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健波 《游泳》2012,(1):76-76
1、增强心肺功能 人在水中运动时,各器官都参与其中,耗能多,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以供给运动器官更多的营养物质。血液速度的加快,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其跳动频率加快,收缩强而有力。经常游泳的人心脏功能较好,一般人的心率为70—80次/分,每搏输出量为60—80毫升,而经常游泳的人心率可达50-55次/分,很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心率可达38—46次/分,每搏输出量高达90-120毫升。  相似文献   

2.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的惰性,加快运动神经的冲动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人在安静时心脏每分钟输血量为3—5公升,而剧烈运动可达30—40公升。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体温升高,机体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准备活动使肌肉中血饱和度增高和体温上升,提高了肌肉的弹性和张力,使粘滞力下降,从而加强了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的协调性,能避免肌肉的拉伤和撕裂及其他外伤事故的发生。准备活动可使身体和内脏器官进入最佳运动状态,以适应运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项新的研究表明,经常嚼口香糖的人比从来不嚼口香糖的人记忆力要强。什么原因呢?英国科学家发现,嚼口香糖时不断的咀嚼动作加快了心脏的运动,增加心脏向头部供应的血液量,从而促进了大脑活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咀嚼会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脑中负责分泌唾液的区域与记忆力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日本科学家也发现,脑部的  相似文献   

4.
1.采用带过渡步的6步投掷步。助跑速度不算太快,但进入投掷步后速度逐渐加快,特别是最后两步的速度明显加快,投掷步和最后用力衔接很好。 2.引枪较平,引枪时手臂与双肩基本水平,双肩和地面平行。 3.从进入投掷步到最后用力前的准备姿势,身体后倒不大,动作紧凑,节奏很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长距离跑运动员在训练中,采用的速度范围是很大的——从3米/秒到9米/秒。普雷格乌研究了各种不同速度的跑对生理指标的依赖关系。已经发现,心脏收缩频率和赛跑速度保持线性关系,即男子保持在130—180跳/分  相似文献   

6.
一 、不能立即休息.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来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所以,剧烈运动后要继续做一些小运动量的动作,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后再停下来休息.  相似文献   

7.
G804.3 9413203饭后不要走[刊,中]/金和锵//体育世界.—1993(4).—39(MXB)保健//饭后//平卧//寿命G804.3 9413282心脏有杂音能不能参加体育锻炼?[刊,中]/廖品松//体育爱好者.—1994(1).—41(XY)运动保健//心脏//疾病  相似文献   

8.
体育文摘     
苏联田径专家茹科夫在八四年十二期《田径运动》中撰文分析了朱建华的跳高技术: 朱建华的助跑速度很快,1984年6月过2.37米时助跑后六步的最高速度为8.73米/秒。苏联五位跳背越式的运动员后六步助跑速度为7.99—8.21米/秒。朱的助跑速度相当于100米跑11秒。此外,朱后几步步长是1.825米,而苏联优秀运动员谢列达和查西莫维奇的几步步长是2.33米和2.31米。要创造世界纪录,除速度外,还要象朱建华那样缩短后几步的步长和加快动作频率。  相似文献   

9.
一、助跑三级跳远助跑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加速阶段,8——16步;第二阶段为起跳准备阶段,在距离跳板6——4步时开始。助跑时步频应逐渐加快,上体保持正直,两臂快速有力地前后摆动。最后几步大腿应积极高抬(几乎水平)。不管是加快步频还是高抬大腿,都是为了加快助跑的节奏,防止重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多样化和重视身体弱势肌群。一、力量训练的动作速度练习时,完成技术动作速度的快慢对发展力量的特性带来重要的影响。例如:练习时尽量加快动作的速度,尤其是单个动作速度,能有效地发展爆发力;练习时既注意加快单个动作速度,也注意加快动作的频率(重复若干次数),能发展一般速度力量。一般对动作的速度不作过多要求强调,若强调每次练习的负荷量或次数,能发展最大力量或速度力量。二、动力性离心退让性力量特点及训练手段退让性力量又称离心收缩力量,其特点是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的同时肌肉的长度也增加。实验证明,肌…  相似文献   

11.
第11章训练对提高竞技能力的作用训练会加重身体各生理系统的负担,并远远超过其正常的负担水平。因训练使身体发生的变化,可使各系统比赛时有效地发挥作用。训练的两个主要目的是:1.加快比赛时能量释放速度;2.延缓疲劳的出现。正如本书上一章所述,能量释放速度和疲劳的产生涉及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这是因为腿位于人体下部,离心脏较远,血液回流缓慢,所以是人体中最先衰老的部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腿部肌肉发达,在进行两腿运动时,肌肉收缩可协助血管将血液挤入心脏,肌肉舒张时有利于心脏将血液向组织灌注。因此,也有学者把腿比喻为人的“第二心脏”。也就是说,通过加强两条腿的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和体内的新陈代谢,一些有害、有毒的代谢产物可以得到快速清除,因而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登山     
G881 9413177攀登珠峰成功之最[刊,中]/建文//体育世界.—1993(6).—38(MXB)登山//登顶//速度//资料//珠穆朗玛峰G881.142,G804.2 9402124登富士山时的循环系统问答=富士登山时循环系应答[刊,日]/松井健,河合学//体力科学.—1992,41(6).—703图1(BWF)登山//血压//循环系统//富士山  相似文献   

14.
一、持续训练法持续跑训练是指低于比赛速度,长于比赛距离的一种跑法。持续跑是发展心脏体积和增加心脏容量的一种训练方法,其作用是可以有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改善循环系统的机能,而且还可以提高无氧能力。采用持续训练时,教练员必须掌握跑的速度和时间这两个要素,更应注意这样的关系,即:跑的速度越快,距离应越短。持续跑训练可以根据跑速和距离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运动医学     
G804.5 9701250不同类型运动心脏的内分泌改变特征=Changes of cardiac endocrine in differentkinds of athletic hearts〔刊,中〕/常云,林福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6,15(3).—162—169表7参339(MYL)心脏//心钠素//血管紧张素//内分泌//功能//形态  相似文献   

16.
耐力素质的训练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根据持续负荷法发展而成的训练手段(一)长距离持续跑这种跑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员跑程超过比赛距离,而速度慢于比赛的速度,在本世纪二十一三十年代是赛跑运动员基本的唯一的训练方法,因此当时成绩较低,此种方法的显著效应是扩大心脏容积,教练员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注意到运动负荷的二个组成部分:跑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它们是成反比的——速度越快,跑的距离则应越短.匀速持续跑可分为三种类型.1.长距离慢跑——1-3小时的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文献中不少报导强调运一事实:某些有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先天性,不伴心脏病)的人可以从事正规的日常工作,甚至紧张工作。年龄很小时即已发现心律缓慢,又无任何风湿热或其它明显感染的病史,是此种传导阻滞由先天所致的主要依据。据报导,活婴的先天性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CCHB)的发病率在1/20,000,—4/10,000,25—50%的病例伴有另外的心脏畸型,其余的仅有传导阻滞,大部分不伴心脏畸型的病人可以正常生活,从事紧张职业或能参加体育活动。有人报导以下实例:年龄最大的有CCHB的病例为79岁;有CCHB的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老兵在战时亦能尽职尽责;一位有CCHB的飞行员在空中飞行时无不良反应;一位  相似文献   

18.
1.研究各种不同比赛时每圈的速度、步长和步频的动作变化;2.测定滑跑的速度、步长的指标与比赛成绩的相互关系的特点;3.揭示每位受试者步长和每圈通过的时间,也即是步频和每圈的时间之间的个别相关关系.采用观察、记录每圈的步数、每圈计时计算步幅的平均长度和步频,研究5000米步长和步频的变化.共有82名高级运动员参加了测试.结果如下:1.所有受测者趋向于步长减小,在将近末尾时加快滑速;2.对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心率是一项在运动训练中运用最方便,最广泛的生理指数。安静状态下,心率取决于性别、年龄和训练水平,心率的测量受到季节气候和人体生物节奏的影响,在耐力训练的影响下,安静时的心率变慢,是训练水平良好的标志。经过系统的心脏功能训练。心率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下降50—80%。在力量和速度性项目中,一般没有心率徐缓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由于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体育训练中的卫生督导问题不容忽视.一、学龄初期学龄初期的小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主要训练提高他们的速度、灵敏的机体素质.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心脏工作能力较差,血压较低,不要让他们做那些运动量大、耐久力强和静力性紧张的体育运动项目,如举重、吊环、双杠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