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意义]为挖掘旅游平台游记文本蕴含知识,协助旅游者高效获取符合需求的信息和知识,为制定旅游计划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持。[方法/过程]首先面向用户需求提出基于布尔矩阵和集合逻辑改进Apriori算法的思路;然后融合命名实体识别实现了游记文本关联知识挖掘及聚合,构建了基于关联知识挖掘的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并以携程网中杭州相关的游记文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融合命名实体识别和改进的Apriori算法,能够有效挖掘游记文本蕴含知识,实验结果验证了在算法性能及结果上要优于传统Apriori算法,并能够根据挖掘结果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协助旅行者科学、高效地制定旅游计划。研究结论丰富了游记文本挖掘的方法论,为旅游平台服务推荐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网格技术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方 《现代情报》2005,25(11):66-69
文章阐述了网格的概念和技术体系结构,分析了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并提出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三种主要信息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信息集成服务模式、个性化精品信息服务模式和网络智能知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B2B电子交易平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如何提高平台对交易各方的适应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个性化需求与个性化服务,提出了一种解决思路。在对B2B电子交易平台演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它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机制;从交易流程整合的角度研究了B2B电子交易平台上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探讨了内容管理要素对B2B电子交易平台的个性化服务所提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家清 《现代情报》2006,26(9):45-48
简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概念及内涵,研究了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信息推送服务,信息呼叫中心服务,垂直信息服务,网络智能知识服务,信息智能代理服务,数据挖掘服务;具体提出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6条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混合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资源服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小玲  何剑峰 《情报杂志》2003,22(1):66-68,71
讨论了传统图书馆与混合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异同。针对混合图书馆时期信息用户咨询的需求特点提出了个性化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是混合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信息推送服务、呼叫中心服务、垂直信息服务、网络智能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尧清  费奎明 《情报杂志》2007,26(6):9-11,14
针对目前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中缺乏个性的现状,提出了进行个性化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构建了个性化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系统的服务模式和体系结构,并讨论了相关技术,以实现个性化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为信息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7.
混合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讨论了传统图书馆与混合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异同。针对混合图书馆时期信息用户咨询的需求特点提出了个性化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是混合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信息推送服务、呼叫中心服务、垂直信息服务、网络智能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8.
因特网个性化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袁玉英 《现代情报》2004,24(10):12-13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涵义,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几种服务模式,提出了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信息资源模式服务创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创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性质、内容及技术要求,综述了现行几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对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服务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服务是今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易冬梅 《情报杂志》2004,23(5):122-123
论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读者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需求,以及为了适应个性化服务的需要,图书馆必须进行服务模式的变革和人力、物力资源的重组。并指出了个性化服务是今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王敏  嵇绍春 《现代情报》2016,36(4):52-56
为提高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的效果,采用模糊聚类和模糊识别技术建立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信息素质、兴趣爱好、网络和电子资源检索情况,对读者进行数学模糊聚类分析,确定最佳阈值λ,得到最佳聚类。根据个体用户的基本情况进行模糊识别,由识别结果的归属给出针对当前用户的个性化推荐。实验结果表明,在模糊聚类与模糊识别基础上的个性化推荐方案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为创新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信息获取手段和效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互联网的服务模式正在逐渐向主动式、个性化、高效率的转变。个性化服务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Internet中信息海量增长与用户获取信息手段相对简单之间的矛盾。用户兴趣建模技术作为个性化服务的核心问题,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用户兴趣的表示、更新、存储以及计算。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咏梅 《现代情报》2010,30(3):51-54
本文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特点及与传统信息服务的区别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对个性化服务系统的功能进行说明,对国内外Mylibrmy进行了比较,提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基础,指出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传统OA系统虽然具有信息发布、公文转发等通用办公所需的功能,但不能满足不同行业个性化的需求。为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根据某三甲医院个性化需求的业务流程,在传统OA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电子病历解锁申请、临时用药采购申请、临时抗菌药物采购申请模块。这进一步实现了医院内部行政办公无纸化,减少医务人员往返各科室时间,为全面提高该医院信息化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凌  杨新涯 《现代情报》2012,32(7):54-59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作为人类智力成果的集散中心与传播场所、信息交流中心与枢纽,数字图书馆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在这个充满竞争和个性化的时代,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对知识获取的要求。因此文章提出了把电子商务中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作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方向,就相关理论展开了论述,就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状和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数字图书馆中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必要性、所应具有的特点、服务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同时在参考国内外纵多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型。在这些工作之后,文章最后得出结论:个性化信息服务虽然在当今数字图书馆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势必是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一体化物流采用了与传统物流完全不同的管理机制,即通过订单驱动、集成管理、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物流服务的快速响应、低成本和个性化。要使这些机制发挥作用,企业必须先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整合和信息平台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物流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用户对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本文将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应用于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中,运用Apriori算法对用户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得出了用户访问页面之间的关联规则,为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推送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旅游行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ASP.NET的开发思路,介绍了旅游网站的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具体模块的实现代码。旅游网站包括旅游信息浏览、预定线路和后台管理等功能,通过旅游网站,可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SOM聚类的个性化图书推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若珊 《现代情报》2011,31(5):146-148
个性化推荐是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在传统推荐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OM聚类的个性化图书推荐方法,该方法结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读者的借阅信息进行分析,并利用SOM网络对借阅文档进行聚类。利用个性化推荐技术来调整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推送最贴近读者需求的信息给读者,从而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移动信息服务的内涵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茆意宏 《情报科学》2012,(2):210-215
在对移动信息服务与固定信息服务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移动信息服务的内涵、特点、内外影响因素和服务模式。移动信息服务是面向移动用户通过移动/无线信息网络与手持移动信息终端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包括主体模式、技术模式、内容模式、服务策略、面向用户的服务模式、即时服务模式、基于位置的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