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岳雪侠 《文化学刊》2015,(1):212-216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提出了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确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命脉地位,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治国理政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崭新内涵,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标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摆在突出位置。本文提出了诠释传统文化精华、发掘其与新时代的契合点,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使其融入当代人生活的三个路径,旨在将传统文化与现实因素有目的、规律地结合起来,让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永续发展,从而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文化对于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可以说人们就是生活在某种特定的文化形态之中。文化包括很多内容,法律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虽然我国传统诉讼法律文化的实体已经不存在于现代司法体系之中,但是其中某些思想还是得以保存,对我国现代诉讼法律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现代司法改革逐步深入,厘清传统法律文化对司法改革的影响是当务之急,对我国的司法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许多优秀法律文化对当今中国法治事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保障当代中国法治价值的实现,需要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继承其中有利于现代法治发展的内容,避免法治建设误入歧途,使人们收获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发展本土法治文化提供植根的土壤,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顺利进行及和谐发展。吸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的人伦道德、反腐倡廉、和谐安定等有益的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不仅顺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但在专题设计中,应结合学校、专业、学时及实践教学等因素,不宜通本教材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可把教材中的主要传统文化知识点统摄起来,系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点,并辅以微课视频教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专题。本文将基于专题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策略及专题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方法设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等精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新时代,在全面深化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形势下,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充分认识并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与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适应,切实引导公民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最终有效提升公民自身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稻作文化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成功表现之一。开展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就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话语体系的民族文化力和国际张力。对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展开历史与现实的考察,准确认知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籍此探寻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关键路径,为推动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提供借鉴。一、中国稻作文化的历史考察中国拥有古老的稻作遗迹和极其丰富的稻作文化,  相似文献   

8.
传统与现代     
<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这一地域上,生活于斯的各时代、各地域、各民族的人群,其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复杂多样、丰富多彩。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族群、各文化与宗教,在这里不断碰撞冲突,交叉整合,多样统一,和而不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作了精辟阐释:"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双创"方针的确立,为新时代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途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56个民族创造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  相似文献   

10.
传统是现代之母,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国传统文化融汇了历史与现实,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应用价值研究基本理论,选取外在价值之一工具性的角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价值概括为归化价值、建构价值和调试价值,以期为各个领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进路,进而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论证。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层面内涵丰富,在高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对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坚定文化自信,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形成文化自觉,同时要注重文化创新,坚持历史传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中共中央"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城乡建设应当切实推进先进文化,积极传承和谐文化,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建筑、新城市。在阐述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价值、文化精神,及其保护与合理利用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江南水乡古镇保护是惠及全民的文化事业,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继承,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城市、新建筑提供了无限灵感。  相似文献   

13.
《文化学刊》2010,(6):119-119
沈其新、田旭明在《理论探讨》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既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又融合了现代的文化价值观需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种渗透性因素,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又贯穿于综合国力的其他组成部分,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开启创新性发展征程的必然趋势,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是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公民法治教育,从而极大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相应地,高校在挫折教育方面显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等,为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创新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层面的深刻探讨,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指导地位,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互路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信仰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深化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让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法治要求良法之治,法律至上,以追求"公平正义"为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以人为本,追求自由、民主。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髓与现代法治的"良法之治"、公平正义、民主理念及"以人为本"的精神相契合。同时,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在立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法治建设环节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初以来在中国大陆兴起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直指政治禁区,要求在现实政治上复兴儒教政治体制、教育体制为主要特征。由大陆新儒家主导的儿童读经热、建立宗教性儒教组织、儒教网站等,使当代中国呈现出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思潮,但也因此陷入了政治上的专制与民主、文化上的等级与平等、经济发展上的"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之争。同时,因为坚执"儒学(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导致当代中国在传统文化问题上陷入"多元文化论"所造成的模糊文化心态中,以致百余年来始终无法弄清什么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什么是糟粕,只能在"批判地继承"中陷入民族文化的思维困境。本文以哲学上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概念界定,尝试使当代中国走出儒学(教)与传统文化及现代化的历史纠葛与现实困境,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提供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是儒家思想,却又与单纯的儒家思想不同,他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继承与发展,但基本都是通过礼与法的有效结合来规范国家、家庭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国持续稳定发展的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了中国上千年的法律实践成果,也称得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在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突显,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迄今为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部分礼法融合的价值内涵依然是有利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20.
朱昌颜 《职业圈》2014,(21):105-105
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继承与创新过程中,永安发电公司近年来结合企业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公司结合永安“笋竹之乡”的浓郁地域特色,从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中国竹文化”中汲取精华,挖掘竹子之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积极进取、虚怀若谷、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通过“铸竹魂、修竹德、展竹艺、丰竹韵”,大力开展了“绿竹文化”建设,成功地为公司二次创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