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今日教育》2009,(10):58-62
“国家”可能很抽象,爱国却可以很具体,让两者有机相联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从“八荣八耻”进校园到本学期9月1日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一直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诠释了中国古人忠君忧民、坚守文化的爱国思想内涵,极具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是创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有益尝试.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知人论世”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建构文学史观,倡导主题式研讨学习,以实现升华爱国层次、生成爱国信念之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实施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事件。以法治形式推进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立法与普法的同步配合。加强爱国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将爱国主义法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法治教育既要从个体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讲清“什么是依法爱国”,又要立足公民与法律的关系讲好“如何爱国守法”;既要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法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做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法治教育需要全面审视其中蕴含的各类关系,从特征、价值、目标、空间、对象等多个维度深刻把握爱国主义法治教育。新时代爱国主义法治教育呈现出“刚性”与“柔性”、“底线”与“高线”、“感性”与“理性”、“虚拟”与“现实”、“全面”与“重点”辩证统一的关系表征,系统展现出爱国主义法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属性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学校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我国人民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形成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与爱国主义具有极高的契合性。思政教育者要把握这次特别的爱国教育契机,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使爱国教育更具时代性、感染力、说服力,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5.
缘于新课程爱国情感教育的需要,面对当下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差强人意的现实,本文基于学生“被爱”及“施爱”的思考,着力从心理层面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良方对策:一要准确把握爱国情感的心理成分,二是正确把握爱国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不时紧张的国际局势给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直接的挑战,对正当爱国行为的需要促使爱国主义教育向理性化转型,公民国家责任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应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公民国家责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是通过阐释公民和国家之深层关系而促使公民产生行为必要性的教育。公民国家责任教育追求对爱国情感和爱国理性的同时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正当爱国行为。在实施中,公民国家责任教育应当注重受教育者公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注重进行深入的多元知识基础教育、采用非灌输的教育方式、重点培育学生的爱国理性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即“播种阶段”,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小学德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更需要在“播种阶段”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爱国意识。从小学阶段的音乐教材来看,其中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掘这些资源,将爱国主义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对此,本文基于爱国主义教育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增强音乐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倩玉 《上海教育》2023,(S1):73-75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落实进课堂。本文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通过搭建“爱家”“爱集体”两个支架,引导学生将真情实感迁移到“爱国家”中,通过实践来落实,让学生心里有“爱国”。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整合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从实际生活“共情”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9.
“爱国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重要思想的传承与发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创新。通过规范政治仪式,关注“大事件”,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等路径,激发爱国情感,厚植家国情怀,引领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需要转向自觉自信的爱国心态;转向科技创新的爱国方式;转向高瞻远瞩的爱国战略。我们需要加强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包容开放的理性爱国主义,注重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团结一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即“播种阶段”,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小学德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更需要在“播种阶段”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爱国意识。从小学阶段的音乐教材来看,其中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掘这些资源,将爱国主义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对此,本文基于爱国主义教育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增强音乐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适应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一条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自古有之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爱国志上、民族英雄灿若群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爱国主义教育应包括爱国知识的教育、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行为的引导。应该说这三者都是主要的,相辅相成的,但爱国主义归根到底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中。本文就进一步搞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从加强教育、激发情感、引导行为三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非常丰富。从知—情—意—行的逻辑理路来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从不同方面着手:彰显知国之明,要深入了解爱国传统,广泛开展“四史”教育;涵养爱国之情,要厚植爱国情怀,坚持理性爱国;砥砺强国之志,要传承五四精神,勇担强国使命,共筑中国梦;实践报国之行,要保持艰苦奋斗,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目前学界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既有成果研究题材广泛、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元,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在爱国主义的微观心理研究、国别比较研究上进一步深入,并加强研究的学术性和理论性。  相似文献   

15.
贾进东 《学周刊C版》2021,(16):157-158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题。尤其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爱国主义的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爱国主义转换为爱国行动。本文将围绕着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教育的主旋律。然而,由于当下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宽泛,没有固定的课程设置,落实起来难度较大,再加上我们对爱国之“爱”的形成过程缺乏必要的研究,因而爱国之教育显得较为苍白,实效性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17.
姚俊清 《甘肃教育》2009,(11):23-23
当代中学生是21世纪国家的主人和建设者,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是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头等大事,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学地理教材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素材”和“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挖掘“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人类有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爱国是其中之一。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谁怜爱国千行泪”,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倾听爱国主义的赞歌,感受爱国情怀,汲取爱国主义养分吧!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加强爱国教育也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进入21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人民将生活在更为开放的国际环境中,爱国主义教育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爱国教育的经验,探讨蕴含其中的深层教育理念,将使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富有时代精神,更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情和国情的不断变化,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正面临着诸多困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布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益指导,彰显出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此,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家庭”“高校”“社会”协同一体树立大学生理性的爱国观、增强第一课堂育人实效、提升第二课堂活力、营造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等四个方面入手,优化和完善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