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戴薇 《内江科技》2011,32(10):172-172
太板拳是由静而动的一种拳术:本文通过对在太极拳的演练过程中身形、步法和意境的阐述,最终达到理解和展现太极拳运动特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运动康复越来越看重。太极拳由于它独特的拳理与演练规律使其具有特殊的保健和康复功效。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动作运动规律进行分析与整理,着眼于太极拳对人的生理即神经系统、呼吸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四方面和心理若干方面的影响对人体康复保健的医学机制与心理调节作用进行阐释,旨在结合太极拳独特的拳理和演练规律,解析太极拳在动静结合、柔和缓慢、连绵的动作中配以特有的呼吸方法,以及以意导气的方法,以动养形,养形的同时还养身养神,达到神形共养的目的、强身祛病、医疗保健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刘桂林 《金秋科苑》2008,(12):291-291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武术以其独特的竞技性、表演性文化性等魅力享誉海内外。作为武术优秀拳种之一的太极拳被人们认可为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的健身方式,从小至七八岁的玩童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比划两下太极拳,然而如何练好,练到动作到位,练出效果,真正受益于太极拳的实效,还需要认真地揣摸与磨练。才能达到预期目地。笔者习武三十多年,而更多的时间是练太极拳,虽无见树但深感其魅力无穷,很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武术以其独特的竞技性、表演性文化性等魅力享誉海内外。作为武术优秀拳种之一的太极拳被人们认可为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的健身方式,从小至七八岁的玩童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比划两下太极拳,然而如何练好,练到动作到位,练出效果,真正受益于太极拳的实效,还需要认真地揣摸与磨练。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而动作是音乐内涵的具体体现.如何改变学生动作与音乐配合的羞涩、被动、观望和好奇的问题就是让健美操动作与音乐更好地融合。通过熟练的动作,随着激烈动感的节拍而动,随音乐而动,随心而动。让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健美操的美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武术教学偏重太极拳观赏性、健身性研究应用,武术教师也普遍存在轻视太极拳动作攻防含义的讲解,更不用说帮助学生在练习中建立动作的攻防意识。其结果是使学生在练习中只有一味的模仿动作,对动作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通过对太极拳攻防价值和其技击表现形式的剖析,强调了要在武术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太极拳的攻防意识。  相似文献   

7.
石韬 《内江科技》2013,(2):73-74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武术运动,是优秀的养生健体运动,也是大众体育常见的运动方式。现在太极拳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必修科目之一,但大学生年轻好动的性格与动作缓慢却要连绵不断的太极拳风格形成巨大反差,易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对整套太极拳动作浅尝辄止,这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此,本文通过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太极拳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资料分析,以期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般化工厂的设备可以根据工作行时的状态分为动设备和静设备两种。动设备主要是指在压缩机、泵、风机等工作时处于动态的设备,而静设备则是塔器、分离器、水冷器、反应器等工作时处于静止状态的设备。通常静设备都是由专门的生产厂家制作完成后再运输到化工厂中进行安装,因此安装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静设备的工作效率。现本文就主要对化工静设备的安装施工技术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动作表象、兴趣、技能迁移和运动知觉对太极拳教学的心理作用,谈了一些自己教学经验和看法。希望能对太极拳套路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太极拳中"云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身练习体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对太极拳专家进行相关内容的访谈,对两个动作的动作结构作了分析,又着重以他们的动作用力、身形要求、阴阳结合、虚实变换、艺术审美等方面分别研究了他们的健身价值、技击实战价值、艺术价值等.从而进一步分析阐述了"云手"动作的实用价值,与此同时也根据研究的结果,对太极拳练习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太极拳动作特点和文化底蕴,初步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对高职院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学习效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推进太极拳运动的大众化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使高职院学生掌握一门简单易行、终生受益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葵 《科教文汇》2009,(12):189-190
结合太极拳动作特点和文化底蕴,初步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对高职院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学习效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推进太极拳运动的大众化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使高职院学生掌握一门简单易行、终生受益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传统保健体育诸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在调整人们的身心健康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以五禽戏在高校普通大学生的教学为例,旨在研究我国传统的五禽戏养生功法的内容、理念和由五禽戏功法而延伸的动作,以及这些内容、理念、动作对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保健与养生、自我身心调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韩博  马会婷 《内江科技》2010,31(9):164-164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的精粹,是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轻松、自然,动作圆活,前后贯穿,连绵不断,属于实用类健身项目,长期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可以终身受益。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这一传统运动项目却只是在民间开展的比较好,锻炼人群以老年人为主,青少年学生对于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柔和缓慢、重意不重力的套路运动往往是敬而运之,在新颁布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中加大了武术的教学比重。基于此,笔者努力钻研教法,在高三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教授了“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使学生经历了一个由不知到知之、由反感到喜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罗亮 《科学大众》2015,(3):164+180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精髓的代表,其独特的实战技击技巧受到世界各国武术爱好者的青睐,在技法中"以静制动、以慢打快、后发先至"的战术思想与警察实战中徒手防卫与控制的战术思维不谋而合,通过适当的调整,将太极拳的技击精髓运用到警察实战中,以提升实战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16.
唐志云 《大众科技》2015,(2):144-146
在太极拳教学中,学生的体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会对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产生影响。文章分析了意志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太极拳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太极拳教学中引起意志变化的因素,提出了培养学生意志的方法和途径,为更好地进行太极拳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已普遍受到广大老年人的喜爱。文章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晨练的五个太极拳点进行调查,证明在练习太极拳时,如果能做到动作、心静、呼吸相配合,那么就能对老年性病起到更好的预防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程帆 《内江科技》2012,(12):165-166
太极拳乃中国武术之精粹,在它创立的过程囊括了儒、道、佛诸多名家理论,特别是它把刚柔并济、圆柔连贯的优美动作同舒缓柔和的音乐以及深奥的东方哲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彰显出古老的东方文化的魅力而深受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太极拳的休闲理念、人才资源优势及品牌优势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它技击功能的退化、晦涩难懂的理论及不当的市场定位也阻碍了这项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睿  张红  许振斌 《内江科技》2013,34(3):170-171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太极拳近年来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中主要从足底压力分布、下肢关节角度和身体重心的变化、表面肌电(EMG)、太极拳节奏控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太极拳提高了学习者的平衡能力,强化了皮肤触觉和肌肉力量。但是在太极拳动作节奏控制方面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可以利用如今更先进的设备,对太极拳进行更加深入更多角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健康的理论和做法有很多种,平衡也是其中一种。它源于人人皆知的“木桶理论”。所谓平衡则指动与静、休息与工作等的关系,也指从饮食中摄入营养物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