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言话本体小说逐渐形成的一见钟情、诗词传情、私约私订、几经波折、终得团圆的结构框架,对应的是《莺莺传》、《娇红记》、《贾云华还魂记》、《钟情丽集》等篇。由于《娇红记》被误断为“元初宋梅洞著”,造成了小说史的割裂。把《娇红记》的著作时间考证准确,才使被砍断了的明代世情小说史的链条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2.
文学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当下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多半是历尽淬炼后所得的结晶。然而,披沙拣金之余,文学史家们是否真能以眼前珍珠拼凑出时光隧道中曾有的光彩?《娇红记》便是一度被尘封的明珠。正当大量小说在明清两朝以各种千姿百态的面貌呈现世人面前之时,她却没人注意到。于是唐传奇到宋话本,元杂剧到明传奇,以至于明清小说的出现,众人都将这样的文学史演变合理化了。唐传奇如何进展到白话章回小说《红楼梦》的鼎盛问世?缺口被遗忘了。《红楼梦》的悲剧基因从何而来?或远溯自唐传奇中莺张相恋的蛛丝马迹,甚或归因于作者的天才英纵?本文将揭去《娇红记》千古以来面纱,针对它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开创性与示范性进行深入讨论,以期还与《娇红记》该有的历史原貌与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3.
肖洛霍夫的著作《静静的顿河》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一个善良、正直、率真、有良知、固执的哥萨克青年,一个始终无法找到独立和孤傲世界,但却渴望独立、自由和真理的探索者。本文分析了葛利高里个人感情悲剧与个人事业奋斗悲剧,并从家庭根源、社会历史根源以及个人性格根源三个方面阐述其"三心二意"的行为特征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4.
作为巴金现实主义风格成熟的标志,《寒夜》借汪文宣的个人命运揭露了黑暗社会的压迫造成了的普遍性社会悲剧,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外套》在题材、人物和内在思想方面都与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从"无抵抗"的小人物悲剧、精神撕裂的"活死人"形象两个角度入手,探讨两部作品在描写悲剧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苏童是一位擅长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且有别于传统女性的另类形象,他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不同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及命运,如《红粉》中徘徊于解放与继续沦落中的秋仪、《妻妾成群》中陈家老宅中的颂莲以及《黄雀记》中的仙女,这些创作于不同时期的女性有着各自不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福柯在《性经验史》中提出的坦白机制一理论,分析了《欲望号街车》中女主角布兰琪的三次坦白行为,从而揭示造成布兰琪悲剧人生的原因是她将书写自己人生的话语权完全交付于两位深受父权社会传统观念影响的男性人物决定。  相似文献   

7.
约瑟夫·海勒是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其扛鼎之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其短篇小说《格林威治姑娘》也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小说的主要特点。本文将结合情节、人物、语言,从喜剧形式,悲剧内容、反英雄式的人物、反讽的艺术手法三方面来分析《格林威治姑娘》的黑色幽默及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8.
苏童作为先锋派代表作家,其小说创作一直以精湛的叙事语言、巧妙的隐喻手法、关注成长的主题、展示小人物的悲剧人生见长,形成了独特的小说创作特色,见证着苏童在文学创作中的执著与坚守。本文就以《黄雀记》为例,探讨苏童小说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9.
悲剧,是《诗学》探讨的核心,其中情节更是悲剧的关键所在。“突转”与“发现”是悲剧情节的重要手段,以此突出悲剧的人物形象和主题要旨。《俄狄浦斯王》是古代希腊悲剧的代表,《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悲剧的范本。该文通过诗学的视角分析《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的情节设计,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力图反映“突转”与“发现”对于悲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琵琶记》中的蔡母年满八旬,仅有独子蔡伯喈。她是蔡伯喈赴试时唯一一个直面阻止的人物,表现出了超出蔡公、张公和蔡伯喈的独到见识。蔡母对孝的理解、对蔡伯喈参加科举所引发的家庭悲剧的预见,更体现出蔡母的言语寓有至理。  相似文献   

11.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的一部作品,其主要描写了一个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金铨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到结婚出走的爱情悲剧。《金粉世家》中之所以会产生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悲剧,与其所处的时代、家庭成长环境、人物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本文主要从金燕西与冷清秋所处的时代、家庭成长环境、人物性格三个方面对其爱情悲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霍小玉是蒋防创作的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是法国作家小仲马代表作《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两人都是典型的风尘女子形象,爱情最终也都是悲剧收场。本文将立足文本,从社会、家庭、人物性格等方面入手,对两人的悲剧性命运以及造成该种悲剧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A Rose for Emily)是美国南方时期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一位在男权社会下深受男权思想毒害但又试图作出抗争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分析艾米丽的"他者"形象,并结合波伏娃的《第二性》挖掘主人公艾米丽悲剧身份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整个黄土高原上平凡人的生活,全篇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意识。本文通过孙氏兄弟的生存悲剧与爱情悲剧两个方面来解读《平凡的世界》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5.
周瑜这个人物在正史当中属于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形象,但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其变为一个心胸狭隘、嫉妒心极强的人。作为小说形象的周瑜显现出性格悲剧以及命运悲剧。导致周瑜悲剧性的因素有:《三国演义》二元叙事结构、历史真实与大众接受之间的错位、周瑜自身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正是因为周瑜强烈的悲剧性,才使他的形象变得异常丰满,具有了非同一般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创作于1964年,作为他早期的代表作,作品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多个方面。本文试从"用喜剧的笔调来写悲剧"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从而凸显作品的悲剧主题,充分表达作者对当时底层社会人物的深切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南行记》是中国现代作家艾芜的成名作,作品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素材,以"劳工神圣"这一时代口号为精神支点,塑造了滇缅边民群像,抒写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注入了作者的理想。追本溯源,《南行记》与众不同的叙述视角离不开童年记忆中祖母所讲故事"魏小儿西天问活佛"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杂拌毛驴     
驴子是最受人类虐待和侮辱的动物,连动物保护协会也从来没有表彰过可怜的驴子。驴子有史以来得到的惟一一次荣耀来自一位皇帝。拿破仑在远征埃及途中下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看来,拿破仑是把驴子和学者相提并论的。但无论是古代的《金驴记》还是现代的《驴皮公主》,驴子在历来的文学作品中,都是悲剧的主角。频频曝光,本来有机会成为明星,似乎福星高照、交上好运了。  相似文献   

19.
以地震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云中记》是阿来十年伤痛积淀的一部关于生命和大爱的厚重之作,其中对自然灾害与生态关切、物质生存与心灵挣扎、生存与死亡等的辩证认识都体现了阿来作为藏文化传播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特感悟与使命感。本文将从天人合一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本真挽歌、大爱至上之责任与信仰并行的生命赞歌、家园无价之经济与真情相撞的伤痕悲歌三方面进行剖析,以此解读阿来在《云中记》灾难书写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大爱情怀,并期望能合理阐释阿来所铺叙的生命安魂曲。  相似文献   

20.
戴圣生平和《礼记》的编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圣是汉代著名的礼学家,治学、从政主要在汉元帝、成帝时期。先后两次为《礼》经学博士,官至九江太守。他于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至汉成帝阳朔四年(前21)的三十年中,以《记》百三十一篇等文献为依据,编选《礼记》四十九篇,配合今文《礼》教授弟子,传授礼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