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解析民族团结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德育的主旋律,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我国民族和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和集中展示。运用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A·班克斯的多元文化课程理论分析现今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模式,以中国教育人类学家滕星教授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探视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试图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解读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练,是社会主义中国最鲜亮的底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府、社会、学校、社区、家庭、个人”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合力,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着手,以尊重史实为前提,以情感互动为支撑,根据大学生自身需求和选择的差异性,善于运用新媒体平台,采取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培育好红色记忆,赓续好红色血脉,以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辐射力、解释力、凝聚力、持续力等,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论与行动自觉,使大学生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自觉将红色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3.
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民族团结精神文化建设、民族团结物质文化建设和民族团结制度文化建设,这三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特点及其运作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工作的实际效果。本文主要探讨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校园文化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4.
木扎帕尔 《职业圈》2014,(2):128-128
民族团结是新疆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单位各族员工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与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新疆“三史”和“四个认同”宣传教育,积极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抓学习,求团结,思稳定,求发展为主题,突出“两个”重点、搭建“三个”平台、坚持“三个”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团结教育事业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更具特色,“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族职工团结互助,和谐一家亲。  相似文献   

5.
马速 《文化学刊》2010,(3):40-43
高校教师是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实践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高校教师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既是高校教师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教师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从文化融合、文化类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等几方面探索高校教师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孙庆忠 《文化学刊》2009,(3):140-143
中国民俗学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也在精神层面上传递一种生活理想。其立足于生活的内容设计和实践诉求,意在引领一种内发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其以情感教育为依托的价值追求不仅开启了学生的文化自知之旅,也为教师感悟教学生活、实现教育自觉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庞国斌 《文化学刊》2008,(2):123-127
教育、传播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互动关系。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培育和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的传播可以有多种途径。教育本身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最积极有效的途径。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传播过程。教育的参与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减少了盲目性,促进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应该按照文化发展的总规律,在高校中提倡文化自觉。要不断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建设具有特色的优秀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的书院教育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特色,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在教育观念上,书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施行人文教化;在教学方法上,书院教育主张师生对话,提倡自由思考,推行学术研究之风;在培养目标上,书院注重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治世人才。这些教育思想和原则对于充实和弥补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不足,能够提供有益的启示,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丹 《文化学刊》2013,(1):114-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力,又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创新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以和谐为核心的审美精神,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精神,具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核心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内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备一系列有利条件,包括文化产业化、文化多元化、文化自觉化等。基于此,新时期推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具体措施包括明确目标受众,实施与目标受众有效沟通战略;塑造国家品牌文化,实施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战略;形成系统完整的制度环境,实施整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战略等。  相似文献   

10.
易名 《职业圈》2011,(21):14-15
企业廉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既是先进政治文化,也是先进的组织文化,是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具体体现。它的功能在于能通过知识体系、制度安排、言论评价、视听传播等宣传教育方式发挥舆论和意识的导向作用,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党风政风,从而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社会思想根源,推动党员干部自觉廉洁从政。  相似文献   

11.
电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廉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既是先进政治文化,也是先进的组织文化,是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具体体现。它的功能在于能通过知识体系、制度安排、言论评价、视听传播等宣传教育方式发挥舆论和意识的导向作用,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党风政风,从而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社会思想根源,推动党员干部自觉廉洁从政。  相似文献   

12.
黄小林 《职业圈》2013,(35):136-136
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诚信文化引导为手段、以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相融合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保险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保险企业文化的辩证法,来源于客户,奉献于社会。保险企业文化就好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开启创新性发展征程的必然趋势,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是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公民法治教育,从而极大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李静玲  冷泽兵 《职业圈》2007,(20):166-167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未来教师为目的的高师教育必须密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因而新课程理念在高师教育中的实施,既是必要性的也是合理的,关键在于具体的实施策略.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在高师教育中的正确实施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李静玲  冷泽兵 《职业圈》2007,(10X):166-167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未来教师为目的的高师教育必须密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因而新课程理念在高师教育中的实施,既是必要性的也是合理的,关键在于具体的实施策略。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在高师教育中的正确实施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培育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其担负的重要任务。文章论述了影响创新教育的四个重要环节,它们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构成了相互关联的过程体系,五个关键因素对大学生创新教育从机制、环境及经费上提供了支撑基础,在不同层面实践了创新教育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人文效益定义中所提到的对文化、美的欣赏,可获得心灵、情感上的充实与满足,进而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增加文化认同感。该研究基于红色文化诵读活动的调查,阐述川陕革命老区教师凝聚力认知对红色文化传承意义之概况,探讨不同背景变项对凝聚力认知及对红色文化传承意义之差异性,并预测凝聚力对文化传承意义之影响。该研究以巴中区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立意抽样,总计回收有效问卷296份,分析得出团体激励特性、教师参与动机、参与团体成效的凝聚力对文化传承意义具有正面之解释力,显示川陕革命老区凝聚力越高,就越能达到文化传承意义。所以红色文化的传承一定要与师生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红色文化的传承,也是师生间凝聚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大学物态文化是大学人在校园内建设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它包括校园建筑、园林绿化和人文景观,文化活动场所及传媒设施,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等等。大学物态文化建设是大学人有目的的行为,它源于大学人的文化自觉,出于对大学内涵和意义的深刻认识。高校博物馆既是人类文化文明发展的轨迹和学科专业知识的载体,又是大学物态文化建设的主要标识。以博物馆为依托建构大学物态文化群为大学物态文化建设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培育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其担负的重要任务.文章论述了影响创新教育的四个重要环节,它们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构成了相互关联的过程体系,五个关键因素对大学生创新教育从机制、环境及经费上提供了支撑基础,在不同层面实践了创新教育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人体知识的教育是人类开始得最早的教育内容之一。早期人类了解、认识自然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最自然的环境中,直接观察赤裸的他人与赤裸的自我。中国远古时期的人体"教育"也发生在天然的裸体语境中。中国早期先民留下的大量骨雕、玉雕、石雕和陶塑品证明,就在这个天然的裸体语境中,在没有自觉"教育"意识的原始社会里,中国早期先民通过反复观察别人、反观自己,日积月累起了关于人体、关于人性、关于人的性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整个族群共有的公共知识财富。它们被毫无保留地以最直观的形式,在族群的各种生存活动中延续和传播,为进入文明后的中国人体文化及其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