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升护理管理人员和护士对静脉输液操作的业务技能,熟练掌握头皮穿刺技巧与特点,做到一针见血。尤其是在提高头皮穿刺输液成功率的同时,提高专科专业护理质量,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2.
穷达  王瑛 《西藏科技》2002,(1):69-69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由静脉输入已成为治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4岁以下患儿,为了能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在治疗中常采用头皮静脉输液.一针见血率的高低,穿刺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患儿转危为安的关键.特别是在抢救重症脱水,心跳呼吸骤停患儿更为重要.现将多年来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采取的最重要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营养的输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途径之一。老年人容易刺破血管壁造成穿刺失败,通过对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方法临床实践应用,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护理,从而提高了静脉穿刺率。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小儿治疗的主要方法。小儿静脉输液中,体位的固定又是静脉穿刺成功的重要保证。但许多婴幼儿在加强心理护理后仍有在静脉穿刺时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是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护理工作者需掌握的最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病人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应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快建立起静脉通道,给抢救赢得时间,减少病人痛苦.通过静脉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维持热量;治疗疾病;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渗透压,以过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同时借高渗作用,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通过肾脏排出毒物,过到利尿消肿的作用.如何确保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安全准确和迅速下面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的经历,探讨一下静脉输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存在的不良反应 ,却常被人们所忽视 ,现就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介绍如下 :1 常见原因1 .1 反复穿刺使血管内膜受损 ,常发生在老年体弱的病人 ,由于长期运用静脉输液治疗疾病 ,反复在同一部  相似文献   

7.
颜玉华 《大众科技》2014,(10):119-12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法,能尽快发现和解决静脉输液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维持有序的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护理,保证患者静脉输液过程的顺利、安全,避免护患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现况,找出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的原因,制定出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措施。结果: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静脉输液的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静脉输液的不安全因素明显下降,静脉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的加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静脉输液护理的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静脉输液护理进行安全管理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意外情况发生、减少医疗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创造无茵操作环境,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2007年9月-2008年9月,作为护理管理者,借鉴先进经验对病房集中输液查对与注射流程进行了改进.经过395 个工作日对8856例住院患者集中输液的操作实践,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研究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56例发生外渗现象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外渗现象的发生。结论:做好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为减少或避免小儿科患儿静脉输液针固定不妥而导致穿刺处肿胀、渗血、脱落针头、输液滴速不理想,造成反复穿刺所形成的血管损伤次数及造成患儿的痛苦和护理质量、护士的工作量,应用比较安全稳妥,跟皮肤无粘性的弹性绑带固定法。方法将150例使用静脉输液的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组,分别用静脉输液贴上用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及静脉输液贴上用弹力绑带固定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静脉输液贴上用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因粘性大而患儿皮肤破皮数位15个,因皮肤湿性大或油性皮肤引起针头脱落10个,而弹性绷带固定法无患儿皮肤破皮及针头脱落。结论弹力绑带在小儿科固定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固定效果显著于普通胶布,取材及操作更方便简单,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5,(1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开展静脉输液真人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培养其评判性思维、爱伤观念及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谢燕 《西藏科技》2013,(5):51-52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频率最高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具有风险大、安全隐患多的缺点,有效的静脉输液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治疗护理的效果,而且能够提高医护、护患之间的信任度,应积极加强输液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事件与安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周萍 《西藏科技》2006,(11):47-47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灭菌药液直接滴入静脉内,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腹泻病人常感口渴和烦躁不安,精力不集中,软弱无力、皮肤粘膜干燥,因此血管有相对不明显,血管塌陷不充盈等特点,尤其是小孩或老人,一次穿刺成功难度较大,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达到护理治疗的要求,为医院优质服务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分析儿科静脉穿刺中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将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我院实施静脉穿刺的60例小儿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日常护理,观察组基于日常护理采取细节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依从性以及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三次内穿刺成功率为93.3%,依从率为83.3%,对照组患儿三次穿刺成功率为66.7%,依从率为53.3%,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可知,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于儿科静脉穿刺中应用细节护理模式,穿刺成功率和依从率较高,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婴幼儿采血成功率,提高门诊护理工作效率。方法选择51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大隐静脉采血,对照组常规用股静脉采血,观察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陪护家长接受程度及穿刺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91.1.%,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6.4%;观察组患儿陪护者对穿刺采血的接受程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穿刺后观察组采血无不良后果,对照组1例在采血处出现淤青。结论大隐静脉采长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6.
旺姆 《西藏科技》2014,(1):41-41,52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在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静脉输液时静脉留置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穿刺的紧张和疼痛感,而且可避免因反复扎针或穿刺而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20世纪60年代后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静脉滴注药物管理新模式.国内发展较为缓慢.它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加强职业防护、减少药品浪费、确保所配置的输液的质量,有利于临床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也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能。穿刺成功与否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素质最基本的要素,静脉穿刺技术的好坏取决于穿刺者的技能,对穿刺是否满意取决于患者及家属对穿刺者的评价。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水平,科室采取了病人静脉穿刺质控监测并记录,给以评分奖惩,同时发现并解决静脉穿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寻求安全、有效杜绝输液问题的方法。方法:采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回顾性分析襄阳市中心医院2008-2010年的输液质量问题,从六个方面分析“执行医嘱环节、配药环节、输液操作环节、文书记录环节”共四个环节所出现的输液问题,即是谁、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有多少、是什么、为什么,明确产生输液问题的各种原因。结果:针对问题的原因,精准要求、做细流程、严格执行是解决静脉输液问题的根本。结论:严谨管理的思想精髓与护理输液安全的要求不谋而合,恰当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是解决输液环节质量问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妊娠剧吐患者的运用,进一步完善整体护理的内涵,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方法选取我科妊娠剧吐患者62例,在患者心理、输液、呕吐、饮食方面进行分析,强调舒适护理的应用。结果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提高,坚定了妊娠的勇气和信心。结论舒适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的应用,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能使患者舒适,乐于接受,适宜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