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蒙古族搏克文化进行了研究。历史上搏克在蒙古族的政治、军事等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搏克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中广泛地开展着,是人们庆典活动的主要内容。搏克的竞赛方法反映了公平竞争、珍视机遇、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搏克的服饰实用且华丽,是勇士的象征、也是搏克文化的标志符号;搏克舞步反映了蒙古族崇尚自然、崇拜英雄的民族信仰。作为象征符号的"将嘎"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将嘎"的传授仪式庄严、隆重,运用特纳的象征人类学理论对传授仪式的结构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
搏克是蒙古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内蒙古地区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内蒙古高校中,学生热爱搏克运动,对搏克运动的认可度较高;内蒙古高校体育教师多了解并参与搏克运动,愿为高校建立搏克俱乐部和开展搏克运动出力.基于此,分析内蒙古普通高校建立搏克俱乐部的可行性,在搏克运动推广、搏克运动规则与技战术修改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整理水上运动各种项目的结论,总结出唯一的理论,是本文的目的。方法使用水下摄影、水下立体频闪摄影的方法,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了空间运动学研究。借助有张力计的绞车在模型实验渠道中进行拖曳实验。参加研究游泳技术实验的有:格拉兹柯夫、杰缅契耶夫、科斯秋克;研究划船技术实验的有:别卡克、克拉斯诺夫、拉朱莫夫。有关赛艇划水空间结构的资料引自文献。  相似文献   

4.
搏克服饰在整个搏克运动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从关学角度,把搏克服饰作为审美对象,研究它的服饰图案等装饰艺术,由此来探讨装饰艺术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搏克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经过变革,或扬弃、或丰富,但它始终保留着传统的生命力.但目前客观上认为搏克的不分体积、一跤定胜负等最基本的特点是落伍的、不合理的.文章通过新的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搏克的本质和规律,让人们真正看清它的面目  相似文献   

6.
马玉峰 《体育世界》2009,(8):115-116
蒙古式摔跤,其蒙古语为“搏克”。近十年西乌旗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众多优秀搏克运动员,搏克运动在西乌旗无论是参与人数还是竞赛成绩都呈上升趋势,为自治区体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西乌旗摔跤动训练基础设施很差.旗里缺少正规的摔跤馆,运动员从事摔跤训练后就不再学习文化课,造成运动员整体文化素质较差。阻碍了西乌旗蒙古摔跤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角抵”和“手搏”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在部分文献资料中还存在有相关“角力”、“角抵”、“角抵戏”、“手搏”等词语混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对古代武术典籍的研究。对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的竞技活动“角抵”和“手搏”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认为“角抵”与“手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对研究古代武艺至关重要,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8.
<正>一、集中整理与分散整理相结合现象:体育档案资料收集是否齐全、完整,是整理体育档案的关键。但是,在整理过程中会发现,保存材料常有不同程度的缺短现象:有些做过的无资料,而有些有资料却又不完整。原因:体育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档案业务培训,加之教学、训练等工作繁重,档案整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第一手档案资料的丢失和遗漏就在所难免。策略:统筹安排,坚持集中整理和分散整理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资料产生的规律,对于集体备课、教学反思、教学科研等形成过程较长的材料,坚持学期结束后集中整理;对于体育运动会、吉尼斯挑战赛等短期形成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至今与武术本质相关文献的整理、统计与分析,并在全面阐述其研究历程、主要论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其研究现状做一次深入探析,旨在预测该论题可能的研究趋势。研究认为:尽管该研究取得的成果颇丰,但仍存在缺憾;研究视角与方法多元化、研究更加深化与彻底以及教育视角将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 达尔文说:“科学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学校体育科研不能停顿在对有关资料与事实的搜集阶段,而必须对所搜集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分析研究,才能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本质、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