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了高校总量不足、办学经费不足、办学质量下降、办学层次趋同、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应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一主多元办学体制,建立"金字塔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建立各层次高校之间的合作网络,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探索毕业生就业新模式,以确保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健康有序.  相似文献   

2.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到 2 0 10年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要从现在的 9%提高到 15 %左右 ,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 ,党和政府对民办高校寄予厚望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办学 ,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民办高校在教育大众化事业中肩负重大的历史责任。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才能使民办高校抓住机遇。上质量创特色是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在理论认识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把高等教育等同于义务教育,将其视为公共产品;二是将高等教育单纯地视为一种具有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社会消费事业。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必须走出上述理论认识误区,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宏大的产业来发展,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更多的适龄青年进入大学接受高中后的教育,但也有众多的青年因经济的原因导致就读大学变得困难。为使有心智能力的青年如愿以偿,作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并促使其大众化乃至将来不久就会实现普及化的中国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必须当仁不让地担负起资助青年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任。这是美国的有效经验,我国尤其是广东省可以借鉴其成功的做法,探索建立起一套以政府为主体的针对不同目标群体、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奖助学资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进入大众化阶段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必然选择。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办学主体,收费和教育成本分担等同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是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结构是顺利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强化"生命线"意识,确保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建立开放、多元化的就业制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讨论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现代大学制度视角,提出建立以政府、高校、社会三方为主体,由社会中介评估制度、高校全面质量保障制度和政府公共服务制度组成的多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渠道的教育经费筹措体系 ,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力度 ,大力发展高教产业 ;建立高等教育与市场连接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多样化大众高等教育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是建立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为此,要克服传统社会心理障碍,树立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大力发展非学术性高等教育;对多样化高等教育体制进行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大众化对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 ,以及高等教育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以促进大众化。全文共分 4章。第一章理论分析 ,从体制的主体自主性、公平、效率和整合性四个维度分析了现阶段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体制的先进性 ,并指出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造成的体制不均衡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制度性根源。第二章研究办学体制改革 ,主要对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校办学自主权、办学主体多元化、产权制度与民办高等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三章研究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研究发现 ,在公立高等教育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 ,我国高等教育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包括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 ,两者呈非均衡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其核心则是教育质量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高等教育融入终生教育体系。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方面 ,应注意解决好规模速度、资金投入、资源的开发与合理配置、毕业生就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中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比较分析显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教育发展之间存在深刻的互动关系。在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高职教育发展必须健全学制系统,完善法制体系,创新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13.
Against the context of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initiated in 1998, this Special Issue sets out to critically examine the major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present article sets out the broader policy context for the Special Issue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reviewing the rapid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More specificall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ends in China through the massific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processes in transform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also highlights the major arguments of the articles being selected for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了三种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它们是二元制模式、一体化模式和多样化模式.三种模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各自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对各种模式争论的结果,多数认为应采取多样化的模式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我国亦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对中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比较分析显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教育发展之间存在深刻的互动关系。在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高职教育发展必须健全学制系统,完善法制体系,创新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整个高等教育领域面对诸多的挑战,财政压力、身份定位、效率低下、社会公益和多样化、学术和商业平衡.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分析营利性高等学校对于这些挑战的独特回应,从而理解营利性高等学校兴起的动因和营利性高等学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若干改革中,高等教育机会多样化是其中的重要改革。澳大利亚通过设置“第13学年”、增强高中与高中后教育的互动、推行宽基础学习、打破传统高等教育形态进行开放高等教育等策略,进行了教育机会多样化的改革。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设立“教育缓冲区”,增强高等教育过程的灵活性,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推进高等教育机会多样化改革理应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公平和效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效率是一对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对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但它们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 ,如果确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观点 ,公平和效率是可以兼顾的 ,美国和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例就是证明。当然 ,要注意公平是有相对性的。  相似文献   

19.
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状况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经费总量持续增长。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全面启动,学生数量大量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来说又显不足。本通过对我国1991~2002年教育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的相关分析。运用SPSS软件建立了三的线性预测模型,通过检验,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并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量作了预测,发现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教育经费筹措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社区教育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美国社区教育处于成长期的中后阶段,宜采取适度的增长型、差异化战略。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具备了导入期的典型特征。我们可以适当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社区教育采用增长型战略,完善技术和服务,建立先入优势,发展特色教育,开发新客户,加强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