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现行初中化学课本第113页上,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段中写道,“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但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在集气瓶里。”这种说法反复出现于各种版本的中学化学课本和一些资料中。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现作如下分析给予回答。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中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排空气法又包括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究竟选择哪一种收集方法由气体的性质即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溶解性来决定。凡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来收集,如收集O2、H2。收集装置如图1。凡是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和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的气体,如O2、CO2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如图2。凡是密度比空气小且不和空气中的某些成分的反应的气体,如H2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如图3。oZri厂排空气集气法图3向下排空气集气法气体的密…  相似文献   

3.
一、抓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则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其反应原理用文字表示如下 :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氧气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在牢记反应原理的同时 ,要记住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三种药品的颜色 .二、抓收集检验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该气体的性质 .凡难溶于水的气体 ,通常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又因为氧气密度…  相似文献   

4.
水的化学作用在《化学教学》92年第4期已有人撰文论述。本文主要根据水的物理性质说明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一、收集气体因为水是极性物质,对哪些极性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如H2、O2、CH4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度高。当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完气体后,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以免发生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二、检漏作用在化学实验中,对那些需要控制液体反应物体积的定量实验,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前必须用水检验所用仪器如容量瓶、酸式滴定管等是否漏液。另外也可用水检验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吗?这个问题是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同行的困惑,也是许多学生爱提的问题。笔者曾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同样众说纷纭。戴安邦说过: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化学特别需要从实验入手。人教版2012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18页提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态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查资料得知以下两点:第一,在标准大气压及温度为0℃时,1体积的水中可溶解0.88体积的CO2气体,CO2稍溶于水。第二,高中化学教材这样叙述:炔烃大多数在同  相似文献   

6.
乙炔制备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酒精一体积(用灯用酒精即可)和水四体积混合,然后与电石反应,此时生成乙炔的气流速度适宜于乙炔排水集气法收集和乙炔在空气中点燃,效果较好。如果增加酒精的比例,使酒精和水以1:2(体积比)混合,这时生成乙炔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H_2S气体有难闻的气味,且有剧毒,能麻醉人的中枢神经,影响呼吸系统。散入空气中能使人致头痛、昏迷,重则导致死亡。故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而H_2S又能溶于水,1体积的水解溶解2.6体积的H_2S气体,用排水法收集,难免因部分气体溶解而延长集气时间,造成较多的污染机会。 我采用了2—3%的硫酸代酸钠热溶液收  相似文献   

8.
实验证明虽然二氧化碳溶于水,但其溶解的速度很慢,所以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在排气法收集中,是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是否熄灭来判断二氧化碳有没有收集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浓度只要超过30%(体积分数),点燃的木条就会熄灭,所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判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9.
浓H2SO4H2C2O4NaOH溶液初中化学课本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两个实验只作了梗概的叙述,本文拟详述这两个实验的具体做法。一、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1.制备一氧化碳(1)取5克左右草酸晶体放入小烧瓶内,再注入25毫升左右的浓硫酸,按图1所示的装置装配好仪器。(2)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气体。取一个集气瓶放入水槽中,先注入三分之二体积的水(留三分之一体积的空气),然后收集满一氧化碳气体(得到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用毛玻璃片盖好后上下…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学化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实验 .掌握好它将 1为以后学习制取其他气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中要重点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个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采用加热固体法来制取 .其药品有氯酸钾或高锰酸钾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则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其反应如下 :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 +氧气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二种方法1 收集方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 验满和检验方法( 1 )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 ,如…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课本(必修本)第二册P152学生分组实验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操作分两步完成,本人认为此操作步骤存在以下缺点: 1.在实验步骤①中要求学生按教材中所列装置制取乙炔气体,然后验纯点燃。根据乙炔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的大小,乙炔较理想的收集方法是用排水集气法。而此装置不便于乙炔的收集验纯。  相似文献   

12.
利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计时收集)和向上排空气法(点燃火柴棒验满)三种方法进行收集,再在密闭条件下使二氧化碳气体与5mol?L-1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体系压强变化,经换算可得知不同方法所收集的二氧化碳纯度。结果显示,排水法收得的二氧化碳纯度最高,通过火柴棒验满收得的二氧化碳纯度最低。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中,学生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澄清石灰水和干燥的玻璃片分别检验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的变化[1]。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排水集气法的改进及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水集气法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一种常规方法 ,它相对于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有纯度高、收集充分、不用验满、浪费少、污染小等优点。但是 ,该法也存在可收集的气体有限 (不能收集可溶于水的气体 ) ,操作不便等缺点。笔者对其做如下改进 ,并加以推广 ,使其能收集大多数气体。一、原理由物理学知识可知 ,若向一充满某液体的洗气瓶中逆向通入 (短进长出 )不溶于该液体的气体 ,则可将其中的液体排出 ,并使容器内充满该气体 ,依据这一原理便可直接利用集气瓶通过排某些液体来收集气体。二、装置实验装置如附图。附图 实验装置三、操作方法1 .收集前 …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是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种子和新鲜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会释放二氧化碳。但按此实验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不论是实验装置还是实验方法上都存在很多弊端。原装置如图1所示。a.原装置的不足。①种子呼吸后释放的CO2会从漏斗口溢散(尽管漏斗口塞放了棉花),因此集气瓶里的CO2浓度不会很高。②CO2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气体,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CO2气体,故不宜使用排水法促使CO2从导管里排出。③由于该装置收集的CO2存在溢漏,使…  相似文献   

16.
“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水里的体积数。”它是我们定量比较气体溶解能力大小的依据。但笔者认为:中学化学课本中,对个别气体的溶解性的描述是值得商榷的。 一、甲烷比氧气和氢气还难溶于水吗?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坩埚、试管、镊子、试管夹、漏斗、量简、烧杯等仪器中,取用一定量液体药品用取用块状的药品用,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2.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且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如果读数时采取仰视角度,则量取液体的体积读数偏.3,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它溶于水,收集氢气最好采用法。4.把氯化钠、硝酸钾、氯化银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和物加水进行分离,可先用方法,再用方法,最后进行,得到的物质是.5.实验室常用和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二氧化碳可用.经过压缩的固…  相似文献   

18.
1个广口瓶、1个双孔塞及2根直角导管就可组成如图1所示的洗气瓶装置。当混有杂质的气体从a口进入并通过了瓶内能吸收其杂质的相应液体后,当其再从b口排出时,就能净化该气体。设想,若图1容器中装满水,从b口进入气体,即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排水法)。再设想,若图1容器中预装部分水(设A%体积水),从b口通入某气体(难溶于水)至刚好排尽水,用胶头密封a,b口,  相似文献   

19.
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20.
读者山东巨野 一中韩召钦,河北卢龙县中学张玉苓,重庆41中刘怀乐,山东邹县十九中鞠鹏程,湖北钟祥丰乐高中胡正荣、李儒秀等来信对1987年第三期本刊《制取哪些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一文指出:“凡利用块状固体跟液体起反应制取气体,只要反应不需加热而且生成的气体不是易溶于水的,就可应用这种仪器。”若按这种说法,那么课本上在基本要求内容中的乙炔气体的制取也可使用启普发生器,乙炔溶解度0.1升(18°C)比硫化氢溶解度2.6小得多,反应物是电石和水。而实际上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