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乐 《中国编辑》2007,(2):95-95
当代文化正在经历从印刷文化到视觉文化的“视觉转向”。相对于印刷文化对读者的文化水平有基本的要求,视觉文化时代通过电子影像来传播信息,从而使得没有受过教育、不识字的社会群体也能进入文化传播的圈子。在所谓的“视觉文化”时代,“读者死了”,但是“观众”们却依然“活着”。视觉文化中的人们并不都是电子游戏和电影的被动消费者,他们依然存在着对“内容”的渴求。因此,视觉时代的职业读书人便应运而生了。同经典名著的影视作品相比,“百家讲坛”的教授们所做的工作是“替”观众们看书。通过他们深入浅出甚至“浅入浅出”的解读,满足了观众们对阅读的渴求。  相似文献   

2.
郑邦坤 《图书馆学研究》2007,(7):96-98,F0003
本文分析了文化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提出“文化低保”的内涵,着重阐述了图书馆在“文化低保”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图书馆为“文化低保”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论述,对于我们搞好档案工作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是对我们档案工作者最大的鞭策和鼓舞。  相似文献   

4.
说到“档案文化”,在近年来的专业报刊上可以读到不少文章,但我始终弄不懂档案与文化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眼下“文化”时髦,不少人喜欢说某某是“文化”,因而,对不能免俗的“档案文化”,我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5.
“赛博文化”与人类的孤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化是“器用”与“道统”的结合,传播手段一定会“内置”为文化要素;网络文化所建立起来的虚拟世界使人类距离“物本”越来越远,因此产生了两种“主体间性”感性孤独将带来感受能力的蜕化,破坏主体的完整存在,影响人的自然质量;网络也会影响人的社会质量,信息崇拜破坏有意义的相对封闭状态,使人类文化失去理性孤独,“速度”将高于“深度”,成为社会智慧主流,包装的文化快餐将更进一步地排挤精致的文化大餐。“文化轴心时代”的学术大师与艺术大师在未来社会很难产生。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文化环境与德育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德育教育以人而不是以知识为出发点,“自育”重于“他教”,育人环境是其不可或缺的物质前提,图书馆在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中,拥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诸多文化环境优势,应重视其对德育教育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欣 《档案管理》2023,(3):75-82
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是文化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构成要素,属人文领域。“道”“法”“术”“器”“势”,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经》的精髓。运用这一经典方法论,尝试从“道”“法”“术”“器”“势”五个层面,探讨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成源之“道”——特有性,协同开发可行之“基”——法定性,充分利用必备之“术”——数字化,众筹共享趁手之“器”——平台化,有效服务应顺之“势”——融合性,或是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协同开发与数字人文服务模式的优解之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热情日趋高涨。各地政府都大张旗鼓打出了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旗帜。而在民间,这种对文化的渴望也日趋强烈。遗憾的是,一些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纸媒,近些年来在这一方面表现得相对迟钝。文化版长期让位于娱乐版,被一些有识之士戏称为“精神鸦片”的娱乐新闻则甚嚣尘上。由于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闻天地》2005,(7):62-62
长沙,三千年沧桑岁月,厚重的湖湘文化底蕴,铸就了他独特的城市之魂和发展之根。外地人评说长沙,一说“长沙很有文化”,一说“长沙人很会玩”,而这种“有文化”和“很会玩”的相互间不经意的碰撞.打破了长沙古城夜色的宁静,文化商人们先后认歌厅、酒吧、大剧场为文化载体,淋漓尽致地宣泄着他们对文化娱乐功能的趋同以及对文化市场的纯熟把握,竟然创出了别具一格,异常火爆的文化夜市.引发全国文化界.娱乐业的同行们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07,(5):0003-F0003
宁陵是中国酥梨之乡,为了将“金顶谢花酥梨”这一传统产品进一步做大叫响,宁陵县委、县政府决策者改变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决定沿着“梨文化”脉络,从品牌文化旅游入手,挖掘酥梨文化内涵,重铸“金顶”梨品牌的辉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