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说到中国的汉族民间舞蹈,必然从“秧歌”拉开话题……在以黄河和长江为核心的汉族文化区域,河流交错,土地肥沃,人们以农耕为业。起源于农耕插秧生产的民间舞蹈“秧歌”,是汉族人民在节日和祭扫活动中主要的娱乐方式。普遍流行的“秧歌”,是歌、舞、戏的综合形式。歌,是穿插在舞蹈间用于清唱的“民间小曲”;舞,一般包括“过街”(队列舞)、“大场”烟案舞)和丰富多采的“小场”舞蹈;戏,是有人物情节的歌舞小戏。这一协调的艺术整体,包括了各种不同节目,表演时热闹非凡,观者如山。同是“秧歌”,但因地理文化诸因素不同,各地…  相似文献   

2.
“八大藏戏”之一(意乐仙女)以探索发展中国民族戏剧——藏戏而享誉高原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成立于1965年,现有演职员对人。拥有一批熟悉本民族语言、传统风俗习惯,民间音乐、舞蹈,具有良好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编、导、演骨干,为保持藏戏独特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藏戏是中国的古老剧种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一种偏重于舞蹈的哑剧,内容以表现宗教故事、历史传说为主,后在吸收藏族民间舞蹈、民歌、民间说唱艺术及酬神醉鬼的宗教仪式内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戴面具歌舞表演的广场剧。表演时讲求歌。舞、…  相似文献   

3.
在爵士音乐泛滥、迪斯科舞流行的日本,中国的凤仙功舞蹈却独放异彩,显示出中华民族艺术的魅力。 凤仙功舞的传播者是东京凤仙功舞蹈研究所阎仲珩、杨钤夫妇,他们原是中国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从师于著名舞蹈艺术家资华筠。 1984年他们相继来到日本。他们发现,各种舞蹈充满日本舞台,唯独没有中国的舞蹈。为了弘扬中华舞蹈艺术,他们决心开办中国舞蹈教室,向日本人传授中国民间舞蹈,使中国民间舞蹈在日本占有一席之地。两人克服了种种困难,用打工挣的钱,在东京开办了几所舞蹈教  相似文献   

4.
奥迪赛舞属印度传统舞蹈的一支,一般是在盛大节日庆典中祭神或敬神时表演。表演时,舞蹈者必须赤足以敬神,胸挂铃铛、头戴花冠、面额上方点缀吉祥点;同时,奥迪赛舞也很注重服饰的搭配,红中透青,粉装配黄,以素妆淡雅为主。奥迪赛舞特别注重手足的动作及眼神的流动。手足的舞动或移动的每一个姿态都带有象征意义:如手托腮表示正在思念,双手合十表于感谢和欢迎等等。眼神的流动是奥迪赛舞最具唯力的灵魂,真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感。善于察颜观色的眼神,也是奥迪赛舞的基本技能,人们可以从舞者的眼神中看到舞蹈和音乐,也可看到明亮而…  相似文献   

5.
在辽阔的千里陇原上,新近又绽放出一朵秀丽的艺术奇葩──甘肃敦煌女子舞团。它是经甘肃省文化厅批准,由京安西北实业发展总公司出资成立的。该公司总经理王洁女士兼任团长,甘肃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省艺术学校名誉校长高金荣女士出任艺术总监。舞团纯由女性组成。演员队伍精干(仅20人),阵容整齐、年轻、充满活力。演员们均从舞蹈专业毕业生中择优选用。她们经过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敦煌舞以及各种民间舞的严格训练,有较高的舞蹈艺术水准和表演能力,不少演员能胜任独舞。双人舞、三人舞。该团以表演敦煌舞为主,兼及其他优秀的民族民…  相似文献   

6.
锡伯族人能歌之一浮、鳍i自品类丰富多来。历史上,新疆锡伯族的批十。曾经世居呼伦贝市大革原为松花江、嫩。工流域,以更改善战著称。明末清胡之际,锡伯族先后被编入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南迁东北各境进行驻防,迁徙以前,锡伯族以狩猎和捕鱼为生,电想意识里顶礼膜拜大自然,认为自然界高于一切。所以,在文化娱乐方面,注意观察山水草木的细微变化,模仿飞禽走兽的各种姿态,使之形象化,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舞蹈_从舞蹈分类上讲,锡伯族舞蹈可分为古典类和贝伦类两种。古典类包括萨满舞、仔猪舞、射箭级。荷包舞、铁锹舞、手鼓舞。编席…  相似文献   

7.
高城 《寻根》2014,(1):108-112
我国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很强的圆圈舞“果谐”“果卓”“谐”“卓”等,都是藏族中十分普及和深受喜爱的舞蹈。与之相类的还有一种“堆谐”更有意思,它因源于后藏民间,变于拉萨,进而流行于藏区各地,成为我国藏区独树一帜的舞蹈艺术及文化。  相似文献   

8.
聊城伞棒舞     
王雪莹 《寻根》2023,(2):132-137
<正>聊城伞棒舞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由简到繁又再次化繁为简的过程,逐步形成了以伞棒舞表演为核心,辅之锣鼓、小曲、秧歌、火流星等表演形式的“运河秧歌”,发展成了一种更加兼容并包、融会贯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聊城伞棒舞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为了祈求水神等神灵保佑,  相似文献   

9.
马撒·格雷厄姆是美国当代杰出的舞蹈艺术家、编舞和舞蹈教育家.在长达7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她为美国现代舞剧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格雷厄姆毕生的奋斗目标就是用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她的舞路极广,既演严肃庄重的悲剧,又演轻松欢快的喜剧;既有描写宗教内容的,又有反映爱情主题的.无论在哪种舞剧中,她都能够深刻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皆成舞,向往追求寓剧中.  相似文献   

10.
正大理南端的无量山里,高搭的青棚下,松毛铺满一地,彝族婚礼最闹热的场面即将上演。几个托举菜肴的汉子跳出一场蹁跹的阳刚舞蹈,这舞里有嬉笑嗔怒,有逗乐调侃,更有杂耍般艺高人胆大。跳着舞蹈来上菜,是为抬菜舞,彝族人纷飞的脚步已在这里跳了上千年。盛唐时,跳菜跳进宫廷,伴奏的是唐朝14部乐礼之一的《南诏奉圣乐》,"舞者奉盘或托盘起舞,舞袖旋转,姿态蹁跹"。精致的宫廷舞流落民间,被贯入乡土气,而后有了兴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是一个以藏族为主,包括回、珞巴、门巴等民族艺术家组成的艺术表演团体。该团以表演西藏传统音乐、舞蹈、藏戏为主。节目可分民间风格、传统宫廷和寺院风格三大类型。优秀节目有:西藏交响性器乐组曲(雪域大法会),宫廷乐舞(卡尔);传统藏戏片断(牦中舞),传统藏戏蓝、白面具开场戏《甲鲁温巴)、《扎西雪巴》;藏族民间舞蹈(热巴)、(甲协)、(二胡弦子)、(牧民舞);民间歌舞(六弦弹唱》、(朗玛)、(堆谐)和寺院“恰姆”《雷纳)等。中国西藏歌舞团有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本团艺术顾问),著名藏…  相似文献   

12.
杨曼 《世界文化》2009,(4):48-49
歌舞伎的历史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戏剧艺术,“歌舞伎”虽然是借音汉字,但巧妙地概括了它的三大艺术要素:音乐、舞蹈、演技。歌舞伎来源于为死于非命的亡灵祈祷时即兴表演的“风流舞”,风流舞后来风行全日本,发展成的一种不戴面具、动作整齐划一的舞台艺能,此为歌舞伎的最初形式。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阿国歌舞伎(女歌舞伎)、美少年歌舞伎(若众歌舞伎)、野郎歌舞伎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初,中国古典舞蹈艺术出现了一个新流派──敦煌舞。敦煌舞是依据敦煌壁画舞姿。彩塑及有关史料而研究创编的一种充分体现敦煌画塑神韵。风格独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品种。如果说,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舞剧《丝路花雨》是这一流派出现的标志,那么,真正使敦煌舞形成一个舞种,则是在有了高金荣编写的《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培养出了一批掌握敦煌舞风格的演员,并编排了其代表作──组舞《极乐敦煌》和《敦煌梦幻》之后。高金荣195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从事舞蹈艺术40余年。现任甘肃省舞蹈家协会主…  相似文献   

14.
畲族舞蹈     
畲族舞蹈是闽东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极为艳丽。独具芬芳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畲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许多鲁族舞蹈都几近失传了,经过闽东文艺工作者这些年的挖掘。整理,现有了优头舞》、《铃刀舞》、《猎捕舞》、《迎龙伞》、《六结花》、《婚礼舞》、《祈福舞》等数十种畲族舞蹈。闽东的畲族舞蹈主要表现祭奠祖先、生活习俗与信奉宗教等方面的内容。《龙头舞》、《铃刀舞》是在宁德市挖掘出的祭祖之舞。《龙头舞》是纪念祖先创业功绩的舞蹈,该舞分为三个舞段进行。第一段(日用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舞,泛指中国历代传承、具有典范意义的舞蹈和今人创造的具有古典风格的传统舞蹈。它是在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宫廷舞蹈和宗教祭扫舞蹈的基础上,吸收本民族传统艺术的表现方法,结合大量文献与形象资料,经过舞人的融汇贯通创造出来的。中国人特有的民族风范、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在这里都得到体现,其形态变迁也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思维与哲学内容。中国的舞蹈,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上古时代的周朝,就创作演出了相当完整的舞蹈作品(大武),显示了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倾向。汉魏六朝,出现了具有相当水准的…  相似文献   

16.
潮起潮落,现代舞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本世纪之初,以邓肯为代表的欧美舞蹈家向传统深厚的古典芭蕾的僵化状态发动革命时,中国舞蹈的表演艺术尚处于历史的低谷;中国舞蹈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起独立的舞台表演艺术,就随着皇室宫廷的衰败而式微。因此,1902年,清末舞蹈表演家裕容龄在巴黎向邓肯学习舞蹈回国后,只能作为清宫女官,将邓肯的(希腊舞)表演给慈接太后以供消遣。1925-1926年,美国著名的丹尼斯舞团两度访华公演;1926-1927年,邓肯的学生爱玛·邓肯率团来访,虽说在京、津、沪均引起较强的反响和轰动,但中国舞蹈仍悄然无声。很显然,一种深刻的外来影响,只有在…  相似文献   

17.
凉州攻鼓子     
正攻鼓子舞又名凉州攻鼓子、武威攻鼓子,是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攻鼓子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表演手法,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号称西部"鼓魂"。2006年9月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印度素有“歌舞之邦”的美称,她的舞蹈艺术可谓东方古老艺术的瑰宝.乌黛·香卡所创立的现代舞,是印度舞苑中光彩、绚丽的艺术奇葩.1900年12月8日,乌黛出生在印度孟加拉邦农村一个婆罗门家庭,父亲曾任政府高级官员.乌黛自幼酷爱民间舞蹈和皮影戏,并喜欢模仿学习.他曾就读于贝拿勒斯、孟买艺术学校.1919年赴英国,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相似文献   

19.
三次夺冠后的一次展示1993年6月14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在京主办“刘敏舞蹈晚会”。这样高规格的青年舞蹈家个人舞蹈晚会,多年来少见。对于刘敏,这场晚会的确来得太迟。早在1983年她就萌发了这一想法,执著地追求着这一天的到来。1985年,在首届中国舞桃李杯比赛中获女子第一名;1986年在全军舞蹈大赛中获演员表演第一名;同年在全国第二届舞蹈大赛中又获演员表演第一名。她一连摘取舞坛的三项大赛事中的桂冠,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昆曲     
张一鸿 《世界文化》2011,(11):47-47
昆曲,又称“昆腔”。原为元朝时昆山(今属江苏)一带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后经明、清两代艺人不断整理加工,创造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昆曲有“幽兰”之雅称。它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用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昆曲的文辞华丽典雅,曲调舒徐委婉,表演细腻优美,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