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拖堂种种     
下课拖堂是我们学生最反感的事,恰恰又是敬业的老师们常做的。我的老师们个个才识渊博,就连拖堂,也是各有特色。数学老师——自由选择下课铃响了,我们条件反射般摆好了助跑姿势,准备在第一时间冲出教室。可数学孙老师仍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一道未讲完的几何题。八十多双眼睛渴望地看着她,仿佛在祈求:能早点下课吗?  相似文献   

2.
解析拖堂     
我认为,实质意义上的拖堂,不单指拖后下课,还应包括提前上课和拖后放学。拖堂在教育界已是司空见惯,有人见多不怪,认为这很正常,无需大惊小怪,更有人认为拖堂是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的具体表现,不但不应指责批评,反而应支持表扬,本人则认为拖堂有害无益,现进行粗浅解析。  相似文献   

3.
据我了解,拖堂现象在一些中小学还较为严重,学生对此很反感。拖堂现象在有哪些弊病呢? 其一,拖堂教学效果不好。当下课铃声一响,上面老师还在振振有词地讲课,下面学生却无心再听下去了,真正听课的寥寥无几。 其二,拖堂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下课铃声一响,学生就会产生习惯性思维——下课了!  相似文献   

4.
拖堂     
正快下课了.学霸们的眼睛紧紧盯住黑板.生怕老师少上一分钟的课;学渣们的眼睛紧紧盯住钟表,生怕老师会多上半秒钟的课。悦耳的下课铃声响起,老师把门一关:"讲完再下课!"没错,这就是拖堂。拖堂,始于小学,兴于初中,盛于高中,逐渐消失于大学.乃为学霸所乐,学渣所恶。在我们班.三位主课老师在拖堂方面那是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5.
感动于王栋生老师的一篇文章《她为什么会拖堂》里所写的黄老师。年轻的黄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一把好手,被市里推荐到省里参加课堂教学大赛。她做了认真准备,课上得很顺利,但临近下课时,意外出现了。她请一名同学概括课文内容,正说着,“赛场”提示下课的铃声响了。根据大赛规则,拖堂则扣分;如果拖堂时间过长,加倍扣分。小学生有点慌,说话结结巴巴。黄老师就安慰他:“不着急,你可以把话说完。”最终,黄老师因拖堂一分多钟被加倍扣分,所有的评委都为之惋惜。但黄老师有自己的看法:“当时根本没有选择,就按我的习惯做了。如果要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我觉得那个小男生的发言比我的名次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拖堂违法     
何恩鸿 《师道》2011,(4):20-21
以前在一线做教师时,有一点一直坚守:上课不拖堂。有时课没讲完,铃声响起,我会把半截话吞回去。有一次班级座谈会上,同学们对我唯一意见是我下课走人,希望"留步"。我当场回绝,理由有三:第一,下课时间是放松活动时间,与上课一样重要,大家应该遵守;第二,下课时间已经不再属于上一节课,我不能占用;第三,在学校,铃声为令,下课铃声就是下课律令,大家必须遵守。  相似文献   

7.
《教育》2010,(11):17-17
高毅哲10月8日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报载,上海某中学为治理拖堂现象,采用三段铃声对老师进行“预警(15秒)、缓冲(20秒)、下课(25秒)”三段提示,既留给老师收尾时间,又提醒其要准时下课,使数次严禁却难禁的拖堂顽疾在该校近乎绝迹。  相似文献   

8.
一次闲聊中,听到高三的一名学生说:"我一上午没时间上厕所."另一个说:"我妈妈让我多喝水,可我在学校根本没时间喝水,老师不能按时下课,刚下课,下一节课的老师又进来了."听到这样的话,我先是震惊,再一想,"拖堂"致使学生不能休息足10分钟,在校园里,尤其是在毕业班中是司空见惯的.然而"拖堂"真的能提高成绩吗?"拖堂"真的是无足挂齿的小事吗?我以为,能否按时下课,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的体现,也不仅仅是能否遵守学校制度或纪律的事情,而是一个关系到教育观念、教学效率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石清飒 《小学生》2011,(4):54-55
对于教师而言,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事情。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老师拖堂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有些教师提早上课,拖堂下课,把学生的课间休息打扫得干干净净,说什么:“上抢5分钟,下拖5分钟,多上10分钟,考试如神通。”特别是参加中考、高考的“主课”拖堂尤为严重。更令人吃惊的是,一些颇具规模和级别的公开课、示范课上,教师“拖堂”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练习设计是教材的一大亮点,但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使用却差强人意:有的老师将练习题作为例题进行讲解,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拖堂,老师累,学生更累;还有的老师直接将习题舍去,节约时间让学生直接开展题海战术。这两种情况显然都属于极端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可取。那作为数学教师,面对练习,该"舍"还是"不舍"呢?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10日 晴 我的好心情随着悦耳的下课铃声跳起了圆舞曲。 2:45,我们敬爱的老师很伟大的没有拖堂,我感激地目送她走出教室,用光速般的动作为下节课的学习物品做了预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如果老师有道题还示讲完下课铃就响了怎么办?当然是拖堂。可拖堂是学生们最讨厌的事儿。于是,为了拖堂成功而又不激起民愤,老师们使出了各自的拖堂绝招。 绝招一:推卸责任法 代表人物:数学老师 成功率:100%反对率:20% 实例:数学老师看了看表,还有两分钟就下课了,可黑板上还有一道题没讲呢。“快下课了,课代表来做一下黑板上的题吧。下面的同学看看他做得对不对。”课代表正做得起劲,下课铃响  相似文献   

13.
日常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下课铃响了,讲台上,老师依然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却再也平静不下来,不耐烦的、窃窃私语的、东张西望的、焦急的……更有一些大胆的学生要求上课老师快点下课。而这时,拖堂的老师都振振有词:“我还不是为了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又不拿加班费.就是直接拖到下节课上课.学生也应老老实实地在那儿坐着听课.否则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相似文献   

14.
解析拖堂     
实质意义上的拖堂,不单指拖后下课,还应包括提前上课和拖后放学。拖堂在很多学校已是司空见惯,有人见多不怪,认为这很正常,无需大惊小怪,更有人认为拖堂是教师工作认真的表现,不但不应指责批评,反而应支持表扬,笔者则认为拖堂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15.
    
"哎,老师怎么还不下课呀?"我小声地嘟囔道,漫不经心地看向讲台,心中焦急万分. 本来今天跟平常没有什么两样,偏偏在最后一节课时,老师拖堂了.这若是在平时还好,爸爸会来接我,可不巧的是,我今天要自己坐公交车回去.要是因为拖堂耽误了时间,没准会赶不上公交车……想到这里,我害怕极了.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深圳市景龙小学六(2)班许基龙:为什么老师喜欢拖堂呢?下课仅有10分钟也不放过,有时连下课出去走走的时间都没有。本来早上8点钟上课,有些老师偏偏7点50分  相似文献   

17.
杨永明 《教育文汇》2003,(11):32-33
要做一名称职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知识面要宽,基本功要扎实,还得有自己的风格个性.得有自己的招数。第一招,绝不拖堂。我喜欢掐着铃声上课,预备铃响。我一般不进课堂,下课铃起,立马下课,绝不拖堂。我觉得老师要珍视学生的休息时间,这是素质教育中人性化管理的最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8.
黎萌 《今日中学生》2013,(26):41-42
在枯燥无味、题海无边的初二生活中,我们最无奈的就是老师们的拖堂。他们霸占我们可怜的十分钟休息时间,他们拖堂时幽默可爱,就连拖堂的理由都那么别具匠心。语文老师——三班都快讲完了下课了,同学们都按捺不住,只等语文老师一声令下,准备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出教室,去呼吸呼吸外面新鲜的空气。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9.
<正>在枯燥无味、题海无边的初二生活中,最令我们无奈的就是拖堂了。拖堂,似乎是每个老师的"爱好",他们拖堂的时候,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可爱。语文老师:三班都讲完了下课了,同学们都按捺不住,只等语文老师一声令下,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出教室,去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语文老师推了推眼镜,清了清  相似文献   

20.
一张心声     
《广西教育》2013,(20):66-66
今天下课经过隔壁班教室,看到任课老师还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习题,而后排好几个同学已经趴在桌子上了。其他同学有的在搞小动作,有的在讲话,根本没有几个专心听课。我想:这样的课堂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吗?我们学校曾经做过一项调查,问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老师是谁。我记得有一位教学成绩挺好的老师被学生评为“最不喜欢的老师”,我很好奇,就偷偷问学生为什么。学生说:“她经常拖堂。”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拖堂过。作为老师,敬业精神值得学习,但也不能随意剥夺学生的休息时间。老师用心良苦,可是学生并不会因此感激,反而会因此心生厌烦。我想:老师要时时为学生着想,学生劳逸结合,才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桂林市荔浦县杜莫镇初级中学陆显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