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甲、乙两个人要买同样的杂志,甲买一本差1.6元,乙买一本差1.2元,若两人合买一本,则还剩1.2元。一本杂志多少元?分析与解: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初看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改变思考问  相似文献   

2.
一些数学题中的数量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对已知条件中所有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弄清题中隐藏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途径。否则,易被片面现象引入岐途,以致出现错误。例甲、乙、丙三人各拿同样多的钱去买同样价格的练习本。买了以后,甲和乙都比丙多要了6本,因此,甲、乙分别给丙人民币0.36元。求每本练习本的价钱?马小虎审完题认为甲、乙两人比丙多要了6本,因此甲、乙分别给丙0.36元,就是6本练习本的价钱,所以每本练习本的价钱就是0.36÷6=0.06(元)。由于马小虎忽略了三人拿同样多的钱所买的东西应平均分这一重要条件,判断错了数量关系,他的…  相似文献   

3.
甲、乙两个同学去新华书店,且都看中了同一本书。一掏口袋,两人才发现钱都不够,算了算甲还差1元2角9分,乙还差1分。于是两个人将钱合起来打算先买1本,一看钱正好合适。请问书价多少?两个同学每人身上各带了多少钱?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分析,如果补上两人所差的钱1元2角9分+1分=1元3角,那么他们恰好可买两本书,而现在他们手中的钱却正好可买1本书,可见书价是1元3角,甲同学有1分钱,乙同学有1元2角9分钱。筌变未知为已知@彭相萍  相似文献   

4.
例1:一个学生若用自己全部的钱买8本本子,他还剩1.2元,如果买15本这样的本子,他还缺1.6元,问一本本子多少元? 分析:(1)两次本子差:15-8=7(本)  相似文献   

5.
肖六芹 《教师》2008,(3):54-54
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学校需要60个排球,甲、乙两个商店的排球质量和价格一样,每个25元。两个商店各有优惠措施,甲商店是“买五送一”,乙商店是打八点二折。学校该到哪个商店购买排球?60个排球该付款多少元?  相似文献   

6.
在购物中几个人合买、垫付、还钱……是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这类题无论数量关系如何复杂,解答时都可以从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逐步分析、推理,直到所需的条件都成为已知条件为止。例甲、乙、丙三个人去商店,合买一根13米的跳绳。丙没有带钱,由甲付了8米绳子的钱,乙付了5米绳子的钱。第二天,丙带了应付的1.3元还给甲和乙。请计算丙应还给甲、乙各多少元?分析与解:要求“丙应还给甲、乙各多少元”,应要知道每人应付多少元和甲、乙各付了多少元。从“丙带了应付的1.3元”,可以知道每人应付1.3元,但不知道甲、乙分别付了8米和5米绳子的钱是多…  相似文献   

7.
1 .999只222 333 x 334==()。2.姐妹两人共有18本故事书,姐姐有故事书的本数比妹妹的2倍少3本,姐姐有故事书()本。3.下图是由15根火柴棒组成的图形,请你移动2根火柴棒,使它变成5个同样的正方形(请画出来)。J INGSAI丫UANDI母.将5一10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的圆圈里,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2飞。︸攀豁卿89 5.有甲、乙、丙、丁四个捐款人,乙捐的钱数是甲的2倍,丙捐的钱数是乙的3倍,丁捐的钱数是丙的4倍,四个人捐款的总钱数是132元,则甲捐了()元。- 6.某小学举行数学竞赛,一共有一10道题,每做对1道题得8分,做错1道题倒扣…  相似文献   

8.
一、能明显体现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两步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提出中间问题,难点是题中只有两个条件,某个条件需重复使用。教学时若能根据题意写出数量关系式,那么,隐蔽在题中的中间问题就显露出来。如: 例1 李老师买篮球用15元,买足球比买篮球少用8元,买篮球和足球一共用多少元。写式:买篮球钱数(15元) 买足球钱数(?元)=共同钱数可见,中间问题为买足球的钱是多少元,这样尽管“15元”的条件要重复使用,解题也不容易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9.
笔与本     
笔每支a元,本每本b元.a,6为自然数,0相似文献   

10.
变中有不变     
例1甲、乙两人共有人民币若干元,其中甲占60%。若乙给甲12元,则乙余下的钱数占总数的25%。问甲、乙两人原来各有人民币多少元? 此题的特点,可概括为:变中有不变。题目中,甲、乙两人各自的钱数发生变化时,两人共有的钱数是不变的。解答此题的“突破口”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1.
例1 有甲、乙、丙三种商品,某人若购买甲种商品3件,乙种商品7件,丙种商品1件共需24元;若购买甲种商品4件,乙种商品10件,丙种商品1件共需33元;则此人购买甲、乙、丙各一件共需多少元?解:设每件甲种商品为x元,每件乙种商品y元,每件丙种商品z元.根据题意,得3x+7y+z=24 14x+10y+z=33 2解得x=9-3yz=2y-3,∴x+y+z=(9-3y)+y+(2y-3)=6(元)答:此人购买甲、乙、丙商品各一件共需6元.例2 甲、乙、丙三名学生一共解出100道题,但每个人都只解出了其中60道题,将其中只有一个人解出的题叫做难题;将三个人都解出的题叫做容易题;求证:难题刚好比容易题多2…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实验教材(修订版)第十一册第91页有这样一题: 有同一种商品,原来每件卖25元。后来甲商店打八折出售,乙商店买十送一,丙商店这种商品买够200元返礼券45元。这种商品在哪个商店买比较便宜?  相似文献   

13.
我是班里的“数学迷”,平时喜欢解些数学趣题,这不,五年级的萌萌就递来一道:两个同学出同样多的钱买了一批学习用品,甲拿了10本练习本,乙拿了6本练习本,其余的学习用品都平均分。因此,甲又补了2.4元钱给乙。问每本练习本多少钱?我让萌萌先谈谈她的解题思路,她认为:相差的钱数÷相差的本数=练习本的单价,即2.4÷(10-6)=0.6(元)。粗略一听,好像挺有道理,其实不能这样理解,她没能理解“甲为什么补了2.4元钱给乙?该补几本的钱?”正确的解法可假设甲“退”2本练习本给乙,这时,甲乙俩就真正平均分了,然后,再从乙处“买”回2本练习本,“付”了2.4元…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12题,题肢迷惑性大,学生容易掉入陷阱。(原题略)本题考查的是相关商品,参考答案为D。对于甲复印机和乙复印机是替代品这一判断学生基本不会出错,可以排除B、C两个题肢。但对于后面的理由说明学生则从题干信息"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直截了当地得出结论,从而掉进了出题人设置的陷阱: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因此选A,而没有进一步思考单凭这一点并不能说明买甲复印机就比乙更划算。面对这种陷阱,我们应从四个方面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5.
[作文考题]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题目甲:《我渴望_____》;题目乙:《他真_____》.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下面横线上.②写成 5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③思想感情真实健康.④文章中不准出现真实的人句、校名.⑤题目乙中的“他”不能是报纸、杂志公开宣传的人物.[考场作文]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56分)以下每题的4个结论中,仅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题后的圆括号内.1.已知式子 (A)士1(x一8)(x+1)}x.一1 (B)一1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C)8(D)一1或82.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上标着连续的整数,若相对 的两个面上所标之数的和相等,则这六个数的 和为(). (A)75(B)76 (C)78(D)813.买20支铅笔、3块橡皮、2本日记本需32元,买39支铅笔、5块 橡皮、3本日记本需58元.则买5支铅笔、5块橡皮、5本日记本 需(). (A)20元(B)25元(C)30元(D)35元4.仪表板上有4个开关,如果相邻 的两个开关不能同时是关的,那 么…  相似文献   

17.
[题目]甲有28本故事书,乙有10本,甲给乙多少本后,两人同样多? [一般解法]此题要求甲给乙多少本后两人同样多,既然要求同样多,也就是把两人的书平均分。要想平均分,必须先求一共有多少本,一共有28 10=38(本);然  相似文献   

18.
1。2001+2000—1999一1998+1997+1996一…+5+4—3—2+1=——。 2.将自然数的平方数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成一串有序数列1491625364964……,第11个位置上的数字是9,第88个位置上的数字是~—。 3.某老师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台电脑。买时第一个月付2000元,以后每月付1000元;或者前一半时间每月付1500元,后一半时间每月付750元。两种付款方式的付款总数、时问都相同。这台电脑的价格是一一元。 4.某校六年(4)班56人选举班长。候选人是甲、乙、丙三人,得票数最多的人当选。在开票中途累计时,甲得16票,乙得13票,丙得9票。此后,甲最少还要得一票才…  相似文献   

19.
题1 暑期60名师生去旅游,看到在某景点一商店门前的黑板上写着:“汽水1瓶1元,每5个空瓶可换1瓶汽水.”试问:60名师生要每人喝1瓶汽水,最少要买汽水多少瓶? 题2 暑期放假的那天,有甲、乙、丙三位在外地就读的初三学生合乘一辆出租车回家,讲好大家分摊车资.甲在全行程的1/3处下车,到了2/3处乙也下车了,最后丙一人坐到终点,共付90元钱.请同学们算一算,甲、乙应付给丙多少钱.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举行的月考中,我偶然看到两道相似的题,但仔细思考它们的解决方法却有区别.两道题如下: 方案一 成人每人150元,儿童每人60元 方案二 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100元 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书下册第15页第10题. 旅行社推出红旗渠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 (1)成人6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2)成人4人,儿童6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按两种方案分别购买: ①150×6+60×4=1140(元),(6+4)×100=1000(元),1140元> 1000元.答:买团体票合算. ②150×4+60×6=960(元),(4+6)× 100=1000(元),1000元>960元.答:成人儿童分着买合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