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生物钟”又称“人体生物节奏”本文根据“人体生物钟”的基本规律,探讨了此规律与青少年训练及竞赛的关系,并提出青少年训练及竞赛必须依据“人体生物钟”的基本规律。“人体生物钟”现象是一个有待于继绩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专家认为,冬季健身最佳时间为14点-19点。因为,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按"生物钟"规律来安排运动时间,对健康更有利。下午14点-19点之间,室外温度比较高,人体自身温度也比较高,体力也比较充沛,很容易兴奋,比较容易进入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3.
“人体生物节律”即“人体生物钟”俗称“天钟”。就人类而言,无论生活空间、时间怎样改变,人体生物钟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黑夜降临感到困倦,清晨即会主动苏醒……这就是“人体生物钟”对人体的支配作用。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由于性腺、甲状腺分泌旺盛,使交感神经对心脏的紧张性影  相似文献   

4.
时钟的一天是24小时,而人体生理学上的时间一天需要25小时。这种时间差会引起人体的没有特殊理由条件下的疲劳。最近美国学者进行研究,提出十项疲劳解除法: ①一定要遵守睡眠时间。在重要会议或电影高潮时睡的人都是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的不深的表现。婴儿一天睡16小时,能走的孩子睡12小时,成人  相似文献   

5.
运动有利于健康,但如何科学运动则是门学问,很有讲究。■择时根据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因此,按“生物钟”规律来安排运动时间则对健康更为有利。早晨阳光初照,空气新艳,这时锻炼可以增强肌力,提高肺活量,对呼吸系统或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大有好处。下午则是强化体力的好时机,肌肉的承受能力较其他时间高出50%,特别是黄昏时分,人体运动能力达到最高峰,视、听等感觉较为有利,而心跳频率和血压上升。晚上运动有助于睡眠,但必须在睡前3—4小时进行。强度不宜过大,否则反而导致失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在日本、美国、瑞士、加拿大等国 ,生物钟的应用十分广泛 ,而且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引入生物钟理论后 ,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 ,但利用人体生物钟进行武术训练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目前武术逐步成为一个国际的体育项目 ,它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有效地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势在必行。所谓人体生物钟 ,简单地说 ,是人体的基础代谢、内分泌、脉搏、智力、体力、情绪等生理现象的盛衰在一定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学说。如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像波浪似地出现周期性变化 ,由于这些变化为一个月左右 …  相似文献   

7.
<正> 自然界的生物,是在亿万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各种特殊的外形和机体的独特功能。各种生物都遵循着一定生活规律在运动。人类也是这样,人体这一生物工程系统是在许多个小“生物钟”严密组合下而形成的一个大“生物钟”,并严格地按其自身的规律在活动。要想维护人体生理机能健康正常地运行;使之发挥人体最大的潜在能力,那么就有必要清楚了解“生物钟”的原理并遵循其规律来办事。本文意在针对人体“生物钟”的理论。提出运动训练工程的新设计、新想法,以供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规律生活与生物钟养生古今中外,健康长寿者的“养生之道”千差万别,但“规律生活”这一条却是共同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把原来的四大健康基石补充修改为“规律生活、心理平衡、适当运动、合理膳食、科学饮水、戒烟限酒”六大健康基石,把规律生活列为六大健康基石之首,认为人体内有一个“预定时刻表”,即“生物钟”在支配着生命正常运转的节律,人的一生有100多个“生物钟”构成了“生物钟之网”,在严格、准确、连续地“工作”着,直到生命结束才停止。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等各自都存在着生命活动的节律。如果人的“生物钟”…  相似文献   

9.
按照人体“生物钟”的“体力节律”,科学地安排运动时间,以达到强身健脑的目的,体育运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体内的生物节律是由机体的内源性生物钟驱动的,该生物钟可以自激振荡,同时又接受环境周期变化的信号,调控自激振荡,使机体的生命活动与外周环境的变化有节奏地、协调地进行。运动中准确把握和利用生物节律,可前瞻性地安排和调整训练计划,使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能在特定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练气功应当强调天地人合一,三位一体;精气神合一,统一论;身意气合一,三位一体问题。其问题是:人体应适应宇宙日月星辰,使人体生物钟与宇宙钟同步共振;产生人类自身的生物动力。挖掘人体潜能,引出自身的特异功能。因为人自身能量,只用上约百分之二十左右,还有约占百分之八十的潜能没有释放出来,假若通过某种特殊的训练手段,打开“玄关”、引开慧目;引“元神见性”,人体  相似文献   

12.
苏联“体育与运动”最近载文说,按照人们的传统观念,清晨是进行运动的最佳时间。但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健康中心的医学保健专家却认为,从事体育运动的最合适时间,并不是早上,而是每天接近黄昏的一段时间。保健专家从“生物钟”的角度对此进行解释。他们指出,人类身体的各种活动都受“生物钟”控制。在一天24小时内,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体力发挥到最高点的  相似文献   

13.
运动生物力学进展及其面临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关系源远流长。笛卡尔 (Descartes,15 96 - 16 5 0 )曾经将人体当作机器 ,建立了包括神经功能的人体结构模型 ,试图描述人体运动的机制 ,其力学思想极富创造性。博雷利(Borelli,16 0 8- 16 79)在其《论动物的运动》中 ,较系统地结合力学与解剖学研究人和动物的运动 ,这也是最早的运动生物力学著作。伽伐民 (Galvani,1737- 1798)关于动物电与机器电完全一致的重要结论 ,能较好地解释生命的主要调节功能。伽伐尼的著名论文《论肌肉运动中的电力》在历史上曾引起长达百年的争论 ,使人们对电的认识由静电进入了动电 ,并引发了…  相似文献   

14.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在最近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说,眼睛的功能除了产生视觉之外,还在于根据光线的强弱控制激素分泌,从而调节人体生物钟的节奏。  相似文献   

15.
侯甲兰 《武当》2012,(7):63
45分钟、24小时、28天,这些简单数字背后其实蕴藏着至关重要的健康信息。我们身体里藏着许多"时钟",指挥机体健康有效运转,这就是人体健康周期。45分钟——疲惫周期当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时,调节功能加强,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各项机能达到最佳状态。但一般情况下,45分钟后,这种"兴奋"效应将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16.
过年     
serra 《网球》2011,(2):144-144
红梅看了看远处墙壁上的时钟,心里想半个小时怎么过得这么慢,那根分针就像一条扁担一样,怎么都甩不动。还有一个小时,还有一个小时就休息了,要等着过年了,红梅不敢再去看墙上的时钟,其实看有什么用呢,该来的日子还是会来,和这鼓鼓胀胀的膀胱一样,该忍着的时候还是得忍着。  相似文献   

17.
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存在于实验鼠大脑中、对生物钟运行起控制作用的基因。这是生物学家首次在哺乳类动物中发现对生理节奏发挥关键性影响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8.
选购DDR2-800的理由DDR2可以看作是DDR技术标准的一种升级和扩展:DDR的核心频率与时钟频率相等,但数据传输频率是时钟频率的两倍。而DDR2采用4bit数据预读取,核心频率仅为时钟频率的一半,时钟频率再为数据传输频率的一半。而DDR2较DDR有着更高速,更大带宽,更低电耗以及更好散热性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人体生物节奏及其实际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生物钟暗中操纵着人体机能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某些专家在研究人体内昼夜性功能的进程时曾发现体温与体内消耗的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肺的通气量,排尿量和尿液中氮含量等因子的变化呈同步方式,具有明显的节律性。有人具体提出了23天、28天、33天三种小周期,并用正弦曲线来示意人体生物节奏的变化情况。在体育界,通常认为在三种周期正时相重叠阶段,运动员容易创造优异成绩。下面就是我们为确定生物节奏和寻找实用指标开展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20.
人的体能、情绪、智力受到机体在长期与环境相适应的自然选择中形成的生物钟控制。人的体能、情绪、智力呈周期性有节律的反应。体育运动成绩与人体的体能、情绪、智力三节律周期性反应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掌握这种联系对制定运动员训练计划和参赛时间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