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十五载毁家办学,一场接管风暴却无情地击碎了贾维茵的教育梦;悲愤中,八旬老人被迫和教委对簿公堂,却换来一纸败诉……是什么使这位热忱的。教育救国论”者梦想折翅?是什么在一夜之间改变了老人命运的航向,留下凄凉的尾声?  相似文献   

2.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创造性地构建了包括南开大学在内的私立大学模式,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秉持正确的办学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培养救国建国之人才,以谋求全社会的进步;坚持实用的办学理念,主张把科学应用于实际,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广泛筹集、灵活运用资金,以经营收入滋养学校。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政以后,一大批矢志教育救国的湖南知识界中坚,在教育救国思潮的激励下,磨血兴学,引领着近代湖南学校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有力地推动了湖南传统教育近代化的进程。本文提出“近代湖南教育家群体”的概念,通过群体研究探究近代湖南学人的办学特点及其动因。  相似文献   

4.
徐特立在长沙时期曾成功举办不少学校,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已有研究存在把徐特立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经验混为一谈、夸大勤俭办学的作用及概括不全等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整理徐特立在长沙时期办学的史料,重新梳理徐特立办学成功的原因和经验,将之概括为四点:胸怀教育救国的宏大理想,锐意进取;拥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积极争取各界朋友的支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校长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近代民办普通中小学的办学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学特色和高质量的教学是民办学校的生命力之所在.办出一批具有高质量、高层次和鲜明特色的民办学校是我国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中国近代民办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宗旨--救国利民;教育教学--质量为重;学校管理--高效精干.这些办学特色,对提高我们对民办学校的认识、正确估价其社会价值、促进当前我国民办中小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祖林  黄义武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1):102-103,111
张伯苓“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是爱国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本质体现。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痛矫时弊,育才救国”的教育目的;“五项训练”的“公能”人才培养目标;“土货化”的实用主义办学方针。这一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是:立足国情,结合社会需要办学;与时俱进,培养适合社会所需的人才;勇于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论湖湘文化与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办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区域文化传承的载体,湖南近代私立学校受到湖湘文化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办学特征上更是深深地打上了湖湘文化的烙印.其具体表现为:教育救国的办学宗旨、图变求新的办学理念、经世致用的办学方针、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等.这些特征是湖湘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催发并推动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研究和借鉴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这些办学特征,对当代湖南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恒久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教育新的突破,教育融资的新突破是关键。”为突破教育经费不足的“瓶颈”,宁乡县于今年2月出台了改革办学体制的思路,即:在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块实施“公办示范、民办为主”的办学模式;初中、高中实施“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办学体制。在这一整体思想指导下,打破了政府包揽办学格局,初步实现了办学体制和教育融资的新突破:一是实现了办学主体多元化。我县在公办学校稳步发展的同时,民办教育出现了多种办学形式,有国有民办形式的,有股份制办学、有个人独资办学、有公私合作办学、有民办企业集团办学。目前,我县有…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教育体制改革部分.强调“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多方面联合办学。”针对农村成校目前办学资源还不十分丰富的特点,采用“借鸡生蛋”的办法,渗透到各个领域,实行联合办学来发展壮大自己。笔者认为,成人教育联合办学模式的出现,这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成人教育自身属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学特色是大学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办学优势的有效保障,形成和发展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和发展办学特色必须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两者关系密切,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