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装订有简装、精装之分,其中精装又分半漆布装和全漆布装.半漆布装书脊用漆布做外包,书面用牛皮纸做外包,全漆布则书脊书面全用漆布外包.简装则只在缝合后外包一张牛皮纸即可.简装和精装的装订方法不同,使用材料不同,装订后书脊上标识的刊名、年、卷期、单位名称等内容的加工方法也不同.简装一般用碳素墨水手工书写完成,比较简单.精装刊都要在书脊漆布上用铅字烫金完成,工艺比较复杂.虽有以上这些不同,但有一项相同,就是索书号的处理相同,即不论简装还是精装,索书号都是在装订后、登记上架前统一用不干胶书标,手写索书号,粘贴在离书脊底面一寸的书脊正中.  相似文献   

2.
画刊(画报)和期刊装订不同,期刊装订不管是精装还是简装,大都是采用打眼装订法,而画刊则不能,若打眼装订则会损坏画刊中缝的图案完整,影响欣赏效果.下面介绍一种画刊锯口穿线法的装订方法.  相似文献   

3.
蝴蝶装     
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 ,简称“蝶装”。因书叶展开形似蝴蝶而得名。其方法是 :先将每一印叶面向内对折 ,集若干叶为一叠 ,戳齐后 ,在书叶背面折缝处用浆糊相互粘连 ,再用一张硬厚纸裹背粘于书脊作为前后封面 ,即为蝴蝶装。蝴蝶装产生于宋代 ,它适应了雕版印书一版一叶的特点 ,且文字朝里 ,版心集于书脊 ,有利于保护版框以内的文字和后来进行改装 ,又无需订眼穿线 ,装订便捷 ,宋、元两代图书大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其缺点是 ,所有的书叶都是单叶 ,不但开卷使人看到的都是无字的反面 ,而且很容易造成左右两个半叶的正面彼此相连 ,翻检极…  相似文献   

4.
过刊在正式装订前易损、易丢失,还增加了出纳人员的工作量。笔者通过实践,用线连法对过刊先进行简单装订,效果颇佳。其装订方法如下。工具:32支纱的缝衣线或其它棉制线一团。方法:将要简装的杂志按顺序从上到下排好,第1册、第2册沿中缝打开,用线将第1册的后半部与第2册的前半部套在一起,将线尾系于杂志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图书的装帧质量自1979年3月在北京举办“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以来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拟从图书的管理使用角度,谈谈图书的装订与书脊的装帧问题,以期与行家们商榷。  相似文献   

6.
用复印机影印装订成册的图书,往往因用力压住书脊而造成印出的字样扭曲或变形,以至使原书的装订受损。 日本万能达公司即将推出的FUB 3000新型影  相似文献   

7.
书脊、索引、注释,是一本书中的“小节”,它们可能并不影响哪一本书成为杰作,可是一个严谨的出版者对于图书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应轻易放过的,尤其是一个有着千年图书出版史的文明古国,它所奉献给读者的每一本书都应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不是粗糙的文化垃圾,因此图书中的“小节”也含糊不得,也大有说的必要。说书脊《现代汉语词典》关于“书脊”是这样定义的:“书籍被钉住的一边,新式装订的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出版机构名称等,也叫书背。”我没有学过美术,不知道书籍装帧是否有专门讲书脊的,但作为一个爱书者,我倒是很重视书籍的这一小部分,有时觉得它很重要。排列在架子里的书,这就是它的窗户,在书海中翻检,人们接触的也是书的这一部分。可惜现在不少出版社大花力气把封面打扮得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资料室一般都订有多种期刊,每到年底,期刊的装订就是一项大工程.期刊装订采用的方法普遍都是把杂志按序叠放在一起,在书梁处打上眼,穿上线.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中缝变小,复印困难,用时翻阅不便.我在这里介绍一种中线装订法,可以除去此弊端.一般适用于合订骑马装的杂志.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668-89《图书和其它出版物的书脊规则》已于1989-10-12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并定于1990-06-01起实施。 标准规定了书脊的定义、内容和设计规则。它适用于一般图书、系列出版物、多卷出版物、期刊报告、文件(如盒装文件和盒式磁带)以及拟上架的类似出版物。不适用于外文版图书及线装书。 书脊是连接书的封面和封四,以缝、钉、粘或其它方法装订而成的转折部位,包括护封的相应位置。  相似文献   

10.
书籍整体设计的内容书籍整体设计不仅指封面,还应包括环衬、扉页、字体、版面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工艺的设计等等。讲求书籍的整体设计在于将书籍的外部特征与内容联系起来,给读者一种阅读的连续感和完整感。封面封面是书籍整体设计的核心,为整部图书定了一个设计的基调。封面设计不仅包括书籍的正面,还包括书籍的侧面(书脊)及背面,设计时既要把它们作为整体考虑,又要考虑成书后三个面分开看的效果。这里书脊的设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书放在书架上展示的部分是书脊。字数多的书、精装书书脊较宽,如不进行书脊设计,不仅取书时要靠辨…  相似文献   

11.
期刊的“无线装订”法高玉文(锦州市图书馆)目前,各个图书馆馆藏期刊的装订方法多数采取的是先打眼、锁线,然后再加贴护皮的加工方法(送印刷厂装订加工除外),笔者在从本馆藏期刊装订工作时偶然发现用白乳胶直接书所需合订的期刊粘贴在一起效果良好,姑且命之为“无...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印刷和出版中常见质量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丽  游苏宁  金东  蔡红叶 《编辑学报》2010,22(4):312-313
针对科技期刊印刷和出版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通过对中华医学会系列100余种期刊的集中审读,从封面书脊、内文印刷、杂志装订3个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看了《图书馆学刊》1989年第三期上何建新同志《也谈书标粘贴位置》(以下简称何文)的文章。笔者对“书标贴于书脊空白处为好”的意见不敢苟同,因为在手工条件下,书标还是贴在书脊最下端较好。 1、何文说:“目前国内外出版的图书书脊上的书名、著者、版次、卷号和出版社等,没有固定位置,所以书标贴于书脊最下端免不了要遮盖书脊上的一部分信息。”但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外出版的书,绝大多数图书在书脊上一般只有书名著者和出版社三项,且有固定的位置,通常是书名在上,著者居中,出版社在下。区区书标远不能遮盖书脊上的大部分信息。最多只能盖注”出版社”三个字,这对读者素书并无妨碍。  相似文献   

14.
邢涛 《贵州档案》2001,(3):17-18
在最近的档案报纸杂志上 ,刊登了许多关于探讨文书立卷改革的文章 ,其中多数文章都围绕要不要将“案卷装订”改为“文件装订”这一中心议题展开讨论 ,对两种装订方法的优劣进行再三比较。作为一个档案工作者 ,笔者认为 ,随着办公环境和工作方式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的确很有必要进行改革 ,所以也想就此议题谈点看法。一、文书立卷改革不只是装订方法改革 ,而是一种指导思想上的改革很多人认为只要抛弃了“卷” ,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 ,就能适应现代化办公条件下的档案工作了。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认识 ,文书立卷改革并不等于装订…  相似文献   

15.
用刀片刮去书脊表面的一层皮再贴上书标,虽是一法,但刮时要衡量书标尺寸,还会损坏书脊。据本人经验,压塑、精装书贴  相似文献   

16.
GB1168—89《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以下称《规则》)规定,图书的书脊厚度≥5mm时,应该设计书脊。“书脊名称”是指印在书脊上的内容,应与其封面、书名页上的名称一致。若图书太薄,可在封四上紧挨书脊边缘不大于15mm处,印刷边缘名称。《规则》颁布至今已整整13年,但执行情况如何?近期笔者对我院图书馆订购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档案整理中常见的装订方式,除传统的缝纫式外,还包括粘接式(如裱糊浆糊、热封胶)、铆接式(如热压胶管)、挤压式(使用变形材料,如钢夹、塑料夹等)以及不装订状态下的直接套装式。在应用《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时,上述装订方式和装订材料各有利弊。这些方式都适用于归档文件整理工作,对不同形式的归档文件来说,关键在于装订材料的材质及其成本。下面就装订方式和材料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缝纫式 传统立卷方法中,案卷装订都采用“三孔一线”方法。但在机关档案部门应用《规则》后,“三孔一面”的装订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 ,多数设计者在设计封面时主要把精力用在了封面上 ,而忽视了书脊的设计 ,还没有真正对书脊和封底的设计加以重视。我们知道 ,图书在销售和收藏时都是竖立在书架上的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书脊。书脊色彩和式样设计的水平高低 ,直接影响到读者的视觉感受 ,由此说明书脊设计的重要性。国家对书脊设计有标准规定 ,凡是厚度在 5mm以上的图书 ,都必须对书脊进行设计 ,这里所说的设计是利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设计。其书脊设计内容应包括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 ,是丛书的还应有丛书名。从艺术上讲 ,应对书脊所包含的内容在字体、字号、色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档案整理过程中 ,立卷人员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文件 :它们或有破损 ,或纸质很差 ,或幅面过小 ,或在装订线处写有字迹等。对于这些“不合格”文件 ,如果直接装订 ,往往会造成案卷中的文件脱页 ,或将有用信息装在卷脊中 ,降低案卷的质量 ,也不利于档案的保存和利用。因此 ,我们在装订这些文件之前 ,要对其进行“贴边”处理 ,以便于装订。在我们实际工作中 ,由于上述“不合格”文件大量存在 ,如果不进行“贴边”处理就难以装订 ,因此立卷人员一般都会进行“贴边”处理工作。但在操作过程中多数人往往忽视对材料的选择和操作的规范性。特别是在基…  相似文献   

20.
在最近的档案报纸杂志上,刊登了许多关于探讨文书立卷改革的文章,其中多数文章都围绕要不要将“案卷装订”改为“文件装订”这一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对两种装订方法的优劣进行再三比较。作为一个档案工作者,笔者认为,随着办公环境和工作方式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的确很有必要进行改革,所以也想就此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