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胡瑶 《早期教育》2005,(7):35-35
这些“蒙娜丽莎”是孩子们在欣赏了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后的即兴创作。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一面大镜子,孩子们看过原作后,对着镜子想象,模仿蒙娜丽莎微笑的神态和动作,然后画了出来。因此从这些“蒙娜丽莎”身上,不仅能看到神秘,端庄、矜持的经典微笑,还隐约能看到孩子们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小火炬》2010,(5):15-15,29
《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1506年间,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蒙娜丽莎的微笑被不少美术家称为“神秘的微笑”。这幅名画有很多的赝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4幅,她说:“我实在太喜欢《案娜丽莎》了,但它是一件孤品,所以只得以赝品自娱。”下面我们分别展示真品与一幅赝品,  相似文献   

3.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代画坛巨匠达·芬奇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名画——《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并非绝世美女,但她的微笑里却流露出不经意的美丽。画面背景的山水幽深苍茫,人物姿态优雅高贵,笑容神秘微妙。  相似文献   

4.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代画坛巨匠达.芬奇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名画——《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并非绝世美女,但她的微笑里却流露出不经意的美丽。画面背景的山水幽深苍茫,人物姿态优雅高贵,笑容神秘微妙。可以  相似文献   

5.
(一)蒙娜丽莎微笑揭秘 沈致远 近五百年来,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怀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引起了种种猜测和议论。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当你注视她的笑容时,先是看到微笑,既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儿再次神秘地隐去……  相似文献   

6.
《蒙娜丽莎》画像原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画家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让世人倾(qing)倒,因此仿制这幅名画的人不少。美国芝加哥有一家出售(shou)蒙娜丽莎复制  相似文献   

7.
大凡对绘画感兴趣的同学,一定不会不知道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和圣徒基督的悲壮很难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这两幅名扬全球的画作的作者却知之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其实,名画作者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并且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各种不同的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恩格斯语)中世纪的欧洲,瘟疫流行,加上教会与封建主的双重压迫,人们生活在黑暗中。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文艺复兴唤醒了漫漫黑夜中的欧洲人。人们惊喜地发现,古典文化艺术重…  相似文献   

8.
据说,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她那甜蜜的微笑,就是音乐作用的结果。相传蒙娜丽莎是一位商人的妻子;当达·芬奇给她画像的时候,正赶上她的儿子刚刚死去,因为思念爱子,蒙娜丽莎整天闷闷不乐,愁容满面。为了使她能微笑起来,丈夫请来了许多幽默大师,给她表演滑稽戏,但都未能使她摆脱忧愁与烦恼。后来请来一支乐队,  相似文献   

9.
李艳娥  李艳良 《成才之路》2011,(33):91-I0016
一、微笑面对学生.创设轻松氛围 还记得蒙娜丽莎的微笑吗?那微笑甜美动人,可亲可爱。无不让人为之倾倒。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对于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画,大家最熟悉的一定是《蒙娜丽莎的微笑》。下面这幅《抱银鼠的女人》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它被收藏在波兰一家博物馆内,被波兰民众誉为国宝呢。  相似文献   

11.
永远的微笑     
<正>对《蒙娜丽莎》名画中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人们一直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带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但我读出的更多的是她舒畅温柔的美。端详这幅画,让人如沐春风,神清气爽,即使你心中  相似文献   

12.
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中的那位端庄美丽的蒙娜丽莎女士,一直令许多人着迷。蒙娜丽莎之所以令人着迷,是因为她那似笑非笑的神秘笑容。很多人站在这幅名画前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蒙娜丽莎有时像在笑,有时又不像?随着科学家对蒙娜丽莎面容的不断研究,蒙娜丽莎神秘笑容的秘密被逐步揭开。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让我的学生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因为她的亲切与神秘,让全世界的人为之倾倒,而我却因有一天吝啬自己的笑容,与学生对簿课堂。  相似文献   

14.
空墙的魅力     
空墙是空的吗?不一定。法国巴黎卢浮宫的一面空墙就吸引过数以十万计的游客。本来这面墙不是空的,而且悬挂着法国的镇国之宝达·芬奇的经典名画《蒙娜丽莎》。每天来参观《蒙娜丽莎》的游客就有近万人。  相似文献   

15.
庄酒  吴欣 《课外阅读》2006,(8):16-16
儿子拿来幅蒙娜丽莎的画问我,老爸,你说,这个美吗?我不假思索地说,当然美,要不怎么说是世界名画呢。儿子又问,那你说,美在哪?我的美术知识不多,但还是硬撑着给他讲了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  相似文献   

16.
愉快的旅程     
人人都可以欣赏艺术。但是,面对一幅世界名画,譬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除了以“神秘的微笑”这几个字概括之外,你还能从中体味到更多的审美愉悦吗?真正的“欣赏”不只要通过眼睛,更要通过大脑来完成。艺术欣赏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要像上学认字似的经受系统的训练。但是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多读一些和艺术相关的书。多看一些艺术展览,无疑是一大“门径”。这样,你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练就了“艺术的眼光”。  相似文献   

17.
空墙的魅力     
空墙是空的吗? 其实不一定。法国巴黎卢浮宫的一面空墙就曾经吸引过数以万计的游客。本来这面墙不是空的,而是悬挂着法国的镇国之宝达·芬奇的经典名画《蒙娜丽莎》,每天来参观《蒙娜丽莎》的游客就有近万人。  相似文献   

18.
关耳 《教育艺术》2006,(12):34-35
美国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情节并不曲折复杂,但却真实可信,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画是名画,人是名人。静夜里,我扭亮窗前的台灯,柔和的光线驱散了满室的黑暗,也照亮了一位西方女子的脸庞。抬头一看,挂在眼前的是那幅闻名遐迩的《蒙娜丽莎》。说来真是好笑,一向简单好俗的我不知为何对这幅含蓄隽永的传世名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女主人公那迷人的微笑总如一个遥远但清晰的片断闪现在眼前。不为打发时间,也不为考古研究,好像只为“看”这个平实的字眼,只为静静地融入那终成永恒的意境去升华灵魂,拥抱这来得轻松飘逸的域外之风一般。渐渐地,着迷的我竟发现这位意大利女子的神态在不同气氛中可以产生微妙的变化(或许是逼…  相似文献   

20.
图览世界     
《蒙娜丽莎》的微笑里含有神秘代码 据报道,意大利的研究者借助高倍显微镜在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眼中发现了神秘的“达·芬奇密码”。蒙娜丽莎右眼球上有黑色L、V字样,这是莱奥纳多·达·芬奇的姓名首字母,而左眼球上的字符则较难分辨,看起来是字母C、E或者是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