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明确训练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多读少讲,重朗读;运用多种手段,培养朗读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闵薇娜 《考试周刊》2011,(71):59-61
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是语文老师致力研究的课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朗读能力训练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对朗读的训练是关键,不断变化朗读的形式,细化朗读的评价,这样踏踏实实,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朗读可以发展学生语言,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朗读训练与培养的主要策略应该是:激情引趣,愉快走进朗读;多种形式,提升朗读热情;及时表扬,激励学生"乐读".通过训练使学生的朗读技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情感朗读,就是把所有视觉的书面语言,转换为听觉的有声言语的活动。情感朗读对于阅读教学至关重要,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朗读的训练与培养,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低年级学生情感朗读弱化的表征情感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所必须  相似文献   

5.
王丽芳 《小学生》2013,(1):60-60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小学低年级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极佳载体。但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感差。因此,如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一大难点。怎样才能做好朗读训练呢?一、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发展思维能力、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手段。从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迷失与回归、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的要求、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途径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重视朗读应从低年级抓起.怎样带领低年级学生开展朗读训练,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夏凤枝 《江苏教育》2012,(34):34-35
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是个难点,一年级学生刚入校门,语言表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语言规律,循序渐进,按从易到难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逐步打好朗读基础。那么,究竟该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我校近年来正在进行学案教学的探究,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学习的基础。存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中,朗读仍居语文学习的重要地位。有人说,朗读占据了学生语文学习任务的一半,这话很有道理。尤其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更是语文训练的重点,教师要把握标准.瞒准时机,针对具体内容,搭桥补路,把朗读引向深入.提高朗读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学习的基础。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中,朗读仍居语文学习的重要地位。有人说,朗读占据了学生语文学习任务的一半,这话很有道理。尤其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更是语文训练的重点,教师要把握标准,瞄准时机,针对具体内容,搭桥补路,把朗读引向深入,提高朗读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语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而提高语文能力。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朗读训练呢?本文从朗读训练要从低年级抓起、注重朗读的实效性、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等四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2.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而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必须重朗读训练,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朗读指导中,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掌握理解课文的方法,朗读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中对于各个学段"朗读"这一项不吝笔墨加以强调和重复。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肖霞 《新教师》2019,(9):39-40
农村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朗读能力低下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朗读字音不准;二是朗读时丢字、添字;三是读破词、顿读、拖着嗓子唱读;等等。因此,农村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低年级阅读教材短小优美、充满趣味的特点,在语文常态课中开展朗读训练的教学实践,探索有效提高农村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有效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各年级特别是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并培养语感.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朗读训练进行了有效性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是教师训练学生普通话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小学各年级的语文教学都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低年级孩子刚开始接触朗读,犹如一张白纸,对朗读技巧毫无所知,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因此,教师更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认为从小抓,从低年级抓。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感差,在教学中要想突破难点.我认为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47):59-60
朗读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适时的朗读评价能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偏差,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和语感。作者结合自身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谈谈低年级语文朗读评价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积累,在朗读中促进良好素养的形成,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朗读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引导学生通往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朗读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边读、边想,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朗读要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那么学生怎样才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在六年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