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丽萍 《天津教育》2007,(12):35-35
什么是“常态”?我理解至少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常者,日常、寻常之谓也,常态就是高频出现的平常状态,就是未经雕饰的自然状态。其二。常者,规律也,常态就是合规律状态。回归常态的校本教研就是基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自然状态的教研,就是尊重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教研,就是平平凡凡、踏踏实实做教研。  相似文献   

2.
《职教论坛》2015,(34):74-74
鄂甜在《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22期中撰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内涵,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的新挑战,并提出了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新策略。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就是由过去经济超高速增长的“非常态”转入经济适度发展的“新常态”。在此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是中高速的,但是结构要比过去更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例更高。要实现“既适度增长,又结构优化”的新常态.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一、“以人为本”成为职业教育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常态”是指事物的基本形态,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基本状态。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常态”构成并由“常态”决定的。“回归常态”并不是意味着回到过去,也绝不是意味着简单与平庸!“常态”其实就是“实在”,就是“真实”,凡实在的、真实的必然孕育着博大,蛰伏着悠远,蕴涵着深刻。岂不知,崔峦会长的“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是一种常态;张庆老师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教学是一种常态;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是一种常态;还有成尚荣督学指出的“语文教学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等也应是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4.
<正>习总书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而教育是人学,是培养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的事业,教育更应该树立一种新常态意识,体现一种新常态思维。而现代学校管理是一个多元化、复杂而动态的综合过程。什么是校长的管理素养?我认为,校长的管理素养就是校长具有的承上启下、协调资源,为学校的长久发展而具备的既能严格贯彻上级组织的教育发展战略,又能结合本校具体状况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调动各部门积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新常态"一词突然爆红,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高频词,这得益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提"新常态"。这一词汇不仅涵盖中国经济发展领域,而且是针对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遇到的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思路。何谓新常态?"新"是有异于旧质,意味着不同以往;"常态"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新常态闪耀着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智慧。通过新常态透视中国未来发展的抉择,绝非一时  相似文献   

6.
汤勇 《学子》2015,(4):51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经济运行和发展,有它的内在规律,而教育是人学,是培养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的事业,人的发展和成长相对于经济,更有其必然规律,教育更应该树立一种新常态意识,体现一种新常态思维。新常态下的教育,不应该是强迫,而是引导;不是灌输,而是浸润;不是施压,而是影响;不是改造,而是改变。它  相似文献   

7.
马兰霞 《现代教学》2005,(10):18-19
郭老师的课例充满着一种自由探讨的氛围,生长着一种民主的气息。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最可贵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而关于思想的自由。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妨碍人的思想自由有五大因素,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坏的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到底是“好的教育”还是“坏的教育”?像郭备老师的这种课就是“好的教育”,但可惜这样“好的教育”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这样的教育能够成为常态的话,我们何愁不出创新人才呢?  相似文献   

8.
“数学常态课”顾名思义,就是常规状态下、自然状态下的数学课。常态下的好课就是要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在平时工作繁重的“常态”情况下追求“不常态”的效果。以下是我的几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9.
《青海教育》2015,(4):1
2014年5月,“新常态”首次被提出后,很快成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描述。这个新阶段,就是一改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一直追求的高速发展状态,减速换档为中高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减速换档,看似是发展速度上的调整,但真正意义却在于经济发展深层次的变革,这涉及经济发展的结构与动力,一系列制度与管理的创新。“新常态”就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一次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从根本意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教育指向教育的本质和核心,这个本质就是"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百多年来始终坚信不疑、坚定不移地传承着爱的教育。基于稳定性要求的新常态教育要有一个基本的实践范式,这种范式的建构会让新常态教育的发展更有目标和方向。这种范式不是静止的、僵化的建构,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南师附小对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框架进行了具体而有创造性的校本建构,初步形成了基于爱的教育的"原色课程"和"生长课堂"体系,这代表着新常态教育的一个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1.
新常态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表现出城镇化发展速度从“高速”到“中高速”的转变,城镇规划从“简单增量”到“优化存量”的转变,城镇建设从“生存空间”到“复合空间”的转变.由此城乡规划专业也要主动积极对接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对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和规划人才培养的影响,在课程体系、教育目标、学科体系中实现教育、教学的及时转型,使城乡规划教育更好地为新常态下各项城乡规划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的热词,引发了各领域的普遍关注与思考.本文的“新常态”是指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导下,以崭新的理念、有效的策略、多样的途径,有力地推进工作,呈现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状态.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思想与观念的呈现的表达,似乎是一件很常态的事;与之相关联,表达的“私域”与“公域”边界的无法设定甚至模糊不清,同样也是一件常态之事。因为如同人必须生存一样,人不能没有表达,表达就是一种生存,或者就是一种生存表达。需要追究的是:对表达发生作用的解释,还可能从什么维度找寻?这些作用,怎么使表达的选择走向了一种不选择,继而又走向了一种人为选择?这些选择与人的解读、人的处境、人的生存之间,构成了一种怎样的关联?文章以为,植根于实践的规则,更具有某种非强迫性;规则的“显”与“潜”之间,也更具有某种合谋,前者导致的就范,既无奈又自愿;后者导致的结局,既有形又无痕。由此生发出的表达策略,就不仅仅是简单迎合的趋强,而且有多种谋求的博弈,亦不排除异化的可能,甚至还有更多。  相似文献   

14.
创建特色学校,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不断增强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什么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怎样培育这种原动力?”是校长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学校精神就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一个学校要创建特色学校,更需要有一种共识,有一种精神,有一种正气,爱校如家,视生如子。  相似文献   

15.
真实不等于浅薄。常态不等于平庸。如果“常态”永远是一付“老面孔”,如果“常态”一成不变,那就真的应该淘汰。我们所说的“常态”,是指基本形态,而这种形态是发展着的,是变化着的。常态是动态中的常态。所以,“回到常态”决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要充分发扬与保持课改中出现的新状态,摈弃华而不实的“非常态”。如果我们脑子里缺少这种辨证思考,就可能回到老路上去,这将是十分危险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种新常态,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要优化升级,将告别高投入、低效率、重污染的落后产业,发展高科技、低污染、有前景的朝阳产业。“新常态”的提出,彰显了国家对现实问题和未来挑战的清醒认识,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远大目标。教育改变个人命运,决定国家未来,教育  相似文献   

17.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集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她指出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推进教育过程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的发展。教师对教育过程的把握就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常态教学文化,就是常态组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现象。在准备公开课或示范课的一次次磨课过程中,教师会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日常教学行为的自然流露往往更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笔者列举几种常态教学现象,试从“观念文化”到“行为文化”的内化、“接受型”与“探究型”文化的演变、“师定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三个方面解析幼儿园教学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公开课的教学,可谓“遍地开花”,尤其是新课改方面的,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的语文教师,我却想说:能否让公开课少一些彩色泡沫,让其回归真实的状态?能否给予常态课多一点关注,让其真正为教育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应然状态,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提出了融合、开放、升级发展的新要求。文章拟通过构建“进阶式双趋向6C”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助力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创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