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强国视域下的武术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武术在体育强国战略指导下的发展方略,认为:应提炼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华体育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武术健身的独特功效,弥补群众体育发展不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竞技武术的表现形态,突出竞技武术的民族特色,为进入奥运不懈努力;建设完备的武术产业体系,加速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加大武术教育实施力度,凸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优势,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武术国际影响力,发挥武术对中华文化传播的作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稳步推进武术职业化进程,推动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美学与武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为了准确把握中华武术的审美特征,使其保持独有的魅力走向国际体坛,本文论证了中国古典美学在历史发展中与武术同步、一些特殊的美学内容为武术所吸收,从而构成武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作者认为:武术之美是东方传统审美意识的外在显现,武术作为代表中国古文化的健身体系,以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展现高远的审美理想,对竞争日益剧烈的现代竞技运动产生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武术文化和全民健身的内涵,结合二者内在的关系,论证了这一事实:武术有巨大的魅力,表现为武术文化在全民健身中具有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必然会成为全民健身体系的核心内容;武术文化在全民健身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担负着培养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中,追求身心健康,涌动全国的健身潮已经成为古老中国一张最为生动的面孔。天空中的风筝,小巷里传出的"嗡嗡"空竹声,街心花园里上下翻飞的毽子……中国人有许多传统独特的健身方式,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大秧歌……各种各样的健身项目都拥有着各自的钟情者。在众多的健身方式中,武术,以古老的传统和独特的魅力拥有着最多的习练者。优雅飘逸的木兰扇,趣味横生的太极球……近几年来,古老的武术涌现出很多新鲜的健身方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其中,在快乐健身的同时,追求健康的人们正在享受着武术健身带来的乐趣和益处。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将陆续刊登近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武术健身法,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武术文化形成的本源,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对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审美上的"形神兼备",还是健身养生中的"内外兼修"、"形神合一",或者道德范畴的"崇尚武德"、"重义轻利"等,都体现了中华武术承栽着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在与外部环境、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得到锤炼和发展.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碰撞,中华武术文化必将显示出其勃勃生机,成为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作为反映中国人民智慧的一种实践过程,清楚地表明了它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的国术,中华武术传承和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文化.实际上,武术文化如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从一出现便开始努力向外传播,而其运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其文化的当代传播.文章运用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当代中华武术文化传播具体方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了武术文化传播推广的意义,指出了影响武术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武术文化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中华武术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华武术的国际推广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推动中华武术国际推广的角度出发,对中华武术在国际推广中的自身优势与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发掘中华武术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全方位建设武术国际推广人才队伍;创新中华武术国际推广的方式等中华武术的国际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9.
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与大众体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后奥运时代的来临,体育发展战略必然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转变。武术被称为"国术",其文化积淀很深、群众基础雄厚,在后奥运时代发展中华武术有很大的优势,有助于我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道路。文章从中华武术的特点入手,在探讨后奥运时代大众健身特点的基础上,从后奥运时代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意义、推广武术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了后奥运时代中华武术对大众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人说20年     
《中华武术》2002,(11):4-5
中华武术魅力无穷。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武术需要宣传,宣传需要武术。你们有幸从事武术的宣传报道是很光荣的,任务也很艰巨。 《中华武术》杂志作为传播武术的专业媒体在过去20年中发挥了特殊作用。由于你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华武术》已成为海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最喜爱的刊物之一。作为一名老体育工作者,贵刊的普通读者,我衷心祝愿《中华武术》越办越好,在挖掘传统武术、全民健身、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创造新的业绩。在武术进入奥运会、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再立新功。 ——李梦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名誉主席、国际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11.
形意拳文化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技击性和健身性两种属性。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时期,已逐渐发展成为强身、健身、修身养性的全民健身体育项目。在社会转型时期要保护、传承、延续形意拳文化的特性,需要学习、借鉴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经验,丰富和推动形意拳文化的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国际体育大舞台的竞争,显示形意拳文化的价值和魅力,走一条民族化、科学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散手运动的健身防身的功能和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志勤 《体育学刊》2000,(4):121-122,124
武术散手运动在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掌握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内外舍一,形神兼备,独特地表现在一定条件和规则下,形成两人斗智较力的徒手搏斗,这种集中体现中华武术精髓的攻防技击练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群众性,并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所向往,能充分有力地体现散手运动在健身、防身方面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本文就散手运动健身、防身两方面作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竞技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背景比较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21世纪的世界文化将呈现既多元又趋同,既独立又共识,既冲突对立又和谐并存的交汇融合趋势。这种趋势将深刻影响并促进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中华武术作为东方体育文明的典型代表,融入奥林匹克运动将是大势所趋,因为武术本身所蕴涵的巨大文化内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然而,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毕竟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了解差异,寻找最佳契合点,从长远发展的视角审视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对武术在世界体育中确立最终地位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武术的最终目标不只是走上奥运舞台,而是向全世界贡献一种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4.
信息6则     
中国武协将出版《中华武术图典》本刊消息为纪念邓小平同志题词“太极拳好”20周年和检阅中国武术协会40年来取得的成就,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中国武协决定编辑出版《中华武术图典),作为纪念庆典的献礼。这部”图典”包括名人武术题辞、名人武术字画、图说武术简史、拳种流派、健身气功、绝招秘枝、竞技武术、民间武术(含群众性武术活动)、学校武术、武术典藏、国际武术交流、武术馆(校)名录、武术研究会和学会名录等。(英逢)健身气功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本刊消息为了配合《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和《健身气功师技术等级评审办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武术发展战略述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中华武术发展的历史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从竞技武术发展战略、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健身武术发展战略三个方面提出中华武术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融健身、技击、观赏于一体,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形态,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体育文化运动。武术运动世代相传,长盛不衰,与时俱进,尤其在文化和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文章论述了武术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健身及文化价值,进而提高其专业及文化素养,最终为促进其形成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崔乐泉 《收藏》2008,(4):90-96
武艺武术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是集实战.表演和健身于一体的活动形式(图1)。它源于史前人类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并在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恪的运动形式。在历史的发展中,它不但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流派和系统的武术套路,而且具有独特的击技实用价值以及全面增强体质的健身作用和表演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和谐关系等诸多功能,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丰富民族精神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国门慢慢向世界打开,中华武术以其浓郁的民族性、观赏性和健身功能获得人们的青睐,尤其是电影《少林寺》的热映,一股以少林拳为代表的中华武术热迅速席...  相似文献   

19.
去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访问少林寺并观看武僧表演少林武术。近年来,在竞技武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传统武术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青睐,这与她是中华民族的一宗具有独特构成基因和传统魅力的文化遗产分不开。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收录了少林功夫和太极拳等7项武术遗产。为了保存好传统武术的“火种”,2007年春,中国武术协会着手组织并委托河南省中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制《中华武藏》,这不仅具有系统保护武术遗产的现实意义,还有着在保护的基础上继承、承理、研究、发展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武术文化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四、武术与美学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武术之美 ,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 ,各种武术项目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典美学内容。学者纷纷从中国古典美学中寻找武术美的渊源 ,探讨中华武术主要的审美特征 ,揭示武术独特的魅力。胡小明《中国古典美学与武术》 (《体育科学》1990年第5期 )认为 ,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内容 ,如气、韵、形、神、阳刚、阴柔等 ,为中国武术所吸收 ,形成了中华武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追求内在含蓄的表现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张晓林《试论中华武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