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法律解释的含义应界定为:在法律实施活动中(即广义的法律实施活动,由法律实施监督活动和法律实施活动构成)针对个案对法律进行的具体解释。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权力观念,是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现状的深层次根源和实然基础,我们必须以应然的法律解释理论为指导,对实然现状去伪存真,留长补短,以实然和应然相结合的角度整合和重构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我国法律解释体制应由法律实施监督解释和法律实施解释两大子系构成,两大子系均属广义的法律实施解释,是一种平行分工的关系。法律实施解释子系又可进一步分为法律执行解释、法律适用解释,在此子系中,法律适用解释处于优越和主导地位,在法律适用领域具有最高效力。  相似文献   

2.
法律解释的含义应界定为在法律实施活动中(即广义的法律实施活动,由法律实施监督活动和法律实施活动构成)针对个案对法律进行的具体解释.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权力观念,是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现状的深层次根源和实然基础,我们必须以应然的法律解释理论为指导,对实然现状去伪存真,留长补短,以实然和应然相结合的角度整合和重构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我国法律解释体制应由法律实施监督解释和法律实施解释两大子系构成,两大子系均属广义的法律实施解释,是一种平行分工的关系.法律实施解释子系又可进一步分为法律执行解释、法律适用解释,在此子系中,法律适用解释处于优越和主导地位,在法律适用领域具有最高效力.  相似文献   

3.
法律解释是与法律适用相并行的、旨在解决法律的一般性与案件的个别性之间差异的活动.本文试图对法律解释进行相关界定,并回答法律解释为何必要,以及法律解释如何可能的问题,以期为人们理解法律解释提供认识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4.
相比较法律规则的选择适用,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具有特定内涵。法律原则选择适用不但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以"质的规定性",同时也因为法律原则的"冲突存在"而获得其自身的必然性。在对法律原则进行选择适用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法律解释"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律的特性与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一种本体论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法律缘何需要解释是一个理论法学的问题,其所要解决的是法律解释的命题能否成立的问题。法律的生命在于理解、解释和应用,法律的本身具有的开放性、概括性与案件的丰富个性产生的冲突,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之间出现的矛盾等都需要运用法律解释来协调。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学界的普遍观点来看,法治理念的根本仍是其具有的确定性。但不可否认法律正与社会及其他社会子系统共同进化。单纯依靠法律人的解释与推理并不足以让法律自行适用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更是存在其特有的难度。因此,面对社会现状的变化法律的成长,法律人需要更加宽广的眼界和更加从容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浙江海盐闯黄灯案引起的巨大争议折射出的是行政执法过程中对行政法基本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的准确把握问题,以及法律空白领域的法律适用问题。依法行政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法,不得越权执法;合理行政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注意执法的手段和尺度的选择。对于法律空白领域,法律适用过程中需要对法律进行解释,法律解释的有权解释只能由特定的机关做出,任何机关和个人不能超越职权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
法律解释可以区分为规范解释与个别解释,规范性解释权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性权力,是立法权在法律适用领域的延伸。作为具体的法律适用者的法官只能享有个别性解释权而不能分享规范性解释权。  相似文献   

9.
任何法律的适用,都必须通过法官对法律的解释(或理解)。通过河鲈科淡水小鱼案,德沃金成功地批驳了以古典解释学为理论基础的意图论法律解释观,强调只有坚持整体性的法律解释观,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才能既保持稳定性又保持连续性,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我国加快法制建设进程的今天,合理地借鉴整体性的法律解释观无疑是促进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因为法律规范本身的规范性、抽象性、静态性、不明确性,如何实现枯燥的法律条文从文本走向活生生的执法实际,需要执法者进行合理解释.通过法律解释为写作起点,分析了从“法无明文授权不行政“的严格法条主义到行政主体拥有广泛行政裁量权的嬗变;法律解释与海关执法行使行政裁量权的暗合;海关执法法律解释的适用以及所对应的行政裁量权的限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法律解释是在司法过程中运用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言,文义解释具有优先适用性,其次是通过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降低机械性的法律适用。在充分运用了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社会学解释,最终实现所有法律解释方法在司法过程中的融贯运作。  相似文献   

12.
内在道德是程序自然法的核心,贯串于程序自然法的逻辑是理性与意志、目的与手段、"是"与"应当"、制定法与隐含法等范畴的对立与统一。程序自然法视野下的法律解释理论对于法律解释的启示在于:将通常称之为法律解释的方法视为解释性因素更为合适。尽管不存在整齐有序、无所不能的解释"元素表",但各种解释性因素都服务于解释目的,其相互之间的适用位阶要以其对解释目的的有效实现程度来确定。  相似文献   

13.
从卢埃林和弗兰克的现实主义法学出发对现实主义法学进行阐释,认为现实主义法学家:在法律方法方面强调法官的能动性;在法律渊源与法律发现理论中,主张只有真正适用到个案中的规则才是法律;在法律解释方面,提倡法官基于解决纠纷需要对法律进行创造性解释。他们批判把司法过程视为纯粹的逻辑推理,主张法官在直觉和经验的基础上预先形成结论,再运用法律证成该结论,开了司法论证理论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法律解释与法律实践密不可分,而法律解释的含义需要正确认识,我国法律解释体系中的解释主体多元性等问题也要进一步澄清,这对重构我国的法律解释体系包括重新定位立法解释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婚姻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中之重,随着各国人民之间交往日益频繁,涉外婚姻的数量呈上升趋势。由于各国婚姻法律制度存在较大差异,涉外婚姻的法律冲突现象十分常见。怎样解决婚姻的法律冲突,一向为世界各国所高度重视。2011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标志着我国涉外民事法律关系规则更加系统化与现代化,但该法在一些方面仍有待得到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文拟就婚姻关系法律冲突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婚姻家庭关系法律适用相关条款予以解读,并对相关立法司法实践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法治中,把法律适用者视为自动售货机的机械主义思想已不能适应法律的现实发展。法律不可能包含解决问题的一切方法,事实的变化增加了法律适用上的困难,而规则的失却为法律解释运行的当然性提供了客观的支持。法律的适用需要依靠主体的理解与参与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法律解释自身承担了容纳异质因素的融合任务,使主观与客观对话进而走向统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国际私法领域,各个国家著作权法律冲突遭到忽视,甚至一些学者认为著作权的法律冲突不存在。本文拟对各国著作权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法加以分析研究,对我国著作权法律适用法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证券市场国际化带来了复杂的涉外证券法律关系。涉外证券基于各国证券法的属地管辖权和域外效力引发了涉外证券的法律冲突。发达国家涉外证券的法律适用规则,集中体现为证券的股权关系、证券的合同关系以及证券的涉外侵权关系三个方面。我国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对于涉外证券法律适用规则的规定明显滞后,因此,我国涉外证券的法律适用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予以构建。  相似文献   

19.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是对人的行为的两种不同的调整方式,其适用的规则和条件各不相同,但他们在具体的事实中也会同时出现.此时,如何适用和解释各自的规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界分入手,指出二者在并存的情况下呈现出互斥、协力的混合关系.以代理制度的原理,“代理人为的行为,其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对其法律效果进行解释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逻辑”是法律适用的逻辑,法律逻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法律推理。不过,它关心的主要不是法律推理的形式结构,也绝不是普通逻辑在法学领域的简单应用,而是法律推理的构建活动,即它的前提如何建立的问题,涉及的实际上是法律适用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