责任意识,架起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强化主体意识,提升个人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展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的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大学生成长和高等教育规律,努力拓展教育途径,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有效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列为高校四年制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这样的课程设置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反映了高校师生的愿望和要求,是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次嬗变.但由于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有些高校教师对其在思想政治课中的重要地位处于茫然之中.为澄清这种困惑,本文拟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探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有:确立行动指南;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师素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培养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当前,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实现教学理念的新发展,确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开拓创新的理念;必须实现教学内容的新发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新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方向.高校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学生教育管理始终;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理论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注意把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与批判错误思潮结合起来;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合力;把教育活动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必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树立牢固的政治信仰,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加强和改造高校德育工作,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教育者是否有着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真正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武装的育人意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观念等,这些无疑应成为教育者在加强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所必备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力量、宣教力量,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量、范导力量,以实际行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大力弘扬主体性,真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追求,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模范形象引导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在教改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绩很大,但同时应该承认,由于种种原因又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问题,特别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机制等问题,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执行国家的指令,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特殊使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努力推进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进程,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规律性,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当前,为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任务、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增强四种意识,即政治方向意识、学科支撑意识、科研提升意识和教育实效意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