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离开你的宝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宝宝在你离开时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强烈的依附感就足以使最自信的爸爸妈妈们思忖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对不住宝宝的事情。但是,事实是这种“分离的焦虑”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一个极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平淡为归     
人在哭声中降临,又在哭声中离去。人的每一天都在死亡,生命终结不过是死亡这一过程的完成而已。而贯穿其间的,便是生活。最初向我解释了生活的是两部风情片《Legends of the fall》(秋日传奇)世界上有些人能清楚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  相似文献   

3.
生命     
我好像为什么事情很悲哀,我想起“生命”。每个活人都像是有一个生命,生命是什么,居多人是不曾想起的,就是“生活”也不常想起。我说的是离开自己生活来检视自己生活这样事情,活人中就很少那么作,因为这么作不是一个哲人,便是一个傻子了。“哲人”不是生物中的人的本性,与生命本性那点兽性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过程本就是选择的过程。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每一个孩子学会自主选择,而不是控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进行着自己的人生选择。——题记  相似文献   

5.
    
从不希望自己的前进路上充满鲜花和掌声,更不奢求人生旅途上的一帆风顺。因为生命本来自苦难,不然何以生命离开母体的第一声总是啼哭呢?这一声啼哭是生命札记的序章,它  相似文献   

6.
人在自己的哭声中落地,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去,在这两次哭之间进行的一切就是生活,生活的主宰是你自己。——题记是啊!“人生短暂,但无悔。”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因为经历了,所以也就无悔了。  相似文献   

7.
标题中的这句话出自老舍。他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说:“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老舍不是一个教育家,但他的话透着人生的智慧,是从自己的人生中总结出来的。生命承载着一个人的梦想、痛苦、幸福等等,如果没有生命,一切都化为虚无。但是由于每个人都先有了生命,后有对于生命的感知,所以人往往会忽略生命,去追逐生命之外的东西。直到有一天,生命受到了威胁,才意识到生命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过程本就是选择的过程。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每一个孩子学会自主选择,而不是控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进行着自己的人生选择。——题记  相似文献   

9.
人生之路     
生命从无数声稚嫩的啼哭开始,从儿时的跌跌撞撞,渐渐的,稳健的步子代替了哭声,开始迈开大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其实,人生如路,但人生的路并不简单,不能以“平坦”或“崎岖”来简单地形容,更不是几句话可以概括的。这条路短暂而漫长,神秘而又开阔。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顺利地将它走完,因为,走完它需要付出太多。在这条路上,会有重重障碍阻止你前进,甚至会有无情的恶魔向你伸出疯狂的利爪,将你推向死亡的深渊。你必需作出许多难以作出的决定,成败与否,生死与否,全由你自己掌握。虽然我们可能不能完美地走完这条路,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全力,让…  相似文献   

10.
《石缝间的生命》是法国华侨作家林希的一篇哲理散文。文章通过描述生长在石缝间的小草、山花和松柏三幅生命之图 ,为世人揭示了一个普遍真理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从而锤炼自己 ,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虽然本文的语言并不艰深难懂 ,但要让学生喜欢这篇课文并获取人生的启迪也不是一件易事。笔者在执教这篇课文的过程中 ,就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引发了深深的思考。一、描绘愿景 :为课堂教学设置一个带有前瞻性的理想情景教学的愿景是什么 ,是师生的一种意愿的表达。这种意愿的表达是师生共同的目标指向 ,是在…  相似文献   

11.
大势     
生命是过程,是过程中的感情、回忆与沉思。人生的基调是每个人自己能从周围的世俗人生中体味到的。那些忧郁和感伤,压抑和渴望,思想和诗,将都是获得的人生真挚的感受。黑白子里的感悟,对一个旧友的加忆,回眸一件往事的云烟,未必不是满怀着对人生最深切的热爱。  相似文献   

12.
去年九月,再一次从父母手中接过行囊,开始人生新的旅途。和四年前不同的是,这一次是自己一个人走,离开家乡,离开伴我四年的母校,踏上新的人生征程。虽有不舍,但仍要抉择。夜半时分,略带疲惫的我踏上了T251次列车,我知道已经上路了,这也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归属感时光一贯如此,总在人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昨日刚踏入校门,今日却看见一张张新面孔——准备复试的学弟学妹们。这才慢慢发现,一学期早已悄然流逝,而自己似乎仍不是"川大人",仍不属于此地。每念及此,总会有  相似文献   

13.
生命哲言     
生命哲言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生命仿佛加长了一些;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为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实际上,道德的基础不是对个...  相似文献   

14.
埃及人阿巴斯.阿卡德说: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生命更多的生命。他把阅读看成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使自己茁壮成长。而  相似文献   

15.
埃及人阿巴斯.阿卡德说:"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生命更多的生命。"他把阅读看成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使自己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6.
离开青春的校园已经两年了,校园生活的影子却时常浮现在眼前,就像自己还依然生活在学生时代。人生像饮酒,有时浓烈有时淡薄。当青春岁月吹动了你的长发,牵引着你的梦时,生命也就在历练中渐渐地成熟了。记得,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从一所大的学校走进了一座小学,完成了人生角色的一次转变。从那一时刻起,我的学生时代就永远地留在了那个令人魂牵梦萦的青春记忆里了。可至今,我却仍然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学生,而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这不光是因为自己整天在和学生、书本打交道,更多的还是对学生时代,对恩师,对那段生活的深深的怀念。我现在所…  相似文献   

17.
当花瓣离开花朵,只有一丝暗香; 当希望离开灵魂,有的只是迷茫; 当天平已经失去它平衡功能,即使是最美妙的音乐也是那么的平淡。哦,原来外面在下雨,滴滴嗒嗒的雨声夹杂着孩子的哭声,是那么的刺耳。不明白自己到底怎么了,只是顿时失去了人生的目标,我在屋里踱步,正努力地找回自我。看着窗外的小雨滴,不时让我陷入它的角色。很久前,小雨滴曾十分快乐,他在乌云的怀里尽情地与他的同伴嬉戏,他喜欢乌云给他的这个场所,随  相似文献   

18.
一棵树只有经历了娇羞,面对了繁盛,才能酝酿出金黄的果子。 在天空流泪的日子里,我完成了中考。离开考场时。我突然觉得学习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如果没有它,人生便不会如此多彩。也许我初中生活的句号画得不是太完美,但我仍希望能把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9.
一、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重建研究 课程是人投入其中的"生命流",人在课程中表现自己的生命,并在表现的同时体验自己的生命.[1]当我们把课程的着眼点从知识转向生命时,课程的"德育性"就随之产生了.当我们关心自己的生命时,就会有对于人生方向之思量,而这本身就是一个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苗芊 《天津教育》2012,(9):40-41
拥有使命感和目标感才能带给生命意义与价值,人们才能自主发展,人生才会充满幸福。我们的理念:"办和谐教育,为幸福发展奠基";我们的追求:用人格铸就人格,共同提升,享受幸福教育。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