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传家宝,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精支柱,是团结中华各民族、团结海外同胞的凝合剂,是激励炎黄子孙建设中华振兴中华的一面旗帜。要让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代代传下去,就要从青少年抓起。历史课就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爱国主义的情感、信念发源于历史知识。梁启超说:“史学者……爱国心之源泉也。”(《饮冰室合集·文集》卷39)章太炎说:“不渎史书,则无从爱其国家。”(《章太炎全集》卷4)。历史课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无可取代的。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基础教育,一项公民教育,古今中外历来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民族精神,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最鲜艳的旗帜。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正如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下称(纲要》)中指出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学校建设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当然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手段很多,本文就《中国革命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提高认识,强化德育目标。确立明确的德…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中缺乏自省意识,只是一味地颂扬祖先辉煌的业绩,而对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或是避而不谈,或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无疑,我们是应该向青少年学生大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但是,能不能仅靠不断重复一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每个国家的人们对祖国和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是以祖国和民族为本位的人生价值取向,是祖国和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可见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学校应怎样才能更好地担负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一种纯洁而高尚的思想感情与道德素质。因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想感情。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面对这一议题,许多人会说,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等。笔者认为,这样说固然是正确的,但还没有抓住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要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他们的民族使命感,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渠道和有力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小就逐步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思想教育的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林 《考试周刊》2010,(54):194-195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其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壮美旋律。中国人民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靠的是什么?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国人民继承和弘扬的民族之魂——爱国主义。"团结诞生希望,凝聚产生力量"。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历过无数次巨大灾难,在大的自然灾害和强敌入侵面前从未屈服过,而是更加坚忍顽强。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青少年做起,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对青少年学生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积极探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旨在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人人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责,个个积极做忠实的爱国主义践行者。这是撰写本文的目的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道德规范、政治原则、民族精神的统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当前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全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遵循的原则之一,必须突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下面结合近年来的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开展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历来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民族精神、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最鲜艳的旗帜。因而世界各国都充分利用和挖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山山水水、寸寸土土、传统文化、历史人物、历代文物、名胜古迹、风俗人情、民族精神等等,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1.朝鲜劳动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对本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朝鲜国家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让青少年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的民族历来提倡爱国、报国,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相关学科的教学渗透,则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中学历史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具体史实的讲授,培养  相似文献   

12.
以爱国主义思想塑造青少年民族之魂本刊编辑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的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要从青少年灵魂深处入手,进行长期艰苦细致的努力,持久扎实深入实际的工作。要让青少年懂得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千...  相似文献   

13.
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实践者 ,邓小平对爱国主义理论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将当代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概括为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发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振兴中华民族。他认为 ,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联系中国历史 ,并且把青少年作为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8月23日向各地印发了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中央在通知中说,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田蛄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是全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广大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身体力行,为青少年做出榜样。 各地各校要依据《纲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和细则,并采取切实措施,把《纲要》落到实处,使爱国主义教育有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要使我们的青少年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至关重要,热爱祖国是每一位公民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爱国主义教育要从青少年开始,将爱国主义精神根植于每一个青少年的心中,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心智成熟,为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打好基础.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开发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成为...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是鼓舞和团结人民奋斗的旗帜,因此也是我们艺术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它主要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目标,很多国家都把爱国主义放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首位。本文重点针对艺术职业院校思政教学中的爱国主义而进行论述,力图为培养艺术类高职生爱国主义精神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刊消息为认真落实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发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近日提出《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要求紧紧抓住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服务,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服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意见》指出,党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国力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必须加强我国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把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上来,为祖国的统一和繁荣富强作出贡献。为此,国务院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纲要》的第三部分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而语文学科有以文载道,文道统一的特点,正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一,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不读史慢无以爱其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爱国主义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人格的迫切需要;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坚持不懈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生要的意义,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