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整合中出生日期生成和格式转换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设计"出生日期自动生成功能模块",实现批量进行出生日期自动生成和格式自动转换。通过VB编程,该功能模块用三个按钮完成所需功能操作。实验表明,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准确、快捷。通过前期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整合过程中的初步运用,极大的提高了数据整合效率。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整合中的单项成绩快速汇总和汉字信息代码化两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问题的解决。通过Visual Basic编程,开发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整合系统。实验表明,系统操作简单、安全、快捷,体现了智能化和人性化特点。数据整合效率分别是人工整合和Excel辅助整合的720倍与420倍。该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对顺利完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对类似数据处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Excel中VLOOKUP函数的功能、语法和注意事项等进行剖析,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整合案例,对该函数进行调用实验。研究发现VLOOKUP函数的运用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整合效率具有的一定的可行性和显著的有效性。同时,VLOOKUP函数功能和操作较为复杂,研制开发更易操作的人性智能数据整合系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冯兴刚  李媛 《体育科技》2012,33(2):102-104
采用模糊聚类思想与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从庞杂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评价模块,用以帮助教师及学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体质状态,选择锻炼方法,提高学生健康质量。本文以5000名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案例,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了各类的语意解释,从而量化的评价了学生体质健康情况。  相似文献   

5.
收集西北民族大学2013-2014学年在校彝族、瑶族、哈尼族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3个方面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合体能测试数据,对比分析彝族、瑶族、哈尼族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形态体质健康的差异,讨论彝族、瑶族、哈尼族学生体质健康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标准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彝族、瑶族、哈尼族3个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总合格率为89.8%(其中彝族为93.4%,瑶族为89.3%,哈尼族为86.8%)。比较以上数据,彝族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质优于瑶族和哈尼族,研究比较客观的反映了3个民族的体质健康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6.
2006年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pss11.5社会统计学软件,采用独立样本检验、卡方(x2)检验、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对2006年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与2000年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身高、体重握力、立定跳远、50米跑等项目上较2000年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但在肺活量、耐力跑项目上还存在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内地藏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内地藏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各项数据显示低年级明显优于高年级,随着年级递增学生体质健康有不同程度下滑,究其内地藏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及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体育教学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唐清虎 《体育世界》2013,(4):12-14,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各高校具体实施过程中,只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测试数据的整理上报,而忽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笔者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健康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管理模式,以期改变现有的只测评不干预、重结果而不强调后续服务的症状,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测试、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2013年泉州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区间内该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学校全面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准确把握体育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针对暴露出的体质健康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医学院校大学生体质特点及发展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郧阳医学院为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3380名在校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通过将有效数据与2005年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横向比较分析,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体质特点,揭示医学院校大学生与全国大学生体质发展的差距,同时通过对2007级大学生连续三年的体质追踪测试,探讨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发展变化的趋势,以期为医学院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京10所高校健康弱势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对集体活动有畏惧感,自卑心理严重,对体育锻炼缺乏积极性,使本就处于健康弱势的他们在体育方面更加劣势。建议高校能建立一体化的健康弱势学生群体健身管理体系,更好地为健康弱势学生提供健身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学生参加体质健康测试进行追踪分析,结果表明:学院学生达标率为85%以上,优秀率过低,总体上女生体质健康状况优于男生,学生4年来体质变化先提高后降低,最近3年来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上有所提高;同时发现当前测试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相似文献   

13.
在查阅大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论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体测数据,分析大学体质健康测试的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生的“不健康”行为的性别差异和追求“健康”的手段,并试图为进退两难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出缓解之道。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好的生活方式和体测成绩;面对下滑的体质和不合格的体质测试成绩,部分学生采取错误的方式追求“健康”结果。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所表现的问题以及大学生之间的性别差异,从测试本身、测试过程以及学生体育行为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按BMI指数分组,分析BMI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为高校体育教育提高理论依据,从而使教师对BMI指数有正确的认识,并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的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自身体质。  相似文献   

15.
探索大学生体测结果关注与锻炼坚持性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通过文献法与访谈法对体测结果关注的概念及维度进行界定,自编大学生《体测结果关注问卷》,并修订大学生《锻炼坚持性问卷》,运用这两个问卷对12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体测结果关注与锻炼坚持性在性别、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体测结果关注与锻炼坚持性显著相关,体测结果关注可以预测锻炼坚持性。其中,体测自较关注是预测锻炼坚持性及努力投入与情感体验因子的主导因素,《标准》评价关注最能预测锻炼行为。研究发现了体测自较关注对锻炼坚持性的重要意义,建议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通过结果性评价满足学生对《标准》评价的关注,更要重视通过体质增值评价提高学生对体测自较的关注,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锻炼坚持性。研究为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教学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在校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以求为改善、提高宁波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宏观一体化”对策和建议。为高校建立以增强学生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教学体系和课程改革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综合研究方法,以反映女大学生体质的相关指标为研究对象,从体现体质内环境的机能指标和体现体质外环境的素质指标着手,以依照一定条件选取的女大学生群体为范例,进行练习瑜伽前后的实验对比和数据分析。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的瑜伽练习,女大学生基于体质系统内外环境层面的身体机能能力和身体素质水平都有显著的优化现象发生。瑜伽运动对于提高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优化和平衡体质系统的内外综合环境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