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6,(4):13-17
温斌教授的著作《民族文化交融与元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以元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文化交融的角度切入文学历史,在对史料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交融与元代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刻、全面的论述。作者对民族文化史与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关系的研究,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灿烂面貌,而且其分析的元代民族文化交融对当今中国的统一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纪新与戈朝金合著的<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是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一部很有分量的著述,它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定位、少数民族作家与文学的身份界定、少数民族作家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学双语创作、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文化批判意识与多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性深入探讨.以当下视野重新审视并延展其理论思考,对于强化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建构的持续性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三少民族作家的创作中映现着文化忧思,具体表现为俗信遗失忧虑、民族形象焦虑和文化传承忧思.其文化忧思的产生与各自民族的文化境遇有关,更与三少民族作家所具有的双重价值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4.
锡伯族是世代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十八世纪以后,锡伯族曾先后三次被迫实行民族大迁徙。频繁的战乱离祸浇铸了锡伯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性格,也养育和造就了锡伯族的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锡伯族古代作家与自己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以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积极的现实进取精神,审视历史变迁,传达民族心声,创造了独具民族精神气质和历史地域文化色彩的各种形态的文学作品,真切地反映了古代锡伯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时代风云和坎坷命运,凸现了锡伯人民热爱祖国,屯垦戍边,保卫和开发建设我国西部边疆,执着追求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崇高理念和奋发精神。令人痛心的是由于离乱战祸,加以反动统治者的扼制与摧残,锡伯族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典藉,或毁于战乱或被历史风尘湮没,今存者寥寥。本文根据现存锡伯族文学古藉资料,对锡伯族古代作家的创作意识和作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形态进行了切实的透视与评析。  相似文献   

5.
每个民族的作家都有着自己浓厚的故乡情结和对本民族生存环境的无限热爱.文章通过对毛南族作家孟学祥的散文作品的品读,就其创作中所透露出来的底层叙事关怀进行解析,并由此揭示作家的散文特点在于对乡土和民族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少数民族作家日勒其林各.黑鹤、王立春、马克、苦金、陈茂智等人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论述了现代性浪潮汹涌卷过民族儿童文学领域之后,当今的民族作家们力图以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眼光重新观照民族的历史和文明,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民族新一代人向往文明的渴望。这使民族儿童文学呈现着民族精神之美,又体现出一种洇浸了民族情感与儿童情。其实现代性就洇透在民族性中。  相似文献   

7.
台湾作家张系国写了《棋王》,知青作家阿城也写《棋王》。本文对比两棋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探讨民族传统文化对作家作品的影响及意义;民族传统的思想意识;技与道的统一观念,描写观念美丑极至的同一。  相似文献   

8.
作家是一个民族的代言人,鲁迅与卡夫卡作为中西方代表性的文学家,他们在各自的小说创作中展现了一幅幅民族的生动画面,揭示了民族精神的某些本质特征。通过对两位作家在小说中所塑造的背叛者、被驱逐者、伪装者等三种人物形象系列的分析与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9.
民族作家创作有着鲜明的文化复杂性,然而由于研究视野及研究方法的限制,民族文学的研究者对这种复杂性的研究存在不足。本文借鉴人类学的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深入研究藏族作家阿来文学创作中内涵的文化传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7月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民族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作家"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共收到全国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两千篇(首),十篇散文作品、十首诗歌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本次征文活动共有30多个民族作家参赛,最后有16个民族,28个少数民族作家获奖,其中有很多全国较少人口民族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亨利.詹姆斯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以他的著名中篇《黛茜.密勒》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有意选取了小说中的一位特殊人物温特伯恩的角度来讲述整个故事,并由此达到的特殊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代小说研究史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尤其是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小说研究史一度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小说研究史发展状况的研究,从五个方面论述其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很少,只有一部小说和一些诗歌。但她仅有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在100多年来掀起了阵阵研究热潮,在过去十几年里更是引起了东西方文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研究和评论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释《呼啸山庄》的各种意义:《呼啸山庄》主题阐释与比较;《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研究;《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14.
李一清的《农民》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一历代倍受关注的问题再一次展现在读者面前,小说通过牛天才形象的塑造及其生活历程演变的叙写,发出了一代勤劳苦作农民心底对土地的深情呼唤,传达出了作者对土地的深度思考,从而留给人们许多想象的空间,作品也因此具有了一定的文学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Known and novel noun extensions: attention at two levels of abstra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wo experiments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names direct attention at two levels of abstraction: Known names direct attention to the properties most relevant to the specific category; novel names direct attention to the shape, the property most generally relevant across known object names. English-speaking and Japanese-speaking 3-year-olds were shown a novel object that was named with (a) known nouns referring to things similar in shape or similar in material and color, and (b) novel nouns. Given known nouns, children attended to shape when the name referred to a category organized by shape, but they did not when the name referred to a category organized by other properties. Children generalized novel names by shape.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in the debate between shape-based and taxonomic categories.  相似文献   

16.
"小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到了近代才发展到高峰期,并出现了许多流传至今的作品,这些作品对进行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来说是很好的语言材料,从而受到了很多词汇学专家、学者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以来,有关近代小说词汇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专家学者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形式是其历代研究者的主要研究视角和切入点。作为民族风格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性、人情与民俗,在赵树理小说中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赵树理小说研究者,对其未能引起充分的注意和论证。这在赵树理小说研究中无疑是一大缺憾。着重从人情、人性与民俗内外两个方面,简单分析人情、人性及民俗的描写对其小说民族风格建构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使赵树理的民族风格多一笔点缀、多一份色彩,以其更全面地认识和考察赵树理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8.
冯涛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5):106-108,138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学、深层生态学和女性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关注的是对妇女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的关系。美国作家薇拉·凯瑟的小说《我的安东妮亚》所反映的女性生态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主要从反人类中心和反男性中心的入手,探索了这部小说的生态境界,认为以前把妇女和自然界都看作是被动的,本身是不具备生产力的观点是错误的,在生态女性批评的视野下,妇女和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非典型公仆》关注官场选人用人这一官场根本问题,揭示了官场任人唯亲现象的普遍性、危害性及其难以根除的根本原因,体现了独特而深刻的思想性。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讽刺艺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也有特点。这样,同其他的官场小说相比,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都体现了鲜明的非典型特征,《非典型公仆》可以说是一部非典型的官场小说。  相似文献   

20.
远程实验教学中仿真、虚拟技术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如何解决提高远程实验教学质量问题,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注。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新技术来解决远程实验教学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虚拟和仿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给远程实验教学带来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指出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局限性,只有创新,才能不断推动我国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