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初个性化思潮伴随着改革开放从西方传入我国,这股思潮从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研究这股思潮的表现,探寻其影响我国当代青年的原因,并针对其积极、消极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蔡英谦  蔡殊 《考试周刊》2010,(19):31-3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然而文化影响力却在减弱。面对西方文化思潮的重重冲击.我国青年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如何增强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青年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并提出当代中国青年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时代,多样化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中国青年发展的社会思想文化条件,影响青年发展,催生青年发展问题,成为当代青年价值嬗变的主要动因.深入研究探讨社会思潮引发的青年发展的主要问题以及社会思潮影响青年发展的表现、途径,并就此提出促进青年和谐全面发展的可行性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社会思潮更适应当下社会的文化趋势和技术发展,更易通过一种内在、隐性、间接的方式影响青年学生。文化方式是社会思潮对文化形式的一种选择,文化形式可以从空间、时间、现实和虚拟等维度进行区分,它们对于个体需求的满足由于群体特征而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社会思潮对于社会技术的利用则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技术的发展使得自身的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力加强;二是附着于技术本身,通过技术的普及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观念。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影响青年学生的方式,一是要考察思潮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程度,二是要思考主流价值系统如何扩大自身效能,应对社会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社会思潮作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自西方席卷而来,在不断蜕变中对中国公众尤其是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新自由主义思潮下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困局,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对抵制新自由主义、助力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另是对我国青年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论文分析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内涵,重点分析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合理成份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我国社会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提出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看待西方哲学思潮,努力培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哲学基本上可分为两股主要哲学思潮:人本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这两种思潮对当代青年实现自我及新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西方哲学,有助于我们从理论的深层次认识当代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文化态势;有助于我们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当代大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的思想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研究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实质,客观分析评价其双重效应,寻找对策,正确地引导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9.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给中国当代文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它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为当代新老作家的创作扩大了艺术视野,促使文学观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这股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一种被称为“新潮小说”的作品最为引人注目。研究这类小说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其给中国当代文坛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时代呼唤有个性的人才,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为社会输送多种多样的具有个性的人才,我国当代的素质教育思潮也把发展人的个性,造就有个性的人才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这就确定了我国教育向个性化发展的方向。然而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就是把个性仅仅理解成“个性差异”;把因材施教或突出某一特长的教育视为个性教育的全部;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音、体、美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把学生训练成某方面的拔尖人才。这必然会把我们的基础教育导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忽视“双基”教学,导致学生新的片面畸形的发展。为此要推行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切实把握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的内涵和要求。本文拟从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个性教育的特点及推进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