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时代思政教师如何用好中国革命史教学资源,探索历史与思政的融通路径,对促使思政课程化、学科思政化具有重要意义。将最新理论成果应用于革命史思政教学实践中,是思政教师改进、改善中国革命史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之一。面对当前中国革命史研究多种范式并存的局面,教育者应秉持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理念,选择多种范式之优长进行融合转化研究,探索创新思政历史教学立意,将新立意恰到好处地融入课堂,对促使中国革命史思政教学走向佳境颇有助益。教学实践中,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以"革命史范式"为基础,确保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现代化范式"为补充,做好革命与现代化的综合叙事;以"中国梦范式"为统领,重建思政历史教学体系,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现行的思政课教学范式无法适应类型教育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三大特征。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新范式应该是:开放化的教学场所、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个性化的课程结构、智能化的教学过程、实践化的教学考核。实施高职思政课教学新范式的路径有,加强高职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职思政课以“职业人”为导向的学科内涵建设,加大高职思政课“智慧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高职思政课“多元主体”联合育人的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充满美好温暖的字眼、具有理性的词汇,也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性词语。将“幸福”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价值,形成“幸福思政”理念,是强化新时代思政课人文关怀的新范式。它将幸福内涵融入教学,幸福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从“人的现实幸福”逻辑出发,强调对人自身本质力量全面占有的培育,突出“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观教育,形成“共创人类幸福”的目标指引,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性、彰显教育人民性、提升教学亲和力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是指在高职院校中通过领导管理、运行监督、评价考核、激励保障等机制的构建,实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育人工作中相互补充、相互渗透、资源共享,发挥二者合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机制。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两支重要力量,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对于实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中的优势互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平、促进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场范式的奠基石.新时代全部思政课话语逻辑都不能脱离其内在的根本价值原理,必须把价值原理贯穿到立德树人话语场范式的根本价值上.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从《宣言》中生成思政课话语场范式的三重价值.从中生成思政课原理话语场原生价值,并在原生逻辑基础上生成思政课话语场之立德树人次生价值,在次生逻辑基础上生成思政课实践话语场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生价值.  相似文献   

6.
联动教学是对课堂互动的升级,多维联动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还包括了"知识体系间的联动"及"理论与实践的联动"。在高职思政课堂构建多维联动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以人本教育为理念,激发学生道德接受的自觉性。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证明多维联动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思政课成为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阐述了"双环问答"教学模式的构建,然后说明了课堂革命下高职思政课"双环问答"教学模式的创新意义,最后论述了课堂革命下高职思政课"双环问答"教学模式的实施,包括深耕教材,有效问答;多种角色,提升能力;系统思考,科学设计;精选故事,优化情境.  相似文献   

8.
三种课堂范式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范式,是指教师群体在课堂这一特定教育教学场域中共同认知、公认价值和常用技术的总和。其要素主要包括课堂所体现的教育价值取向、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选择、师生角色特征与关系、教学行为表征、教学结果评价、课堂文化等。现代课堂有知本、力本、生本三种范式。三种课堂范式各有其特征、优势及不足。课堂教学应扬长避短,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9.
龙星 《时代教育》2012,(17):153+155
思政课是对高职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对德才兼备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教师认识的不足以及高职生思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导致思政课教学效率较低,效果不理想。本文根据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从教学理念、教师意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索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范式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是科学研究或理论创新的主题、工具、方法.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发展,高校思政课学生考评面临着范式转换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政课学生考评的范式转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我们应着重将考评理念范式由文本转向人本;将考评维度范式由单一转向多元;将考评载体范式由传统纸质试卷转向现代无纸化机考,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针对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高、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确立以学生成长需要为本,发掘美德善端,构建幸福课堂的理念;以分享爱的故事为载体,开展叙事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格的方法。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个路径改革,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思政课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守正重在明晰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做实教学科研,创新则需积极探索打造适合高职的思政课程群,构建实体课堂+线上课堂+课程思政+实践课堂的"四课联动同频共振"模式助力青年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相似文献   

13.
蒋福政  廖福建 《成才之路》2022,(14):129-131
思政课涉及的课题众多,如何根据教学层面的分类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是思政课教师需要探究的课题.在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四课堂"模式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医学院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构建"四课堂"模式时,要制定科学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和具体方案,选择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内容,其中,第一...  相似文献   

14.
"四史"教育与高职思政课存在着内容契合、目标一致的相似之处.对高职思政课而言,"四史"教育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升教学理论深度、激活课堂活力."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堂仍存在着系统化教学资源缺乏、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把握能力欠缺等问题.为了切实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应打造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教材、发挥思政课教师主观能动性、用好红色资源、打造"四史"虚拟仿真平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中职语文课堂存在"唯权威式"、"机械重复"、"无视学生"、"春蚕蜡炬"的"生命不在场"教学现象。呼唤教师"生命在场"的中职语文课堂的声音越来越强烈。独立思考,构建主体课堂;"教学做合一",构建灵动课堂;以学定教,构建温暖课堂;教师第一,构建成长课堂等是形成体现教师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呈现教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生命在场"课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回答“如何破解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这一实际问题,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206名高职学生的深度访谈记录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质性编码,构建了包括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大学生意识形态辨识能力、高职思政课课堂氛围和高职思政课教学制度四个核心范畴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成因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大学生意识形态辨识能力不足、高职思政课课堂氛围压抑、“功能主义”的制度干预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的形成原因,基于“需充分重视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需充分发挥师生间‘文化反哺’的机制优势”“需充分认识到师生间‘授业关系’与‘观演关系’的转换”研究启示,从完善思政课教学设计、构建主流舆论环境、掌握学生意识形态变化、培养“意见领袖”四个方面提出应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将翻转课堂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升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可能性,强化思政课教学目标的现实可行性,解决高职思政课在实际操作中的教学乏味现象。高职思政课运用翻转课堂教学,需要课前加强平台建设,选取合理的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微课作用;注重课中研讨,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加强课后交流互动,巩固深化知识;构建线上与线下结合、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陈扬帆 《亚太教育》2023,(9):132-135
做新时代的优秀思政教师,要想方设法优化课程资源,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激活思政课堂。研读教材,构建生本化的思政课堂;因地制宜,探寻乡土化的思政课堂;寓教于乐,打造活动化的思政课堂。教师要对思政课教学有执着的热爱和真情的付出,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者和实践者,精心上好思政课,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9.
何新燕 《教师》2023,(36):102-104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职院校思政课也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一线课堂”是江西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措施,在江西高职院校推进“一线课堂”活动,也是深入贯彻思政课“八个统一”要求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思政课践行“一线课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在具体实践中推进“一线课堂”活动,探索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一线课堂”的有效措施,并在所获取成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启示,能够让“一线课堂”真正为思政教师赋能。  相似文献   

20.
孙小伟 《教育与职业》2021,(13):107-112
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高职思政课需要摆脱"为教而教"的藩篱.连接的高职思政课堂是基于联通主义思想的课堂形态创新,在个体学习层面体现为围绕思政内容构筑多向度的复杂学习网络,在学习组织层面体现为师生通过创新交往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在课堂表征层面通过任务化、情境化、个性化交织构筑动态课堂.对此,文章从学习者、教师、教材以及在线资源及学习数据等关键环节构建了连接的高职思政课堂形态建构模型,在实践基础上探寻了连接高职思政课堂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