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场对通电直导体作用"演示器的取材和制作简单,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靠,取放和实验操作极为简便。本教具采用双层导轨并联连接,2根直导体上下排放,能同时同向或相向运动,对比度高,弥补了单轨单根直导体做实验时难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不足。由于采用旋转磁体,可使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构成任意夹角,改变了以往演示中只能使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的单一状况。  相似文献   

2.
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节内容中,“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这一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对学生掌握本节内容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教材和教参都没有对实验装置作具体的说明,也没有对直导线AB的材料作具体的要求,而从教学仪器厂出品的此装置中,直导线AB均是一根钢棒。用这套实验装置来演示,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而事实上由于铜棒和导轨间的摩擦较大,成功率非常低,所以直导线AB的选择恰当与否是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我是先用很细的金属丝替代铜棒,但由于细金属丝与两根导轨间的摩擦不可…  相似文献   

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演示实验,能直观地让初中学生初步认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九义初中物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在第157页安排了该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是采用一根短直铜棒作直导体,让其置于两根处于水平面的长直导体所构成的轨道面上,并让短直铜棒和两根导轨与电源、电键、滑线受阻器串联,构成一闭合回路,让短直铜棒平行置于一蹄形磁铁开口内.当闭合电路给短直铜棒通电时,则可看到该铜棒受磁场力作用而沿导轨滚动,但笔者经过反复实验,按教材上这样安排,该实验是难以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铜棒较重,且置于水…  相似文献   

4.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都有这样两个实验:(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2)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在实验(1)中导体棒与导轨问的摩擦力相对于导体棒受到的磁场力来讲太大,当电流达3安培时,也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但当电流继续增加时,由于导体棒与导轨的接触是点接触,电阻大,产生的热量多,  相似文献   

5.
探究磁场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是高二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目前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此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人教版教材用放在平行导轨上的通电导体棒的运动方向结合磁场和电流方向判断三者之间的方向关系,如图1所示。沪教版教材利用悬挂起来的通电导体棒的偏转方向结合磁场和电流方向判断三者之间的方向关系,如图2所示。笔者认为这两套实验装置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都缺乏相应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在图  相似文献   

6.
新编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中介绍了两个实验:一是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演示;二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演示。目前,做这两个实验还没有现成的仪器可以利用,而按教材中介绍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效果也不够理想,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制。1支架的制作(1)用一块20cm×30cm的木板作底座;用一块15cm×40cm的木板作竖直支架。将两块木板垂直固定在一起,再在底座的适当位置安装两个接线柱(附图)。附图磁场对电流作用演示器(2).在竖直支架前方距底座10cm和20cm处各固定一块10cm…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都有这样两个实验:(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2)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在实验(1)中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摩擦力相对于导体棒受到的磁场力来讲太大,当电流达3安培时,也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但当电流继续增加时,由于导体棒与导轨的接触是点接触,电阻大,产生的热量多,会使接触部分先熔化后凝固,从而使导体棒与导轨焊接在一起,此时再要使导体棒运动,更是难上加难.在实验(2)中,器材复杂,操作起来技巧性强,不利于学生实验,只适于演示实验,但又由于煤油柱较细,可见度低,后排学生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刘雅妹 《物理教师》2003,24(1):33-33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试验修订本 ,必修加选修 )第十六章第一节磁场、磁感线 ,该节以实验教学为主 ,其中有一重要的演示实验 :电流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电流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力极小 ,教材所示的实验装置 ,学生观察不到通电导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 ,有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现象 .实验可信度差 ,没有说服力 .为此 ,笔者研制了通电直导线相互作用演示仪 ,用它来演示电流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的实验 ,导体间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现象相当清晰 .经过实物投影仪或普通投影仪投影后 ,全班学生都能看清 ,…  相似文献   

9.
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是历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课本实验装置如图:图1用两根水平并且平行的金属轨道把一根直导线ab支起来。并且让这根导线处于蹄型磁体两极之间的磁场中。接通电源,就有电流通过这根导线,这时会看到导线沿导轨运动。改变电流或磁场方向,导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从而学生很容易归纳得出如下结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一般学校没有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的专用仪器,笔者建议用如下方法制作:导线ab用铝箔圆筒代替,制作方法如下:将香烟盒内铝箔的…  相似文献   

10.
实验一 平行通电导线间的相互作用每当讲到电流和电流之间也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时 ,总觉得缺乏相应的演示实验 ,往往只能利用挂图讲解 ,因而不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印象 .如果能自制一个平行通电导线演示器进行演示 ,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下面介绍平行通电导线演示器的结构及制作 .仪器结构 如图 1所示 ,其主要部分是用图 1两条平行悬挂的铝箔作为导体 ,铝箔长约 40~ 50cm,宽约 1 .5cm,可以用电容器中的铝箔剪制而成 .安装铝箔时 ,在其两端来回弯折几次 ,使该处略有弹性 .铝箔不要拉得太紧 ,两条铝箔相距 1 .5~ 2 cm,为了使现象比较明显 ,可在铝箔中部贴一条红纸作标志 ,同时为了防止气流吹动铝箔 ,外面装上一个玻璃罩 .按键开关 S1与铝箔两端接线柱 A、B、C和换向开关 S等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 2所示 .使用方法 按如图 2所示连接好电路 ,断开开关 S,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到 A、B接线柱上 ,当按下按键开关 S1时 ,两条平行铝箔中通过相反方向的电流 ,于是两条铝箔便互相排斥而远离 ,此时两条铝箔中间的最大距离可达图 25cm左右 .然后把电源的两极分别接到 B、C接线柱...  相似文献   

11.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将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也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从力作用效果来看,安培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阻力,进而影响导体棒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现在就有关导体棒的收尾速度问题,通过例题加以对比解释.一、单根导体棒在导轨上的滑动例1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间距为L,其上放一电阻R质量为m的金属棒αb.导轨左端接有内阻不计,电动势为E的电源形成回路,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之中.导轨电阻不计且导轨足够长,并与开关S  相似文献   

12.
1教材中的两个演示实验 1.1电流问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 人教版的物理课本选修3—1第三章第四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演示实验“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两条平行的通电直导线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在什么情况下两条导线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节中的实验过程和装置 ,笔者认为可以作如下改进。1 通电直导线在磁场里受力  装置如图 1所示 ,将直导线AB用金属线悬挂起来 ,让电流通过直导线 ,观察直导线AB的受力情况并作分析。图 1  说明 :①直导线AB可以从家用铝芯线中抽取 ,金属线可以从家用铜芯线中抽取。②此实验可以由演示实验改为课堂学生分组实验。2 通电线圈在磁场里的受力  装置如图 2所示 ,将线圈abcd用细线悬挂起来 ,分别将线圈的ab边和cd边置于磁场中 ,通电后 ,观察线圈abcd受力情况并作分析。图 2 …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三物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观察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现象,我们制作了一个演示器。  相似文献   

15.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教师做初三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中的演示实验1“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感到困难。原因是使用的导体质量较大,所受的摩擦力大,导致所受的磁力不足以克服摩擦使它运动,所以实验很难成功,故而采用多匝线圈来代替该实验。我对该实验做了两处改动,实验效果很好,容易成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教材必修课本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中,通过通电导体在水平放置的蹄形磁铁磁场中左右摆动的演示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并进一步实验说明了,电流强度及通电导体在磁场中长度  相似文献   

17.
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课中 ,如何让学生对决定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几个要素有深刻的理解 ,我认为关键在于做好演示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把影响安培力大小和方向的要素 :磁感强度B、通电导线的电流I和导线的长度L一一演示出来给学生观察 ,这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安培力和和左手定则的理解。但在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实验中 ,如果按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演示 ,我们都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灵敏度不够 ,用单根导线和单个蹄形磁体 ,由于其安培力较小 ,同时加上悬挂导线的金属丝的柔软程度不够 ,如果要导线…  相似文献   

18.
一、导体棒位于水平导轨上例1如图1所示,通电导体棒垂直放置在水平导轨上,质量m=1.0 kg,长L=2.0m,通过的电流I=5.0A、方向从b到a,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31/2/3.若使导体棒水平向右匀速运动,要求轨道内所加与导体棒垂直的匀强磁场最小,则磁场的方向与轨道平面的夹角是(g=10 m/s2)()A.30°B.45°C.60°D.90°  相似文献   

19.
在《电磁转换》一章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这一节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先从弄清“两个实验、三个方向、一台机器”出发,然后再作适当的应用来实现学习要求.一、两个实验(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实验在学习奥斯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逆向思维后,再观看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实验,对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印象会很深刻.在继续探究中,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这个力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系.可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当通电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时,通电导体不受磁场对它的作用力.从…  相似文献   

20.
一、仪器装置图及用途图1所示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其主要装置是两个直立的、可灵活转动的线圈。该装置可用于演示高中物理“磁场”一章中通电平行直导线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现象。二、制作背景及仪器特点通电平行直导线间的相互作用是高中物理课本中的一个传统内容,从恢复高考至今,各个版本的高中物理课本中均有此演示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在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此实验规定为必做的演示实验。教材是按图2所示装置来做此实验的,我们需要在直导线上通100A以上的强电流,才有可能使直导线在发生相互吸引或排斥时产生一定的形变,这在一般的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