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材所述折滤纸的办法是“取一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然而由于三层滤纸与一层滤纸交接处外层有一折叠边沿(棱),导致内层滤纸与玻壁间产生空隙,使得滤纸很难紧贴漏斗壁。应怎样改变折法呢?  相似文献   

2.
在九义教材中,大量的实验都可以不使用规范的仪器,而是使用生活中易找的废旧物品来替代。利用这些物品进行实验,有利于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验。 形状各异,颜色多样,方便易得的可乐瓶,具有容易找、重量轻、弹性好、绝缘、不易爆裂等特点,而且非常方便切割、钻孔、胶粘,因此用可乐瓶可进行许多自然实验。 一、过滤实验 将可乐瓶横着截断,制成漏斗状及自制烧杯。把滤纸折好放在“漏斗”中,再把“漏斗”放在漏斗架上,在“漏斗”下边放上自制烧杯,使“漏斗”颈口的直面贴在杯壁上。这时就可沿着玻璃棒将浑浊的泥水缓缓倒入“漏斗”进行过滤实验。  相似文献   

3.
对初中化学过滤操作实验中"一贴二低三靠"进行再思考,例举选用40 mm普通漏斗和定性滤纸,将滤纸先对折两次打开后,在三层处的外层撕去一角,将三层滤纸一侧对着漏斗下方玻璃管的尖端方向,将玻璃棒的末端轻轻地斜紧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能有效提升过滤操作的准确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4.
从漏斗和滤纸的选择、过滤器的制作以及玻璃棒的放置等四个方面对中学阶段常压过滤的实验教学进行了补充说明。提出应规范和统一中学和高校教材中标准型漏斗的配图;四折法折叠滤纸,第一次折叠时错开折叠更科学;依据国内高校和日本的实验文献对滤纸的放置方法对过滤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验证明:使用颈口直径3~5mm的漏斗可有效提高过滤速度;若使用颈口直径8~10mm的漏斗时,需将滤纸锥角做大,保证锥体上部紧贴内壁不留气泡,即可有效提高过滤速度。  相似文献   

5.
1 简化后的实验方案 1.1 把5.0g粗盐减小为3.0g,减少溶解用的时间 现行课本,以及很多中专院校的现行课本,在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都把粗盐的量定为5.0g,把溶解粗盐用的水定为20mL.这一方案一方面使学生在溶解粗盐时耗费较多时间,另一方面,在蒸发时也会耗费较多时间.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 (1 995年 1 0月第二版 ,1 996年 4月第一次印刷 ) ,第 2 0 6页 ,粗盐提纯实验中 ,学生计算出的精盐的产率误差非常大。什么原因呢 ?1 原因分析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按实验步骤的要求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这一点学生很难做到。假设加到溶液恰好成为氯化钠饱和溶液时 ,再加一定量才能知道不再溶解。按后面准确计算精盐产率时 ,这里的要求必须是加的粗盐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恰好为实验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所含有的氯化钠质量。这里便产生了矛盾。由于学生先按书本上的方法去溶解 ,所以所加…  相似文献   

7.
粗盐提纯实验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必做的实验之一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要点 ,进一步体会混合物分离的意义 ,训练学生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操作技能 .化学综合检测题中常常会将该实验知识进行发散整理成变式训练题 ,来检测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分析能力 .例题 粗盐提纯中粗盐里常含有CaCl2 、MgCl2 和泥沙等杂质 .为了除去杂质 ,在实验中可将粗盐溶于水 ,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 CO3 溶液 ;⑤蒸发 .正确操作顺序是       .分析 :该…  相似文献   

8.
今天作文课上,韩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用过滤法净化水的实验。老师把一杯脏水摆在讲台上让我们观察,浑浊的水呈黄色,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烂草。大家都说这水太脏了,老师开始做实验了,她先拿一张圆形的雪白的滤纸,把它对折,再对折,扒开呈圆锥形,放在玻璃漏斗里,然后用滴管吸进清水把滤纸湿润,使滤纸紧贴漏斗壁,老师说:“滤纸与漏斗内壁必须紧贴。”接着,老师把漏斗放到铁架上的铁圈中,调整高度,使漏斗下端刚好碰着烧杯内壁,再将铁圈  相似文献   

9.
粗盐提纯是中学化学的一个基本实验.该实验不仅涉及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如药品的取用、托盘天平的使用、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等,还可以把与之有关的很多实验知识点融合起来.例如,如何加快溶解速率?为什么有时要趁热过滤?关于洗涤的四个问题:为什么要洗涤?用什么洗涤?怎样洗涤?怎样证明已经洗干净?干燥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有时要真空干燥?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有哪些?等等,真可谓小实验孕育大融合.下面结合粗盐提纯的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出现的若干问题如过滤时间长,滤纸易破损等,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包括滤纸的选择,温度的影响及选择,过滤方式的选择,以期抛砖引玉,更加规范过滤操作。  相似文献   

11.
<正>一、过滤1.分离对象:把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分离开的操作。2.操作注意事项:一贴:滤纸湿润紧贴漏斗内壁,不留气泡,其目的是保证液体能顺利留下。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其目的是易观察倾倒液体的量不会高于漏斗边缘;漏斗里所加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其目的是防止固体从滤纸及漏斗间留下。三靠:烧杯嘴紧靠玻璃棒,其目的是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洒;玻璃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部位,其目的是防  相似文献   

12.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水银里会粘有污物,不慎散失的水银也会有尘埃污物,长期放置不用的水银,表面也要产生一层污物。对水银里污物不及时清洁,就会影响下次实验效果。过去有些行家先后介绍过一些水银清洁方法。如:有的是用纱布过滤清洁水银;有的是用注射器清洁水银等。其操作均不方便。我用滤纸过滤清洁水银,效果较好,其操作如下:将实验用后含有污物的水银倒入烧杯里,然后将滤纸折成圆锥形状,并用针尖在锥尖部戳一小孔,将折好的滤纸铺在漏斗里,把漏斗插入干净的空烧杯里,然后把水银徐徐倒入漏斗,让它经过滤纸漏入烧杯内(注意…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五章练习一第(3)题:“撒一些粗盐块到一杯水里,过些时候,盐块看不见了,全杯水都变咸了。为什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物理第二册《教学参考书》第115页答:“盐能溶解于水,盐分子运动到水中去了,使全杯水变成了。”笔者认为此题出在课本上欠妥,对上述答案亦不敢苟同。“粗盐块”是指含有杂质的氯化钠晶体,它是离子型晶体的电解质,正负离子之间有较强的静电作用,键能较大。由于水分  相似文献   

14.
“粗盐的提纯”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基础实验。 一、设计思路 对于“粗盐的提纯”,现行各种版本的化学教科书中只安排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生实验;著名化学教育家宋心琦先生认为,当条件具备时,还是完成粗盐提纯实验的全过程为好。笔者根据所教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校的装备条件,并考虑到各种选拔性考试中常涉及“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清除”问题,于是在本节实验课中增加了“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5.
粗盐提纯是中学化学的一个基本实验.该实验不仅涉及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如药品的取用、托盘天平的使用、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等,还可以把与之有关的很多实验知识点融合起来.例如,如何加快溶解速率?为什么有时要趁热过滤?关于洗涤的四个问题:为什么要洗涤?用什么洗涤?怎样洗涤?怎样证明已经洗干净?干燥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有时要真空干燥?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有哪些?  相似文献   

16.
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如果滤纸条、毛细管、层析液等及其操作都符合要求,欲取得满意的实验效果,关键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浓度高、种类全的色素提取液。经长期实践,我们认为叶绿体色素提取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氯乙酸溶剂法直接合成“绿色”高聚物聚羟基乙酸(PGA),实验结果表明:摩尔比为1.0∶1.0的氯乙酸与浓度7%的三乙胺以三氯甲烷做溶剂在65℃条件下反应4h,其产率最高,产物性能最好.溶剂可重复使用二次以上,产物熔点基本不变,但使用次数越多,产率越低.通过TG、FT-IR对PG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氯乙酸溶剂法合成的PGA有较好的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8.
1实验准备肥皂液的配制:切一小块肥皂放入容器,然后加入适量的凉开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3体积的甘油,待其混合均匀以后,用吸管醮取少量溶液试吹,如果能够吹出直径为10cm左右的肥皂泡,那么溶液即可使用,如不能,再加入少量的肥皂,直到能吹出这样大小的肥皂泡为止。2实验过程a.演示液体表面能力。拿来一个小漏斗,用漏斗头醮取少量肥皂液,然后用嘴从漏斗颈末端缓缓吹气,这样在漏斗头处会形成一个漂亮的肥皂泡,直到肥皂泡直径10cm左右为止,用手指封住漏斗颈末端,这样肥皂泡就制成了。然后再将制好的肥皂泡靠近一只点燃的蜡烛,让漏斗颈末…  相似文献   

19.
崔华 《化学教学》2006,(7):12-12,11
实验一:粗盐的提纯,现行的旧版初中化学教材P205页(人教版):“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粗盐的产率”。而同样这个实验,人教版87年3月第2版初中化学教材P245页:“等到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用玻璃棒把固体移入一个新做的过滤器里,用少量水均匀冲洗,洗掉固体表面残留的液体。把制得的食盐跟原来的粗盐进行比较,然后把食盐倒入教师指定的容器里。”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引出在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中,把化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对粗盐溶液的提纯花了较大的篇幅.我们知道,粗盐溶液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 Cl2,Mg Cl2以及一些硫酸盐等.对于不溶性的泥沙的去除,采用了溶解,过滤,蒸发的方式,但此时所得的盐中,还含有可溶性的Ca Cl2,Mg Cl2,硫酸盐等,并没有得到较纯的食盐.对于可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